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28日 · 什麼是「米酵菌酸」?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米酵菌酸」是一種毒素,常見於「Burkholderia gladioli」菌衍生,當米或玉米製品保存不當,就有可能出現,由於具耐熱性,加熱也無法破壞,一旦誤食,致死率高達三成。

  3. 2024年3月29日 · 衛福部提出米酵菌酸這種毒素的特性,這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所產生的一種強烈呼吸毒素,患者會有嘔吐、腹瀉、盜汗等症狀,嚴重會造成肝、腎等重要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4. 2024年4月2日 · 米酵菌酸毒性十分猛烈,但真的「惡貫滿盈?」中研院士牟中原在臉書發文指出,「米酵菌酸本來是好菌(米酵菌)的好幫手,任務是保護含油量高的植物種子。

  5. 2019年8月6日 · 如果運氣不好,其中可能會增殖一種叫做「椰毒假單胞」的致病菌。它會產生一種叫做「米酵菌酸」 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兇猛。

    • 米酵菌酸是什麼1
    • 米酵菌酸是什麼2
    • 米酵菌酸是什麼3
    • 米酵菌酸是什麼4
  6. 2024年3月29日 · 寶林茶堂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引發全民恐慌,粿條、河粉類食品被認為是「米酵菌酸」的風險食物,加上有專家提醒,米飯、麵食... 聯合報 經濟日報 陽光行動 有設計 有行旅 願景 我的新聞

  7. 2024年4月3日 · 衛福部今天針對寶林食物中毒案舉行專家會議,福部次長王必勝宣布專家會議將米酵菌酸改名「邦克列」 。. 記者邱德祥/攝影. 聽健康. 00:00 / 00:00. 寶林茶室 食物中毒 事件,釀2人死亡、4人在加護病房搶救,病情危急。. 衛福部今天舉行第二次專家 ...

  8. 2024年3月28日 · 他說,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cereulide)都是粒線體毒素,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臨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毒素症候群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