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日 · 因此勞動部建置了資遣費試算表」,只要將到職日資遣日以及平均工資等參數輸入到系統後就可以計算出概略的資遣費了。 截圖自網站 加班費試算系統

    • Workforce勞動力量
  2. 2019年7月18日 · 」,簡單來說雇主仍要依照工讀生的年資提前預告計算資遣費辦理資遣通報並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特別是今年5月15日以後提高了未依法給付資遣費的罰則(《勞工退休金條例第45-1條),可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如果一般的小店家因為 ...

    • Workforce勞動力量
  3. 2017年6月5日 · 我們直接舉例如果一名平均工資36,000元的勞工在2014年7月1日到職並於2017年10月30日被資遣則資遣費計算式為: 1/2 × (3年 + 120日 / 360日) × 36,000元 = 58,550元

    • Workforce勞動力量
    • 雇主解僱勞工必須符合法定事由。不談特殊狀況,一般而言,雇主要解僱勞工,必須要符合《勞基法》的法定事由,主要是《勞基法》第11條與第12條各款規定。第11條:又稱為經濟性解僱,這是要依法預告,並給付資遣費的。
    • 經濟性解僱不可歸責於勞工,必須付資遣費。第11條的5款,都屬經濟性解僱。其中,第11條的前4款,較為明確,都屬於不可歸責於勞工的經濟性因素:(1)歇業或轉讓時。
    • 不能勝任工作包含主觀與客觀因素。但是第11條的第5款,就顯得很不明確了。(5)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首先,針對「不能勝任」,有兩層意涵,一是客觀的能力不足,二是主觀的能為而不為。
    • 必須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目前,只要是雇主解僱勞工,「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仍然是法院攻防的焦點,因為勞工必須以工作換取收入維持生計,所以解僱等於是雇主最嚴厲的懲戒手段,因此除非逼不得已,如果有其他方式,雇主應該要設法迴避解僱,如記過、調職、降薪、績效檢討、教育訓練等等,真的其他方式都用盡了,不得已最後才能解僱勞工。
  4. 2023年2月15日 · 計算方式為:「每滿一年發給0.5個月的平均工資剩餘未滿一年部分以比例計算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不過最快速又方便的方式其實還是直接到勞動部提供的試算網站輸入資料就能輕鬆估算出自己能領到多少資遣費

  5. 2022年8月5日 · 勞基法裡的工資影響到許多面向包含與平常加班請假有關的平日每小時工資額」,也包含計算資遣費退休金的平均工資」,勞保健保等的月投保薪資也是用工資來看

  6. 2023年5月22日 · 舊制資遣費是依勞基法 17規定新制資遣費則是依勞退條例 12規定來計算勞工工作每滿一年可拿到半個月的平均工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算最多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且雇主最晚須在終止勞動契約後30天內發給員工資遣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