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7日 ·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資本市場風起雲湧,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 《今周刊》製作「未上市 100 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 觀察未未上市 100 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家碩的產品是圍繞著家登光罩載具而開發的儲存清洗檢查等各類型設備。 在台灣晶圓廠加緊全球布局的基礎下,家碩緊跟著家登前進美國,並打進美系晶圓大廠客戶、美系記憶體大廠,讓家碩的年營收從 2020 年不到 5 億元,去年成長到 10.48 億元。 很難想像家碩曾經是個讓老闆管不動的部門。 身兼家碩、家登董事長的邱銘乾回憶,成立家碩的起點,是 2014 年家登接獲光罩清洗機訂單,準備成立部門開發設備。

  2. 家登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 家登

    • 獲利成長率要高於營收成長率
    • 營業費用與獲利結構要平衡
    • 損益平衡點必須控制在低點
    • 良好的獲利能力與內部籌資能力

    成長與創新是永恆不變的價值,但是張忠謀認為:「所謂成長,不是一般單純營收的成長,而是附加價值的成長,是追求利潤的成長。」畢竟創新的目的是要讓公司賺錢,如果創新無法為公司賺錢,還不如不要創新。 反映在財務數字上,張忠謀認為附加價值的成長,必須是獲利成長率高於營收成長率。經營企業不可能每一年都成長 20% 到 30%,一般情形下只要成長 5% 到 10% 就很了不起了。但其中關鍵在於,假設營收成長了 5%,獲利成長一定要超過 5%,如果獲利成長沒有達到 5%,就表示營收成長可能是因為產品被迫降價而損及毛利,也可能是被成本及費用的增長吃掉了,這樣的成長對公司反而是不健康的,不可不慎。 要做到獲利成長率高於營收成長率,企業必須掌握市場定價權,同時也要有相當強的成本控制能力,才會有穩定的毛利率。要做好...

    張忠謀認為:「要做到獲利成長率高於營收成長率,除了要控制好毛利率之外,還要控制好營業費用。」營業費用主要包括三個子科目,「推銷」、「管理」及「研發」費用,隨著產業不同,這三個科目的配比亦不同。 推銷費用是把產品賣出去所花費的支出,通常占營收的一定比例,而這個比例隨著業別而不同。B2C 產業(例如統一超)因為要服務眾多消費者,推銷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較高,B2B 產業因為只需照顧好相對數量較少的企業客戶,其推銷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較低。但不管是 B2C 還是 B2B 產業,推銷費用雖然會隨營收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率不應超過營收增加率。如果超過了,就表示產品的產品力不足,必須要以大打廣告、增聘業務人員等方式強力推銷才賣得掉。 數年前,中國大陸有間公司叫長城汽車,原本生產小貨車,後來又做了休旅車。新款休旅...

    張忠謀表示,降低企業的損益平衡點非常重要,尤其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最好將損益平衡點控制在低點。但是什麼是損益平衡點呢?學理上,企業費用可分為「固定費用」與「變動費用」。「固定費用」是指企業即使不營運也會發生的費用,例如基本水電費、設備折舊等等,這些成本在企業營運的一定範圍內是不變的,例如台積電的設備按五年攤提折舊費用,每台設備的折舊費用每年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當年度多生產或少生產而改變;「變動費用」則是指隨著銷售量或生產量增加而增加的費用,例如生產晶片時必須買晶圓,生產的晶片愈多,晶圓的支出就愈大。 不過,為什麼是稱為學理上呢?因為實務上,很多費用難以歸類!例如教科書上將「人員薪資」定義為「變動費用」,但在實務上,員工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何況還有法律保障員工就業的基本權益。 我們回過頭來...

    良好的獲利能力,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往往指的是每股獲利能力(EPS),但對於企業營運來說,張忠謀認為總資產報酬率(ROA)、資本回報率(ROIC)、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這三項指標也很重要,企業可以根據產業與自身狀況,至少做好其中一項。為讓讀者了解,本書僅探討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 2018 年平均股東權益為 1.6 兆元,其中有超過 1 兆 2 千億元的保留盈餘及資本公積尚未分配給股東。所以說,實際上台積電是以股東的 1.6 兆元在做生意,而不是以 2,593 億元的股本在做生意。 依照台積電 2018 年損益表中所揭露的數字,其 EPS 為 13.54 元,但如果我們以平均股東權益來計算台積電的 ROE/元的話,台積電 2018 年的 ROE 就只有 2.2 ...

  3. 2017年7月12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大立光當台灣股王已經是非常習以為常的事了,卻很少聽過有人說大立光初成立的故事。 這做光學鏡頭,後來靠著 iPhone 上頂峰的公司,它背後的故事,是一件值得了解的事。 (責任編輯:林子鈞) 股王大立光股價創新高,7月11日收盤價來到5285元,外資目標價喊到六千元,成為台股萬點指標。 很多人好奇,當年200元買到大立光的投資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追蹤大立光創業初的四大家族,並分析他們的財務變化,統計發現 若緊抱大立光不放,至少獲利140倍以上 。 《財訊》報導指出,攤開大立光上市當年度的董事名單,有人獲利兩倍,在大立光股價站上500元就出場,但卻錯過後面暴漲十倍的大成長;有人卻不斷加碼,做為期15年的長線投資。

  4. 2019年10月23日 · 近期台積電股價大漲,市值突破 7.5 兆大關;去年台積電營收是新台幣 3511 億,但台灣人只享受到 22% 的利益,剩下的 78% 全被外資賺走了。 此外,原本行政院有 48% 的台積電持股,現在只剩下 6%。 《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 》的作者是闕又上,他是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的經理人,有近三十年的投資管理經驗,將透過本書,分享金錢管理與投資思維。 (責任編輯:郭家宏) 今天(7 月 4 日)是美國國慶日,在這麼一個美國的生日,我坐在書房,後院傳來鄰居的烤肉香,還隱約可以看到煙火,想跟你聊聊既是台灣的驕傲,卻又讓我五味雜陳的一家公司—台積電。 先說紐約的煙火,紐約市感恩節最大的偶像氣球市區遊行,不是政府舉辦的,而是民間的公司。

  5. 被員工背叛你會怎麼做半導體家登小金雞走出資料被刪陰影2 年營收還翻倍

  6. 2015年11月3日 · 方式 1:收購(acquisition). 顧名思義,就是 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而且被收購公司成為收購公司的一部分 。. 這在台灣的科技產業很常見,為了擴大市占率或是整合上下游的相關效益 ,常有科技公司收購同業或是其他的零組件來源廠商,或是通路或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