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3日 · 深蹲入門簡單,可以提高腿部鍛鍊,進而促進全身肌肉。日本醫療訓練員松村進表示,下半身佔有身體最大部分的肌肉,特別是臀部。因此透過深蹲可以加強臀部肌肉,從而有效提高基礎代謝率,成為易瘦體質!

    • 筋膜在哪裡?
    • 練出線條不等於練出運動力
    • 訓練肌筋膜
    • 筋膜伸展與肌肉離心收縮訓練
    • 延伸閱讀

    這樣講還是不太清楚嗎?想想看,我們切開香吉士時,包覆於果肉外的是一層白色纖維,筋膜就是這些白色的纖維,是包覆著果肉的架構。筋膜也有分成不同層次,再講的清楚一點,就請大家看圖。肌肉是一束一束的肌肉纖維組成的,用來包覆最小的肌肉纖維的是「肌內膜(endomysium)」,接著包圍著肌束的稱為「肌束膜(perimysium)」,包圍整條肌肉的是「肌外膜(epimysium)」,最外層稱為深筋膜。 這樣講大概還是會讓大家非常無感,就像掰開橘子或香吉士時,常有人隨手會把白色纖維撥掉那樣,以為筋膜就是個沒什麼用途的組織。不過,近20年來,研究發現筋膜並不僅是一層層無用的白膜,其實上頭含有很多關於動作、位置、壓力、張力、疼痛的感覺受器,甚至在筋膜上的感覺受器數量還比在皮膚的感覺受器來得多。 現在我們多把「...

    例如,當我們走進健身房,會看到一堆機器,每個運動器材都可以單獨訓練某塊肌肉,有的練習斜方肌,有的練闊背肌,有的練三頭肌,讓一塊塊的肌肉線條透過阻力、重量而變更明顯。然而,這些訓練單一肌肉的器材,確實短期內能較快看到肌肉的脹大,讓訓練者感覺到自己有明顯的線條,但練久了,如果沒有搭配其他適當的運動,可能會發現自己「運動力」似乎沒有增加,偶爾打個球會發現自己手忙腳亂,甚至筋骨更痠痛。 原來就是靠運動器材單獨訓練某一塊肌肉,反而會造成肌筋膜網路不平衡地發展,而生活中許多動作都是不同肌肉動作的集合、協同,有正在收縮的肌肉筋膜,也有正在延展的肌肉筋膜,若長期僅用器材鍛鍊單一肌肉,會讓肌肉筋膜發展不平衡,反而失去活動時效率,即使看起來結實,卻不一定能更健康,運動、活動的表現也不會更好。

    當我們想練出運動力,並減少身體的痠痛不適,必須要把肌肉與筋膜一起組成的「肌筋膜」聯合網考慮進來。肌肉訓練時,我們會利用「阻力」讓肌肉收縮、縮短,促使肌肉為了適應阻力而增大,以增加肌肉的肌肉質量與力氣,讓線條更明顯。而除了訓練肌肉,我們也需要做筋膜訓練,一些讓筋膜延展的動作,能有助於刺激筋膜內的纖維母細胞製作出新的膠原蛋白,幫助筋膜變得更能承受延展的動作,因此延展筋膜的訓練可以讓肌筋膜網路變得更強壯,支撐性與活動性更好,更能抵抗受傷。我們就來看看幾個要讓肌筋膜健康時該注意的事情。 1.避免脫水 想要有健康的肌筋膜網路,請記得喝足量的水分。對於著重肌肉線條的訓練者來說,常常會想要靠著減少水分攝取,讓自己脫水,來達到讓肌肉線條更明顯的目的。然而,當身體脫水、筋膜乾巴巴時,支撐性與活動性都會受限,肌...

    我們曾經介紹過頸部、背部、髖部、膝蓋、與腿部的各種伸展方式,透過全身的伸展動作,筋膜會更有彈性。除了單獨做伸展動作之外,我們也可以在肌力訓練的同時,多加強「離心收縮訓練」。什麼是離心收縮呢?舉例來說,你手拿著啞鈴朝向自己方向,肌肉用力大於你拿的重量,二頭肌「收縮且縮短」,是「向心收縮」。要回復到原始動作時,重量大於肌肉用力,二頭肌「持續用力但肌肉伸長」,就屬於「離心收縮」。 常常我們在做肌力訓練時,會過度著重「向心收縮」,想著:「我要舉起啞鈴!」一但舉起了,就趕緊快快放下。不過,要練好肌筋膜,做好「離心收縮」很重要,因為這時是能同時強化肌肉力量又伸展肌肉的時機!因此,當你做肌力訓練時,一定要要求自己,要慢慢地做離心收縮,例如舉起啞鈴,然後緩緩地做出放下啞鈴的動作,感受肌肉持續用力並延長、伸展...

    腳跟隱隱作痛?醫師示範:舒緩「足底筋膜炎」的 9 個動作 【工作一整天好疲憊】3 種放鬆身心的「夜間瑜珈」:穿針式化解肩頸僵硬、蝴蝶式矯正骨盆歪斜、鴿子式去除腳部疲勞 【上班久坐覺得髖部很緊?】醫師示範「馬克操」,幫助髖部鬆開來 (本文經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不只練肌肉,還要動筋膜(懶人包)〉;圖片來源:Pixels)

  2. 2020年11月4日 · 結論認為,若研究對象並非運動員,而是沒受過訓練的一般人,利用小於50% RM的低重量訓練程度就能促進肌肉生長,而且這裡所謂的肌肉生長,是代表於功能上、外觀上、或身體代謝上,肌肉生長均達到有意義的程度。

  3. 2020年8月28日 · 跑步是許多人用來舒壓的好方式,長久以來是人類最喜愛的運動之一;然而,跑步屬於一種重複性極高的運動,大腿後側、小腿後側、髖屈肌負擔很大,另外從髖部到大腿外側、負責穩定膝蓋的髂脛束工作量也很大,這些肌肉群和筋膜容易被過度使用,也很容易受傷。 這時我們若輔助一些瑜珈動作, 讓原本最勤奮辛苦的肌肉群休息一下,減少肌肉緊繃的狀態,並且動用到一些過去比較少練習到的肌肉群,加強核心的力量。 都可以增進之後跑步的表現 。 另外,在練習瑜珈動作的過程中,專心於調節呼吸,對跑步也有好處。 在跑步完當日或隔日做點瑜珈動作交叉訓練,對肌力和恢復肌肉彈性、活動度都有幫助。 接下來就來看看幾個跑步之後適合訓練的動作。 嬰兒式.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4. 2022年1月17日 · 會背痛、腰痛、髖部痛的「髂腰肌症候群」.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髂腰肌症候群(Iliopsoas syndrome),又稱腰肌症候群(Psoas Syndrome),是指因為髂腰肌過於緊繃而導致的不舒服。. 想想看, 假如平常一坐就坐一整天,腰大肌完全沒有延展活動,會變得很緊繃,像 ...

  5. 2021年4月8日 · 運動後、久坐後想要舒緩緊繃的身體,善用滾筒就能放鬆肌肉。 白映俞醫生親自示範,推薦九招在家就能做的滾筒放鬆,無論是運動前後、睡前還是追劇的空檔就能練習。

  6. 2021年1月18日 ·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可說是一個「小肌肉扳倒大神經」的故事。. 我們先來認識兩個重要的結構:梨狀肌與坐骨神經。. 梨狀肌位在臀部深處,並不大,是條扁平、近三角狀的肌肉,但梨狀肌很重要,我們要穩定髖關節,想要站三七步,或要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