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1日 · 921大地震時九份二山北側之崁斗山東南坡面受地震影響發生大規模順向坡滑動14戶共41人遭到活埋其中22人迄今仍未尋獲崩塌大量土石阻斷南港溪支流韭菜胡溪與澀仔坑溪兩條溪谷形成兩處天然堰塞湖。(翻攝自you tube)

    • 因為全部學校都倒光了,所以整個埔里鎮是「停課一個月以上」
    • 慈濟熱心救災、協助災民
    • 慈濟發睡袋給災民,但災民人數真的太多了
    • 若要說921地震給我的特別經驗,應該有三個

    有些家長擔心長期停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國三要準備升學考試),而且全鎮都停水、停電,幾乎每天都有四級以上的餘震,(921地震的餘震最大有六級)就算想在家裡面讀書,也根本沒那個環境,所以產生了一種「寄讀」現象。 有管道、有門路的家長,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較遠縣市的學校「暫時就讀」(寄讀),學生的學籍還是在埔里的學校,但是人卻是到外縣市去就讀。 而這些出去寄讀的學生,短則一個學期,長則⋯⋯直接轉學,不回來了。 = =”

    在地震的隔天中午,慈濟就出現在埔里災區,煮熱食給災民吃,而且還運送過來一箱一箱的二手衣物(有些災民的家全毀,身邊根本連一件衣服都沒有),其實是很讓人感動的。 慈濟接著開始幫各國中、國小蓋「組合屋教室」,當初我以為,組合屋是「臨時」的教室,沒想到我整整的國中三年,幾乎都待在裡面度過⋯⋯。 組合屋是由一片一片的大鐵片經由鐵條串聯、組合而成的,屋頂也是鐵皮做的,所以夏天超級熱,冬天超級冷!!! 熱到常常有學生中暑,學校還嘗試各種「降溫方式」,例如: 1.在組合屋的屋頂裝灑水器,灑水降溫。(從38度降到35度,這樣有比較好嗎⋯⋯而且學生下課要出去上廁所,剛好被噴得一身濕) 2.在組合屋的屋頂上種植植物,想藉著植物阻隔太陽直曬的問題。(結果種在鐵皮屋頂上的植物撐不了一個星期就全部被曬死了) 3.在組合...

    慈濟除了蓋組合屋、煮熱食給災民之外,也發放了不少物資,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慈濟有發「睡袋」給災民。 但因為幾乎全埔里的房子都有倒塌或受損,災民人數實在太多了,短時間之內根本調不到那麼多睡袋進來埔里(路也斷掉了,運輸很困難),所以那時候慈濟宣布:「每一戶人家只能領 1 個睡袋⋯⋯」 而我家有 7 個人,於是只好把睡袋給我曾祖母(她那時候 80 多歲)睡,然後我們大家都直接在戶外空曠處打地鋪露天睡覺(幸好都沒有下雨),連續好幾天都躺在戶外的地上睡覺,感覺真的很奇妙,連續看了好幾天的星空,因為躺在地上的關係,耳朵可以很清楚聽見地底下發出的「地鳴」,聽見地鳴之後,通常過幾秒餘震就來了,地鳴聽起來有點像籃球架在水泥地板上拖行的聲音(孔隆孔隆),所以我到現在都很不喜歡聽到別人在移動籃球架⋯⋯

    1.全家在戶外搭帳棚住了一個月(因為有餘震,就算房子沒大礙,也沒人敢回去睡),所以我現在對「露營」、「睡帳篷」完全沒有任何興趣! 很多都市人會覺得露營、搭帳棚、看夜空很浪漫,但如果你連續一整個月都睡在帳篷裡面,而且完全沒水、沒電,又一大堆蚊子,包準你之後完全不想再去睡帳篷。 要煮飯還要去接泉水,然後放在塑膠大缸子裡面,加入「明礬」攪一攪,等雜質沉澱之後才能用。(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真實的「明礬」,以前都只有在書上看到,說它可以沉澱雜質) 2.和我姊兩個人,挑著全家的髒衣服,到河邊去洗衣服。 因為埔里停水又停電,根本沒辦法洗衣服,全家已經累積好幾天的臭衣服都沒有洗了。再不洗衣服的話,我們家就要沒有衣服穿了,於是我媽就叫我和我姊「去河邊洗衣服」,但事實是根本就洗不乾淨! 因為河水和灌溉溝渠還有茭百...

  2. 2019年9月17日 ·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灣發生了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了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是台灣自二戰之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九二一地震震垮的建築使許多人記憶中的家再也無法完整以下內容摘自立法委員蔡培慧同時也是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的執行秘書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重建牽起生命連結本心凝聚社會共好〉,她透過自身經驗訴說重建家園背後的力量與堅持。 (選書編輯:詹益昀) 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蔡培慧. 九二一大地震,徹底改變了人生的方向.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全臺發生芮氏規模七.三的有感地震,造成建物全倒五萬一千七百一十一間,半倒五萬三千七百六十八間。 十九年前的這場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也改變許多人一生的命運。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分享本文.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5. 2015年3月17日 · 童年時期,台灣天災(921 大地震、賀伯颱風)人禍(白曉燕命案、劉邦友血案、大園空難)不斷,慈濟志工穿梭在災難現場中撫慰受難者的身影,在當年只有老三台( 編按) 可看的電視新聞中,不斷的被重複放送。

  6. 2015年4月27日 · 尼泊爾傳出 80 年來最強震,震度甚至進一步引發聖母峰雪崩,目前已知至少超過 700 人罹難。 (編按:根據尼泊爾官方統計的最新數據,截至 27 日止,死亡人數已攀升至 2789 人,另有 5 千餘人受傷) 加德滿都的世界遺產杜巴廣場,這裡許多重要廟宇都因為強震倒塌。 (圖片來源: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CC Licensed) 死傷數不斷攀升. 《德國之聲》、BBC 綜合報導,尼泊爾發生 80 年來最嚴重地震,規模達芮氏 7.9,由於地震深度淺,且震央距離首都加德滿都不遠,市區內許多建物、廟宇以及觀光地標都因強震震毀,民眾傷亡數字不斷攀升,目前已知死亡人數超過 600 人。

  7. 2018年2月7日 · CO 肥皂箱 2018-02-07.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台灣自古以來地震不斷只要一個地牛翻身就很容易震驚全台。 在科技不發達的百年前,台灣人又是怎麼應對地震的呢? 過去的經驗又能給當今台灣防災什麼啟示嗎? (責任編輯:黃梅茹) 本圖為示意圖,非文中指涉的茅巷尾天后宮媽祖。 (圖片來源: Wei Ti Chiang CC licensed) 文/ 阿樹 (潘昌志,粉絲團: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本系列感謝鄭世楠教授整理的各項資料不吝公開,各種資料的細節已收錄在「塵封的地震」系列演講。 本系列文多參考其中的資訊撰文。 圖片來自塵封的裂痕系列投影片,地震資料目錄可參考 中央氣象局災害地震總彙. 幾近滅村的巨大災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