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1日 · 三四千年前积石山区域就曾发生过特大地震和洪水 附近我国唯一大型史前灾难遗址博物馆在地震中文物受损. 华商网. 2023-12-21 10:15 发布于 陕西 华商网官方账号. +.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 ...

  2. 2023年12月19日 · 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地震对博物馆有造成影响正在统计三级文物有多少件和二级文物有多少件后续处理方式我们正在向省局汇报。” 公开资料显示积石山县博物馆是属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

  3. 2023年12月19日 · 地图显示喇家遗址距离发生6.2级地震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不足50公里12月19日上午11时记者从青海相关文旅部门和喇家遗址博物馆方面获悉遗址及博物馆均有不同程度受损。 喇家遗址博物馆(图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4. 2021年5月27日 · 01. 场馆建设防震. 博物馆在设计建设的时候,就要确保能经受一定地震,目前的标准是抗八级烈度。 而对于价值连城的珍宝,博物馆有必要为其购置一套免震设备,以确保文物在强震中也能稳如泰山。 免震展柜最早出现于日本,可分为二次元免震和三次元免震。 二次元免震就是让展台仅在水平方向可滑动,相当于吸收地震的横波;而三次元免震除了可使展台水平滑动外,还能吸收上下震动的纵波,进而达到吸收地震中破坏力最强的混合波的效果。 免震装置共有三种: 一种是最基础的减震装置,是有柔软的橡胶和坚固的钢板交互重叠支撑,能减轻有地震造成的上下、特别是左右的摇动; 第二种是在建筑中央部分,做成有特殊钢材的弹簧似的装置,减少地震造成的左右、特别是上下的震动; 第三种是滑动免震装置,能够左右滑动,从而减少地震能量传到建筑物。

  5. 2024年4月8日 · 3900年前的古地震及其造成的砂土液化和快速流动的泥流,极可能是造成喇家遗址瞬时灾难的主要成因。 引 言. 形成于3900年前的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下喇家村,属大型齐家文化聚落。 因2000年在此发掘出大量非正常死亡的人类遗骸[1],而被称为“东方庞贝”,成为中国唯一的史前灾难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遗址中出土的面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面条,被誉为“世界上的第一碗面”,使中国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面条发源地,将面条的历史往前推了2000年[2]。 20余年来,学者们对造成喇家遗址中人类的非正常死亡、聚落被彻底毁灭和废弃的原因,开展了大量调查与研究。

  6. 2023年5月12日 · 北淡町震灾纪念公园位于兵库县淡路市小仓是为了向后人展示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淡路地震遗迹而建设的。 该馆内被称为日本国家指定天然纪念物的“野岛断层”。 1995年日本阪神7.3级地震,由野岛断层活动产生,全长18公里,场馆仅展示了140米,真实反映了震后地表破裂和上下盘错动特征。 野岛断层保存馆内的探槽剖面,是反映地表破裂过程最为直观的地质体,进一步反映断层类型,上下盘运动轨迹,记录了地震发生后地表破裂过程和程度,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大地震遗址纪念馆的“车笼埔断层保存馆”,同样展示了位于极震区的台中县雾峰乡中学操场及跑道上的地表抬升、错动及记录断层活动的地层剖面,这些在断层保存馆内原貌呈现。

  7. 2021年4月10日 · 地震纪念展厅位于地下一层于2009年建成主要展示唐山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震后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 包括序厅和劫难篇、救灾篇、自强篇、振兴篇、发展篇共六个部分。 展览设计既突出了1976年的历史特色和唐山大工业文化背景,又本着体现历史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加大文物、景观陈列力度,共展出照片近500幅,实物近300件,复原式景观4组,蜡像30余尊。 走进展览空间,观众能身临其境的感受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惨烈情景,与唐山人民共同经历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的悲壮历程,深刻体会“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抗震精神的凝铸与升华,同时也为唐山由毁灭到重生,建成一座全国最坚固、最安全的生态城市,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飞速迈进而振奋鼓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