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68 種語言. 臺灣正體. 工具. 以色列哈瑪斯戰爭.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 是自1948年持續至今的 衝突 ,與 阿以衝突 及 以阿戰爭 密切相關。 自約兩千年前猶太人被 羅馬帝國 逐出故土後,許多 流亡的猶太人 一直 試圖返回 耶路撒冷 及 以色列地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占領 巴勒斯坦地區 ,建立 巴勒斯坦託管地 。 英國在1917年的《 貝爾福宣言 》中承諾在阿拉伯人口占90%的巴勒斯坦地區幫助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這導致該地 猶太人 與 阿拉伯人 之間的衝突加劇,後演變成公開的民族衝突。 二戰期間 納粹大屠殺 又加速了猶太人移居此地區。 1947年11月,57個聯合國成員國投票通過 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 ,將 巴勒斯坦託管地 分割為兩個國家。

  2. 1 天前 · 以色列位於 歐亞大陸 交界處,其國家位處 阿拉伯半島 西北角、 地中海 東岸和 紅海 亞喀巴灣 北岸,與 巴勒斯坦領土 ( 約旦河西岸地區 、 加薩走廊 )交錯相鄰,北接 黎巴嫩 ,東北鄰 敘利亞 ,東與 約旦 接壤 [15] ,西南則為 埃及 西奈半島 。 以色列1947年起初領土面積1.52萬平方公里。 經過5次 以阿戰爭 後,以色列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 以色列國土南北長約47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約135公里 [16] ,整體南北長,東西窄。 地形和氣候相當多樣 [17] [18] 。

    • 詞源
    • 歷史
    • 政局
    • 外部連結

    巴勒斯坦的辭源是希伯來語對古代非利士人的稱呼,指從海上入侵迦南地的民族,那是至少3500年前的事情,在亞述文中地中海西南部的海岸被稱為「Pilaschtu」。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文章中出現了「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這個名字,來描寫從今天的黎巴嫩到埃及的海岸地區。這個名字被古羅馬人延用引入拉丁語。 公元135年,羅馬帝國在鎮壓猶太人大起義後,將猶太省的名字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來消除對猶太人的記憶。當時耶路撒冷也被改名為「愛利亞加比多連」,猶太人禁止進入這座城市,並自此流散於世界各地。

    古代

    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平原。前13世紀,腓尼基人在沿海建立國家。 前12世紀,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部落遷此,於前11世紀建立王國,之後一直受古埃及統治直到公元前10世紀撤出巴勒斯坦地區。前931年所羅門王死後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其後先後受到新亞述帝國、新巴比倫帝國、波斯第一帝國、希臘帝國、塞琉古帝國、托勒密埃及等帝國的統治。塞琉古及托勒密兩國多次在巴勒斯坦地區發生戰爭,最終塞琉古奪得控制權但當地又發生馬加比家族起義,並得以成立哈斯蒙尼王朝但宗主國為塞琉古。塞琉古帝國被安息帝國及羅馬共和國弄至崩潰滅亡後哈斯蒙尼王朝獨立,但很快於公元前63年又被羅馬共和國入侵佔領,成為猶太行省直到阿拉伯帝國的到來。 基督徒認為,耶穌基督誕生時,他的出生地伯利恆位於羅馬帝國的猶太行省。後來由於猶太人的復國運動不斷,羅馬帝國把這個省改稱為巴勒斯坦省。羅馬帝國分裂後它成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一個省。

    伊斯蘭化

    巴勒斯坦地區於602年-628年的東羅馬-薩珊戰爭發生戲劇性的變化。波斯薩珊王朝於613年攻佔整個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埃及、敘利亞,隨後東羅馬反擊重新收復,剛好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興起後開始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大舉擴張,公元638年,阿拉伯帝國穆斯林軍隊占領耶路撒冷並順便滅了波斯帝國及重創了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當局亦自此永久失去了對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691年,他們在聖殿山上建造了圓頂清真寺。隨後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開始向巴勒斯坦地區大規模移民,同時開始有部分當地居民加入了伊斯蘭教。但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當地土著居民大多仍信仰基督教,並沒有因阿拉伯帝國的急劇擴張而立刻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但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巴勒斯坦土著居民主體上逐步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了,與其阿拉伯鄰居和半島阿拉伯人並無二致了。很快巴勒斯坦隨後又成為法蒂瑪王朝及塞爾柱帝國之間的戰場。 與此同時十字軍東征趕走了法蒂瑪及塞爾柱,1099年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以及伊斯蘭教的聖戰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帶到了巴勒斯坦。蒙古第三次西征時曾入侵過巴勒斯坦。1291年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滅了耶路撒冷王國及所有的十字軍國家徹底佔領巴...

    英國保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崩潰,英國占領巴勒斯坦。1917年,猶太人約占巴勒斯坦人口的9%,持有的土地占巴勒斯坦土地總面積的2.5%。1920年巴勒斯坦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地區。1923年5月26日在巴勒斯坦的東部約旦王國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再次提上議程。 1947年聯合國建議在這裡分建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同年猶太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32%,土地增加到巴勒斯坦總面積的6.2%。

    巴勒斯坦地區因歷史上的各種複雜糾葛,使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皆認為該地區是其固有領土,並不惜為此訴諸武力。現今在政治上主要分為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兩個國家,前者為猶太人所建立,後者為阿拉伯人所建立。但即使如此,巴勒斯坦至今未能正式立國,以巴衝突仍在延續。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27,090平方公里。

    以色列故土巴勒斯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volution of the Region由地圖看巴勒斯坦的領域變化英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地理. 位置. 气候. 行政区划. 人口和宗教. 宗教. 自治.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巴勒斯坦國 (阿拉伯语: دولة فلسطين ‎),通稱 巴勒斯坦 (阿拉伯语: فلسطين ‎),位於 西亞 西部的 巴勒斯坦地區 ,是一個 主權國家 。 然而,巴勒斯坦國由 約旦河西岸地區 和 加沙地帶 這兩塊土地所組成,主張首都為 東耶路撒冷 ,政府所在地為 拉姆安拉 。 巴勒斯坦地區自中世紀以來由 鄂圖曼帝國 統治,一戰終結帝國 解體 後由 國際聯盟 交予英國 治理 ,期間歐洲、中東及北非的猶太社群陸續遷至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這引發了當地阿族的抗爭與起事,而二戰後英國欲結束託管, 聯合國 通過 分治 方案,主張按分佈與比例分別建立猶太與阿拉伯國家各一。

  5.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 是自1948年持续至今的 衝突 ,與 阿以衝突 及 中東戰爭 密切相關。 自約两千年前犹太人被 羅馬帝國 逐出故土后,许多 流亡的猶太人 一直 試圖返回 耶路撒冷 及 以色列地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占领 巴勒斯坦地区建立 巴勒斯坦托管地 。 英国在1917年的《 贝尔福宣言 》中承诺在阿拉伯人口占90%的巴勒斯坦地区帮助犹太人建立民族家园,这导致該地 犹太人 与 阿拉伯人 之间的冲突加剧,后演变成公开的民族冲突。 二戰期間 納粹大屠殺 又加速了猶太人移居此地區。 1947年11月,57个联合国成员国投票通过 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 ,將 巴勒斯坦托管地 分割为兩個國家。

  6. 巴勒斯坦 ( 希臘語 : Παλαιστίνη ;阿拉伯语: فلسطين ‎; 希伯來語 : פלשתינה ‎)是 中東 的一個地區,從 中東 地中海 東岸一直延伸進入 亞歐大陸 內部。 今天的 以色列 、 西岸 、 加沙走廊 以及 約旦 西部均位於巴勒斯坦地區範圍內,但由於該地域的邊界隨歷史上行政區劃的不同而不斷變化,所以至今還沒有完全確定的邊界。 巴勒斯坦地區是 猶太教 和 基督教 的發源地, 耶路撒冷 是 猶太教 和 基督教 的最神聖的聖城,但同時也是 伊斯蘭教 的第三大聖城,故其對三大教來說都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政治意義,但亦因此令該地由古至今衝突不斷,從中世紀的 十字軍東征 到今日的 以巴衝突 ,戰火至今仍未能平息。 詞源.

  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與巴勒斯坦領土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巴勒斯坦 」。. 座標 :31°53′N 35°12′E. 巴勒斯坦國旗. 約旦河西岸地區 地圖. 加薩走廊 地圖. 約旦河西岸地區 和 加薩走廊 與 以色列 關係圖(2007年). 巴勒斯坦領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