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4月19日 · 勞動部說明特別休假原則上必須在勞工服務滿半年或一年後方取得請休之權利也就是俗稱之週年制」。 考量實務上勞雇雙方仍多有約定以曆年制會計年度學年度學校或自行約定之年度給假之模式已為慣例且行之有年,「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24條第2項亦有明定經勞雇雙方協商後得以前開方式計算特別休假期間分段計給特別休假。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不論勞資雙方約定用哪一種方式給假,一旦勞動契約終止,都必須就未休畢之日數進行結算。 由於勞工可以享有之法定特別休假日數,會因勞工到職日與離職日有所差異,為確保勞工權益,勞動契約終止時,雇主仍應依勞工「到職日」及工作年資,計算應給予之特別休假日數,並就尚未休畢之日數,結算工資。

  3. 2014年11月25日 · 問題. 勞工於年度中離職當年度特別休假如何計給?. 答案. 勞動基準法第38條第1項規定略以「…,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 」,係指勞工每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後即應享有一定日數之特別休假不因年度中終止勞動契約而 ...

  4. 2023年11月3日 · 特別休假是提供勞工休憩之機會未休畢之日數才折發工資所以雇主不得與勞工事先約定一律拋棄特休排定的權利全數折發工資。 勞動部提醒,雇主如有違反相關規定,勞工可檢具相關事證,就近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 (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申訴,以維權益。 業務單位: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 連絡電話:02-8995-6866.

    • 時薪制勞工的特別休假
    • 特休天數按照「週年制」計算
    • 特休天數按照「曆年制」計算
    • 特休假是否一定要請整天
    • 雇主無權要求勞工在特定的時間請特休假
    • 特休換錢情況一:勞工在當年度未休完特休假
    • 特休換錢情況二:離職時特休沒休完,特休換錢該怎麼計算?

    基本上,時薪制勞工的特休假相關規定與月薪制勞工無異,但是雇主可以根據勞動部所制定的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依照時薪制勞工的工作時數按比例計算特休。 年資對於特休天數的影響是無庸置疑的,那麼所謂的「一年」到底怎麼計算呢?

    最直覺、對於勞工也最方便的算法,就是依照「到職日」計算。 以前面提過的 Jerry 為例,Jerry 若在 2021 年 7 月 1 日到職,那麼在 2022 年 1 月 1 日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這個期間(到職 6 個月 - 1 年),Jerry 便有 3 天的特休假;而後在 2022 年 7 月 1 日到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這一年間(到職 1-2 年),他又可額外享有 7 天的特休假。

    也就是無論加入時間點為何,一律以完整的一個曆年(1 月 1 日 到 12 月 31 日)來計算年資。如果不是在 1 月 1 日開始就加入的員工,會依照比例來計算特休的天數。 在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會因為管理方便而採用曆年制計算特休假,可以看到在同樣實際入職一年的時間點(2022年 7 月 1 日),Jerry 已經休過滿半年的 3 天特休假,並且可以開始請滿 1 年的 7 天特休假,但是 Daniel 在 2022 年 7 月 1 日後可以請的「到職 1 年以上但未滿 2 年」的特休假只有 3.5 天。 曆年制的特休假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延遲」了。長遠來說,兩個制度可享有的特休天數是相同的,但是對於兩個同樣時間入職的員工來說,可以使用特休的區間不同。也因為曆年制有遞延給假的特性,所以雖然曆年...

    根據 勞基法第 38 條,特休假是以「日」為計算單位,所以是否能請「半天」或是否能以「小時」來計算特休假,都要看勞資雙方的協議,若雙方達成共識,即可以以半天或是幾小時的形式請假。建議可以在談 offer 時,一併向人資詢問清楚喔!

    除了請假原因以外,請特休假的時間點也是勞工可以自由決定的,勞資雙方可以協商,但若勞工不願更動,雇主基本上也不能強制。(當然,如果勞工能夠衡量工作狀況與需求、在適當的時間請假,想必雙方能夠減少很多摩擦。) 除了不能禁止請特休假,雇主也不可要求勞工「在特定的時間請特休假」。這樣的狀況常見於號稱「補班日不用上班,但是卻要求員工當天要請特休假」的企業,不需補班應是企業主動提供的福利,不能要求勞工用自己的權益來交換。

    若勞工在年度終結時尚未休完特休假,勞基法第 38 條規定以折為工資發給勞工為優先,或是可在勞資雙方取得共識的前提下,延續到下一年實施。但若是推延過一次仍然沒有休完特休假,雇主應該要將特休假折為工資發給勞工。

    特休假折算成工資有三種情況: 1. 勞工在年度終結時未修完特休假,且勞工沒有要求延後到隔年繼續休 2. 已經延過一年但是仍然沒有休完的特休假 3. 勞動契約截止時(離職、資遣、退休等) 那麼,所謂的「特休換成錢」的工資要怎麼計算呢?以下分為日/時薪制以及月薪至兩種支薪方式來說明。 不知道上述的說明,有沒有解決你對特別休假的所有困惑呢? 如果還是不太確定,可以使用勞動部的「特別休假日數試算系統」輸入在職時間以及設定一年的計算方式,就可以自動計算出特休天數。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加清楚關於特別休假的規定、把握自己的權益,善用自己的特別休假休息或充電,為工作加分! 備註:本篇文章引用 2022 年 5 月公布法條。法律規定須以最新修正日期為準。

    • Jo Chiu
  5. 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六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三日。 二、一年以上二年未滿者,七日。 三、二年以上三年未滿者,十日。 四、三年以上五年未滿者,每年十四日。 五、五年以上十年未滿者,每年十五日。 六、十年以上者,每一年加給一日,加至三十日為止。 前項之特別休假期日,由勞工排定之。 但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得與他方協商調整。 雇主應於勞工符合第一項所定之特別休假條件時,告知勞工依前二項規定排定特別休假。 勞工之特別休假,因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而未休之日數,雇主應發給工資。 但年度終結未休之日數,經勞雇雙方協商遞延至次一年度實施者,於次一年度終結或契約終止仍未休之日數,雇主應發給工資。

  6. 2024年4月2日 · 根據台灣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規定:「勞工在同一雇主或公司單位持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就該依年資給予勞工特別休假。 」因此特休也被稱之為年假」,也就是公司每年的特定時間段會給予的假期。 特休鼓勵勞工自由安排休息時間,保護勞工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是勞資關係中一項重要的福利措施! 別讓權益睡著了!

  7. 2023年12月5日 · 給假起訖日特休給假日期是滿該年資時的隔日生效舉例來說1/1到職6/30滿半年7/1特休才會生效也就是說若您在6/30離職公司是可以不給假的要7/1仍在職才符合特休給假的條件若您有離職的規劃要留意離職日期才不會差一天就損失了特休的權益喔3. 歷年制與週年制的差異: 目前各公司特休給予的方式主要有歷年制與週年至兩種,歷年制主要特點是除了到職當年度,特休假的起訖日皆為1/1~12/31,方便記憶且也方便公司結算 (一年僅需結算一次);但其缺點為因為提前給假,若有中途離職的狀況,有可能已提前使用到滿該年資才享有的特休天數,因此須將超休的時數扣回,將造成負數薪資繳回或是同仁不好理解為何超休的狀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