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卑南族有一種人面鳥像的圖騰標示叫做「卡愛」。族人將它應用於日常生活衣物、樂器、雕刻品上。「卡愛」的背後有一段傳說:古早時,卑南族部落有兩兄弟「杜累」、「卡愛」,由於父親經常上山打獵,母親又不守婦道,因
而人形舞蹈紋是卑南族特有的圖案,別具一格。卑南族使用繡線的顏色很多,以紅、白、紫色為主,圖案都十分工整。本集從卑南族十字繡的對稱圖形發現到它居然與數學的座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卑南族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 依其起源傳說,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 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 ...
其他人也問了
卑南族在哪裡?
卑南族的家屋是什麼?
卑南族的禮服是什麼?
卑南文化人對動物形態有何掌握?
和島嶼 東南亞 、非洲 馬達加斯加島 、以及大洋洲 密克羅尼西亞 、 美拉尼西亞 、 波里尼西亞 的「南島民族」相關. 卑南族 (卑南語: Pinuyumayan ),音譯 比努悠瑪漾 、 埔努悠瑪雅恩 (卑南語: Pinuyumayan、Punuyumayan,後者為 南王部落 專用), 台灣漢人 昔稱 ...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織布. 傳統原住民族女性專長的織布,各族均使用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唯腳踏的經卷略有不同,不過織布技法,一般以平紋、斜紋及菱形紋織法為主,另外還有挑織及浮織等。 習得方式可從家族傳承、部落學藝的方式取得織法和花紋。 編織材質大多就地取材,將苧麻、香蕉樹、構樹等植物纖維捻成紗,染入薯榔、九芎、薑黃、紅藤仔草、大青、黑泥等不同植物染料的繽紛色彩,染好的線紗可再搭配不同材質的獸皮、貝珠、羊毛、棉線等織出完整的衣服。 織布過程係從採幹莖、剝皮、去膠、曬乾,再進行搓纖、紡紗、絡紗、煮線、曬乾、整經等手續後,才開始上織布機進行織布。 泰雅族男子長上衣. 尺寸 衣長91.5cm 肩寬45.0cm. 地域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 年代 1960 (採集及入藏)
以十字繡法最普遍,人形舞蹈紋是卑南族特有的圖案。 戴花環的普遍性: 雖然不是只有卑南族才戴花環,但形制的一致性及花環所代表的男子成年意義是其他族群所沒有的。 巫術的盛行: 早期卑南族的巫術十分盛行,其他族群
卑南文化人的藝術圖像. 文/楊淑玲‧圖/涂寬裕、楊淑玲. 前言. 曾經定居在卑南遺址上的史前住民,包括最早的新石器時代繩紋陶文化人,以及之後的卑南文化人。. 到了大約二千三百年前,卑南文化突然消失不見了,當地成為一片廢墟。. 隨著鐵器時代的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