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服用本方,禁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之物。. 【功效】. 益氣健脾,和胃滲濕。. 【主治】. 脾胃氣虛夾濕證。. 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飲食不化或吐或瀉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義】. 本方藥性平和、溫而不燥,是健脾益氣,和胃滲濕 ...
補脾. 【主治】.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吐或瀉 (1)。. 土為萬物之母,脾土受傷,則失其健運之職,故飲食不消,兼寒則嘔吐,兼濕則濡泄也。. 飲食既少,眾臟無以稟氣,則虛羸日甚,諸病叢生矣。. 【組成】. 人參、白朮 土炒 茯苓、甘草 炙 山藥 炒 扁豆 ...
【功效】 健脾益氣,和胃生津,止瀉。【主治】 脾胃虛弱,津虛內熱,嘔吐泄瀉,肌熱煩渴。【方義】 本方係四君子湯加味。方中四君子補脾胃之氣;藿香辛溫,芳香化濁祛濕而和中止嘔;木香辛苦溫行氣而止痛;葛根甘辛平,鼓舞胃氣上行而止瀉。
白朮既可補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故用之甚宜。治痰飲,常配桂枝、茯苓等(如苓桂朮甘湯),以溫脾化飲;治水腫,常配茯苓、澤瀉等(如四苓散),以健脾利濕。用於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汗多。白朮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
若脾虛濕瀉,可與山藥、白朮、薏苡仁同用,如參苓白朮散。用於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寧心安神。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神不寧,多與黃耆、當歸、遠志同用,如歸脾湯。若水氣凌心之心悸,與桂枝、白朮、生薑同用,如茯苓甘草湯。【文獻別錄】
方中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山藥、扁豆、蓮肉補脾滲濕;砂仁醒脾;桔梗升清,宣肺利氣,用以載藥上行。 諸藥合用,共成健脾益氣,和胃滲濕之功。
【功效】 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主治】 用於脾胃虛弱症。山藥能平補氣陰,且性兼澀,故凡脾虛食少,體倦便溏,及婦女帶下,兒童消化不良的泄瀉等,皆可應用。常配人參(或黨參)、白朮、茯苓等同用,如參苓白朮散。用於肺腎虛弱症。
下焦篇 » 濕溫 » 加味參苓白朮散. 【內容】. 噤口痢,嘔惡不饑,積少痛緩,形衰脈弦,舌白不渴,加味參苓白朮散主之。. 【註】. 此噤口痢邪少虛多治中焦之法也。. 積少痛緩則知邪少,舌白者無熱,形衰不渴不饑不食,則知胃關欲閉矣。. 脈弦者,金匱謂弦 ...
【功效】 燥濕健脾、行氣和胃。【主治】 脾胃濕阻證。脘腹脹滿、噯氣泛酸、納差、口淡無味、肢體困重、倦怠喜睡、腹瀉、舌苔白膩、脈緩。【方義】 本方為治胃腸疾病的主劑,對於各種消化系統疾病、被廣泛使用。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糾正貧血,促進新陳代謝。. 主要用於:慢性腸炎、小兒消化不良、貧血,見脘腹脹滿,神倦乏力,便溏,舌質淡紅,苔膩,脈虛軟者。. 【其它相關項目】. 常用方劑 - 參苓白朮散. 常用方劑 - 健脾丸. 關於 | 聯絡我們 | 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