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基地台電磁波對人體影響 相關

    廣告
  2. 隔絕高低頻電磁波!摩新防磁合金板、防電磁波漆、窗簾布、貼紙等,防護效果認證! 德國電磁波防護科技,提供建築物、服飾配件防電磁波商品,免費量測規劃,全面防止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1日 · 坐落東京新地標麻布Hills的「teamLab無界:森大廈數字藝術美術館」(以下簡稱teamLab無界),於2024年2月9日正式開幕,而La Vie除了前進日本直擊這座「沒有邊界的美術館」的現場亮點,也訪問到teamLab團隊成員工藤岳,以及森大廈新領域事業部部長永井研吏,帶你了解「teamLab無界」的魅力。

    • 造城或造夢?走進「戰鬥之城.終」感受
    • 汲取大眾文化元素,編寫預言性故事
    • 記憶居住的地方
    • 記憶中的城市,如夢中之夢、生命迷宮

    以「作夢」為題,北師美術館啟動兩年一度的公開徵件「作夢計畫」,支持創作者解放想像,化不可能為可能。本屆由藝術家張立人之作「戰鬥之城.終」獲選,此作涵蓋了跨越14年的創作旅程,最終化為一座人造迷你城市,乘載了藝術家如何在越趨現實的大環境下,仍試著保有自我及理想的軌跡。如果說造城的過程如造夢,還有什麼比《戰鬥之城》更貼合徵件主題? 「戰鬥之城.終」完整匯集《戰鬥之城》系列作品的錄像裝置、漫畫、模型、拍攝場景、道具、分鏡手稿等百餘件展品,是此作自2010年創作後首次完整展出,透過張立人打造的舞台場景、角色刻畫及人物命運的敘事,建構出介於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虛擬世界,直探藝術創作的本質與藝術家的命運。

    《戰鬥之城》故事以中年魯蛇陳志強告白失敗,卻意外成為即將毀滅世界的全民公敵為開端,衍伸出美國駐軍、國際企業託管、AI宰制人類鬥爭等富預言性的後續事件。 張立人汲取並挪用漫畫、電影、動畫、影視媒體……各種大眾文化的形式和元素,模擬舞台劇於現實世界搭建場景,從無到有創建一個繁複而龐雜的世界。他一人分飾多角,集編劇、操偶、美術場景建置、拍攝、剪輯、配音等角色於一身。

    佔據北師美術館二樓展場的〈場景模型〉,由張立人以木條、保麗龍等材料,搭建出一座記憶中的城市模型。這座城市並不是任何城市的縮影,而是藝術家依據自身不同時期的成長經驗,即興拼貼而成的城市印象。 在搭建這座城市時,雖是以1:12的比例作為目標,但事實上並不精確,因為張立人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比例尺,依據記憶中這些空間與身體的關係來調整——這種身體感是浮動的,就像是隨著每個人的成長,逐漸縮小的童裝。對他來說,這座城市並不是用來提供想像未來的願景,而是記憶居住的地方。

    城中的108個人偶則以衛生紙製作,透過粗糙的表面與紋理呈現大略「堪用」的人型,微妙拉開故事與現實的距離;每個角色配有各自的物件道具,像是預示其在故事中的命運。 這座既虛構又真實的城市,猶如藝術家所創造出的沙盒,在加入不同性格的角色和規則設定後,發展出複雜的敘事路徑。張立人將自己的生活與作品層層堆疊,構築一個複雜的多重顯影,像是夢中還有一個夢,在生命的迷宮中還有另一個迷宮。

  2. 2023年9月8日 · 科技改變了我們對生命和身體的看法並使得人與動物有機體與無機體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英國藝術家傑克.艾維斯(Jake Elwes)的作品〈Zizi動起來:深偽變裝烏托邦〉以深偽技術演算出變裝皇后的虛擬形象,在螢幕中不斷轉換身體和角色。 這個系列由倫敦的變裝表演者們的影像所製成,探討酷兒社群如何運用深度偽造技術,提出了一種另類酷兒烏托邦的想像。 Jake Elwes 將深偽技術與酷兒群體結合,企圖反思人工智慧的族群概念,打破固化的性別與身體定義(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3. 2024年3月31日 · 自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學校一直都有解剖學課。. 這個時期的畫家與雕塑家深受解剖學所吸引,因為身體構造體態有很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理解手臂肌肉的排列使他們較能描繪出生動的手勢,學習骨骼知識亦使他們較能刻畫出戲劇性場景中的逼真姿態 ...

  4. 2018年11月14日 · 觀者能現場體驗手持電磁接受器在建築空間中穿梭遊走聆聽來自未來的溝通符碼探索城市裡流竄聲音的奧祕。 《適應力:關於一種單位模式》|質物霽畫 李霽、王君. 《適應力:關於一種單位模式》透過物件的轉化,探索以回收物材達到節能、蓄能、創能的可能,打造自給自足的生活空間,解決過多生產與消耗所造成的囤積問題,幫助人們找到擁抱環境的新方法。 藝術家在經過2個月生活累積後,將平日我們所消耗的物品,重新再造成如《霍爾移動的城堡》裝置藝術。 《自由遊園》|INCEPTION 啟藝. 透過樂齡族群經常使用的生活空間「公園」,《自由遊園》構築未來高齡視覺隱喻,當觸發公園裡的運動器材,其擺、晃蕩等動作,也置入了時間維度中「時光飛逝」概念;遊樂園自由玩樂、恣意遊蕩的影子與器材對比,襯托出自由的意念。

  5. 2023年9月23日 ·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2023臺灣文博會. 2023臺灣文博會在台北,由城市5大文化場域——花博、華山、松菸、空總、鐵博——串連為城市展場,9月22日至10月1日展出。. 其中,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為文化策展主展區,眾多亮點如FOCASA雙馬戲蓬 ...

  6. 2022年5月6日 · 2021年末,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5G沈浸式藝術實驗場域「U-108 Space」正式開幕,以數位科技藝術展演為主軸,引領觀者感受虛實跨域、宛如劇場般的共演形式。. 今年夏季,國美館邀請三組國內外藝術家,以過往在U-108 Space展出的作品為基礎,創作全新的2022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