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8日 · 太魯閣族最早起源於今臺灣南投地區,與賽德克族有共同祖先。 現代人類學者認為,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擁有共同起源,可區分為泰雅亞群與賽德克亞群兩大分支。

  2.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 國家公園 (Taroko National Park)是台灣第四座“國家公園”,位於台灣島東部,地跨花蓮縣、台中縣、南投縣三個行政區。. 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是高山族的一支,分布在台灣中部及東部山區,相傳以 ...

  3. www.cip.gov.tw › zh-tw › tribe太魯閣族 - Cip

    太魯閣族人重視織布與紋面文化,信仰祖靈並遵守祖先訓示gaya,祖靈祭為重要祭儀。目前部落以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鄉鎮為主要居住地,以及吉安鄉慶豐、南華、福興三村,並於中華民國93 年(2004)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太魯閣族。

  4. 太魯閣族於2004年1月14日被政府認定為一個民族,其文化習俗與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水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但是兩族語言無法溝通,分佈地雖相鄰,彼此甚少來往。. 傳說太魯閣族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的一顆大石柱為發詳地,後來 ...

  5. 習俗. 太魯閣族道拉斯社胸布. 太魯閣族的社會裡的各種祭祀活動的展開,是依靠一群親族,或假定親族所形成的團體Gaya來運作的,不論甚麼樣祭儀,均以對祖靈或神靈的感恩為主要目的,因此依據這樣的觀念,本段所要強調的太魯閣族的歲時祭儀是「Mgay Bari ...

  6. 太魯閣族人重視織布與紋面文化,信仰祖靈並遵守祖先訓示 gaya,祖靈祭為重要祭儀。 目前部落以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鄉鎮為主要居住地,以及吉安鄉慶豐、南華、福興三村,並於中華民國 93 年(2004)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太魯閣族。

  7. 太魯閣族文面的傳統習俗代表族群認同、成年、成就及美觀,也是通過祖靈橋必備的「通行證」,因此文面習俗可說是太魯閣族特有的傳統文化。 語言文字. 太魯閣族人.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有20多種,有的已經消失了。 其中太魯閣地區的太魯閣族,使用的語言有太魯閣方言及陶塞方言,又以人口數為眾的太魯閣方言群最多,此種語言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 但是原住民幾乎是沒有文字的民族,太魯閣人為了讓文化能夠透過文字傳續,由太魯閣族牧師及耆老如田信德、高順益、許通益、吳金成、張永晃、黃長興、楊盛涂等人組成編輯小組,從在1989年開始艱巨的字典編寫工作。

  8. 太魯閣族的文化習俗與泰雅族略有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水耕,視彩虹為神靈橋的民族,太魯閣族以勇猛強悍著稱,男性善長狩獵,女性善於織布,太魯閣族服上經常出現的紋飾是菱形紋,象徵代表著「祖靈的眼睛」。

  9. 太魯閣族文化. 太魯閣族是台灣原住民十六族之一。 距今約250至300年間,原居於濁水溪上游的太魯閣族人在狩獵途中,發現中央山脈東側的廣闊原野,於是相率越過群峰,進入立霧溪河谷定居。 截至目前為止,本園區發現的舊部遺址達79處,其社址分布遍及立霧溪主流及支流兩岸。 太魯閣族人居住環境則多選擇山腹小台地,並成聚居的小村落。 在太魯閣族的文化傳統方面,其生計以山田焚墾的農業為主,兼有狩獵、捕魚及採集。 而紋面、獵頭是過去太魯閣族的獨特習俗。 紋面和拔齒皆具成年之意,但現今這些習俗都已消失。 服飾方面,男女皆穿著自己紡織而成的白底混茶褐色條紋的麻布;並配戴頭飾、耳飾、頸飾與腿飾等。 太魯閣族的紡織、滕編、木器、製革、結網的手工藝精巧細緻。 更新日期:112-11-28. 瀏覽人次:30881.

  10. 太魯閣族人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要接受祖靈(utux rudan)的約束,它不僅是太魯閣族傳統的規範,也是凝聚族人向心力的重要力量。 靠天吃飯的太魯閣族人,相信祖靈具有無限的權力和神奇的力量,如果遵守gaya、祭祀與禁忌,祖靈就會保佑族人諸事順利平安;如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