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8日 · 11:19. 圖片來源:梁程超醫師提供. 文. 羅真. 康健雜誌. 發布時間:2023-05-08. 瀏覽數:23030. 現年55歲的梁程超是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的副院長10年前還在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任職時體重一度高達8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28達肥胖等級超音波檢查顯示有中度脂肪肝。 當時年僅45歲的他,就得吃藥控制高血壓。 回想起自己的身材如何走鐘、健康如何亮起紅燈,他說,可能是工作太忙、飲食不忌口,愛吃飯、麵或麵包,快速增加飽足感。 雖然不太喝含糖飲,但是水果吃得不少,「以前總覺得水果蔬菜都很健康、大量吃都沒關係,但其實,水果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吃太多就會轉成脂肪儲存,慢慢堆積在體內。 不僅飲食習慣不理想,運動也很少。

    • 體重不到50,減重名醫卻搖頭
    • 「胖」很可能非關自律,而是遺傳
    • 體脂計怎麼用才準確?

    從體重迷思跳脫的,還有名模林可彤。近年勤於健身的她,先前她在臉書曬出8年前舊照與現在身材對比,增重6公斤的她,身材卻更有曲線,她寫下:「胖了點!也沒有不好看嘛!」該留言竟然得到2.7萬個讚。 胖或不胖,不是由體重計決定。真正影響健康的胖瘦,不是體重,而是體組成,也就是體脂肪與肌肉的佔比。「靠餓肚子減下的,不只是體脂肪,還有肌肉量,」吳映蓉說。 在減重名醫、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的眼裡,40幾公斤不見得是瘦,近100公斤也不見得是胖。 體重迷思的源起,可追溯到1970年代。生理學家基斯(Ancel Keys)提出,以身高體重為基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概念,BMI往後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採用,用來評估正常、過重或肥胖。

    此後醫療照顧體系更加關注體重議題,也愈來愈多研究顯示,BMI較高者,與健康的負面關聯,漸漸地,肥胖視為懶惰、討人厭、不健康,這種「體重污名」現象,讓胖子遭受社會,甚至醫療照護者的偏見,造成身心壓力。 然而,大體型是否真與不健康畫上等號?儘管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相關,體重研究學者認為,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發炎反應導致,但也有生理學家認為,體重對健康的影響複雜,可能是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產生的交互作用。 去年3月,有36名國際學者在《自然醫學》期刊共同發表,呼籲終止體重污名。 加拿大肥胖症協會去年公布的最新醫學指南,正是呼籲醫護人員應避免只專注在體重、BMI、腰圍等數字,忽視病患的真正病因,以及病患量身打造體重管理計劃的重要性。 良好的體重管理,比起體重、BMI數字,更重要的是維持適...

    運動與飲食雙管齊下,要看出成效,量測還是很重要。黃致錕觀察,近10年來體脂計愈見普遍,健身房、醫療院所幾乎都有,家用體脂計也不少見。 體脂計測量是透過微量電流通過人體,量測體內脂肪、肌肉、水分等組織的電阻量,推算不同組織在體內所佔的比例。 精密的身體組成分析儀,可能要價上百萬元,而最簡單的家用體脂計,價格約千元上下,準確率雖不比前者,不同廠牌或機型也可能有誤差,但黃致錕強調,定期量測仍有參考價值。 要減低體脂的誤差,不妨留意選購機型與量測方式。一般而言,外加手把的四點式體脂計,準確度比兩點式體脂計高,但價格也相對較貴,約3000至5000多元。 此外,體脂計要靠電流傳遞,若腳皮太厚、腳底太濕或太乾,都會影響測量。故腳皮太厚者最好稍微修一下,量測前要把腳擦乾,而腳底乾燥龜裂者,則可用濕紙巾擦拭...

  2. 2023年2月17日 · 1、減少500-750大卡熱量. 每日攝入量減少熱量500~750大卡,幫助每週減掉大約0.5~1公斤;不要過多,以免拉低新陳代謝率! 2、多吃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以增加飽腹足感幫助減少熱量的吸收並防止內臟脂肪在肚子周圍堆積推薦食物燕麥大麥豆類和青花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益生菌. 好菌好腸相,一些乳酸桿菌菌株已被證實可有效幫助預防體重增加和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4、有氧運動. 每天進行20~4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可有效減少腹部脂肪。 5、足夠蛋白質. 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促進新陳代謝,降低食慾,並有助於保持肌肉量維持代謝!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增加蛋白質攝取可能有助於減少內臟脂肪,尤其是配合較低熱量飲食的時候。 6、低醣飲食.

  3. 2024年3月5日 · 天下部落格. 發布時間:2024-03-05. 瀏覽數:2657. B群對減肥至關重要 4關鍵維生素B一次看. 營養師李婉萍說,我們平常就可以簡單的透過飲食來補充各種B群,讓身體健康,也讓瘦身更加有效果! 減肥之路上,可別忘了B群。 並整理出對瘦身4大關鍵的維生素B。 B1B2幫助醣類代謝燃燒脂肪. 維生素B1主要 扮演輔酶 的角色,輔助醣類、脂質、蛋白質的熱量轉換, 維持正常代謝、調節生理機能。 如果缺乏B1醣類會累積在身體裡無法排出, 脂肪就會囤積 在身體裡。 吃哪些食物補B1 :糙米、玉米、山藥. B2與B1一樣有醣轉化的功能,但B2對於 脂質的代謝 更是不可或缺。 維生素B2可幫助 脂肪燃燒 ,所以 缺乏B2時,不但無法減肥,反而會發胖 !

  4. 2016年11月12日 · 天下生活. 發布時間:2016-11-12. 瀏覽數:206149. 如何正確吃喝、開心享用各種美味且令人滿足的真食物,卻達到健康減重的目標呢? 營養師海莉.潘洛依(Haylie Pomroy提出促進新陳代謝必須做到的10件事遵循這些規則就能有效達到越吃越瘦的效果。 規則1:你必須每天進食5 次,每週35 次。 每天吃3 餐飯和2 次點心。 好消息是你1 週吃上35 次,因此當我告訴你,你不會挨餓,也不會吃不到水果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或蛋白質,我說的是真話。 你不可以跳過任何一餐飯或一次點心。 對於修補代謝這很重要。 沒有商議餘地。 即使你覺得不餓不需要吃啊,我也不管,你就是要吃。 規則2:除了睡覺期間,必須每3 至4 小時吃1 次。 這表示你可能一天吃超過5 次!

  5. 2024年3月11日 · 休士頓大學健康與人類表現教授漢密爾頓(Marc Hamilton)在《iScience》發表的研究發現,受試者在控制的環境裡,先喝了一杯葡萄糖飲料,然後 進行270分鐘的踮腳跟放下精確地說是連續4.5小時結果能改善52血糖波動以及減少60胰島素需求而且如果做得正確這個簡單的方法也能讓受試者在兩餐之間的脂肪代謝翻倍 ,從而降低血液中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VLDL triglyceride)的濃度,此數值若高,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風險。

  6. 2024年2月9日 · 健康醫療. 優質蛋白質怎麼挑吃對增肌吃錯變內臟脂肪! 3種NG蛋白質少碰. 吃對蛋白質可以增加肌肉維持細胞健康吃錯反而會增加內臟脂肪! 每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 哪些食物擁有優質蛋白質? 營養師告訴你。 文章語音朗讀・ 06:11.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高敏敏. 天下部落格. 發布時間:2024-02-09. 瀏覽數:23607. 每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 建議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 = 體重(kg)x 0.8 = 蛋白質(g),直觀建議每日 3~8 份(一般人的一個手掌的大小大約就有3~5份,蛋白質含量為21~35g)。 優質蛋白質這樣吃. 以下為每100g之數值,數值來源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營養成分資料庫 : 黃仁黑豆. 熱量:205 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