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顧炎武 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 宋明理學 的 唯心主義 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2. 2020年3月13日 · 作者或出處: 顧炎武. 古文《廉恥》原文: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 」又曰:「恥之於人大矣!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 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 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3. 顧炎武 原文: 吾觀三代①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後雕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4. 2018年7月17日 · 廉恥〉一文為顧炎武《日知錄》中記載讀完《新五代史.馮道傳》及《顏氏家訓.教子》後,對於時政所發表的一篇感想筆記,全文主旨在說明讀書人是否有「恥」和國運興衰的關係,表現作者對士大夫節操的重視。

  5. 古典名篇. 廉恥. 作者:顧炎武. 朝代:明. 譯者:高中國文教師. 文白對照 原文 語譯. .原文第1段. 五代史 馮 道 傳 論 曰 :「『 禮 、 義 、 廉 、 恥 , 國 之 四維 ; 四維 不 張 , 國 乃 滅亡 。 』 善 乎 管 生 之 能言 也 ! 禮 、 義 , 治人 之 大法 ; 廉 、 恥 , 立人 之 大節 。 蓋 不 廉 則 無 所 不取 , 不恥 則 無所不為 。 人 而 如此 , 則 禍 敗 亂 亡 , 亦 無所不至 。 況 為 大臣 而 無 所 不取 , 無所不為 , 則天 下 其 有 不亂 , 國家 其 有 不 亡 者 乎 ? .段落語譯. 歐陽 脩 在 《 新五代史 ..

  6. 2023年12月11日 · 為何一定要讓學生讀顧炎武的〈廉恥〉?. 近日一名高中國文老師在記者會上痛罵:108課綱刪掉顧炎武的廉恥,學生不再知道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 是具有意識形態的課綱。. 簡單說,部分國文老師不滿教育部的108課綱 ...

  7. 2023年12月9日 · 顧炎武論廉恥――知「恥」才能立身. 顧炎武《日知錄》中的〈廉恥〉一文係先論恥、後論廉。. 他在開篇先引歐陽修《新五代史》對馮道的批判,為什麼?. 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藉古可以鑑今。. 尤其如果官員缺乏廉恥觀,必然會導至國家禍敗亂亡。. 更重要的 ...

  8. 顧炎武所處是明末清初之際,明代亡國,清兵入主中原,對漢人造成極大衝擊,作為忠於明室的愛國士大夫顧炎武對當時降清仕清的明人極之不滿,寫了多篇抨擊這些貳臣的文章,他在《日知錄》的另一篇文章《文辭欺人》條曾說︰「古來以文辭欺人者,莫若謝

  9. 顧炎武則由於其經史考證的嚴謹學風,被普遍認為是學派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顧炎武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23] 梁啓超引述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0. 2016年10月5日 · 這三篇正氣十足的文章,到了六十課綱就消失了,只留下顧 炎武的廉恥〉。只不過,如果認為老蔣的身影也跟著就此 消失,那就太天真了。 來看看六十課綱的〈廉恥〉,這一課的題解硬是加入了感天 動地的一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