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直到清領時期以後,因為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正好構成一個適宜的旅遊圈,遊客可以從西門為起點,徒步至天后宮、猴洞山、南門,繼而 ...

  2. 恆春古城. 地理區域:屏東縣,恆春鎮 城南里;城北里;城西里. 【語音介紹】 0:00. 【簡介】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欽差辦理臺灣防務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一面以「理諭並曉以兵威」平息紛爭,一面積極辦理臺灣防務,除以撫番、開路外,更建議以車城南方的猴洞做為縣治的所在地,名為恆春縣,恆春城便是沈葆楨處理臺灣防務後期的重要措施之一。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恆春城由臺灣道劉璈督辦,於光緒5年(西元1879年)完成,城址的選定受劉璈的堪輿思想影響。 城以東北的三臺山為主山,稱為元武 (即玄武);城南的龍鑾山居左為青龍;城北的虎頭山居右為白虎;城西南的西屏山居前,為朱雀;而西北則以龜山為屏障,藏風聚氣由此可見。

  3. 恆春縣城,是位於 臺灣 屏東縣 恆春鎮 的一座城池,是 清朝 在 牡丹社事件 之後所設的 恆春縣 縣治所在,始動工興建於 光緒 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 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 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 城池 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 [ 註 1 ...

  4. 2024年9月1日 · 東門古城門. 來到恆春,一定要來看看清朝時期在沈葆楨為海防而建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牆,登上城牆的景色也相當棒噢! 龍鑾潭賞鳥去. 離開東城門後,時間大約是下午4點,還不到看日落的時間,便在恆春市區往關山的路上,到「龍鑾潭自然中心」賞鳥去,這裡有提供望遠鏡可以觀看龍鑾潭上的鳥類,這天看到許多鴨子在游泳、睡覺、清潔,還蠻有教育性的。

  5.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恆春鎮. 別名:琅嶠. 所屬地區:台灣省. 方言:排灣族語. 氣候條件:氣候溫煦、四季如春. 著名景點:猴洞山,檳榔街. 歷史意義:全台灣省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 古蹟級別:二級古蹟. 簡介. 在古城附近,還發現了許多史前遺址。 出土的遺物中,除了有新石器時代普遍使用的石鋤、石刀、石錛及骨箭等磨製石器外,還有大量完整的帶有連續菱形花紋的彩陶片。 據考古學家考證,此處的彩陶文化屬於我國黃河流域河南仰韶文化的一部分。 這證明了台灣與大陸的文化,早在7000年前至6500年前就是緊密相連的。 氣候. 由於此地氣候溫煦、四季如春,這座新城便以“恆春”命名。 恆春城的興建,不象其他台灣縣城,為漢移民聚居後水到渠成的結果,而是自始即帶有“邊城”的色彩。

  6. 恆春古城是臺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自西元1875年興工至今已近140年歷史。經歷過無數次天災人禍,古城早已非當初原貌。內政部原於1979年暫定為一級古蹟,後來因為現況修復有缺失,復於1985年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

  7. 2016年8月10日 · 首先到 恆春古城門(國家二級古蹟)的東門、北門、西門、南門 走走~. 以下文字介紹擷取自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網站 介紹。.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指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 為排灣族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也是當地原住民的族名。. 一直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