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依據廉政署2017年公布廉政民意調查報告書》,針對25類公務人員清廉程度進行評價其中軍人排名第6彰顯國防部肅貪防弊作為有效提升國軍社會形象最足以自豪的是,「國際透明組織2012年推出貪污測量機制政府國防廉潔指數」,隔年針對全球82個參與評鑑國家首次公布評鑑成績我國與美國英國等7國並列B級名列前百分之11低貪腐風險國家2015年公布的第2次評鑑我國也再次取得與澳洲加拿大德國日本等16國並列B級佳績使我國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廉政亮點。 綜言之,廉能政治不僅提升行政效率,亦成為推動我國整體建設的動能;同樣的,軍隊的廉潔作為,也在無形中提升了戰鬥力,讓國軍能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戰力。

  2. 2022年1月25日 · 我國對公務員貪瀆犯罪主要規定於刑法第4章瀆職罪中惟目前另有特別刑法貪污治罪條例》,對刑法中相同行為大幅加重本刑其第456條將公務員貪污行為分為三級分別處10年7年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可併科高額罰金十分嚴厲。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為提醒袍澤恪遵廉政倫理相關規定,涵養廉潔國軍品格,國防部特別將應注意事項及規定,以「一令到位」方式頒布全軍,並責成各單位主官(管)利用集會時機宣導,希望能達致潛移默化之效。 官兵對於與職務有利害關係之餽贈或邀宴,應予拒絕,並落實知會登錄程序,讓行政程序更臻透明;民眾如發現官兵涉有違法接受財物餽贈或飲宴酬酢情事,亦請撥打檢舉專線,勇於糾錯。

  3. 2023年9月19日 · 中共防長李尚福自8月29日以來就未公開露面甚至缺席日前的中越年度防務會議」,近日傳出可能涉貪而受查的消息引發各界譁然。 專家表示,若傳聞屬實,一來顯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用人不當,未做好對高層官員的審查工作,而接連爆發的貪腐案也暴露中共長期極權統治,官場累積數十年的「貪腐淵藪」,恐僅冰山一角。 現居美國、曾任中共黨刊編審的中國大陸問題專家鄧聿文17日在「美國之音」(VOA)指出,65歲的中共「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自8月29日迄今仍銷聲匿跡,消息人士透露「李尚福問題嚴重,正在配合調查,同處於隔離審查的還有3月離任的前防長魏鳳和;兩人均涉火箭軍的貪腐案」。 尤其,北京7月時解除火箭軍司令和政委的職務,但未說明原因。

  4. 極少數國軍人員因一時貪念,致背負賭債,後續淪於不當借貸,甚至犯下盜竊、勒索、搶劫、出賣軍品或機敏資訊等罪行,官兵同袍不可不慎。 另外,不僅網路簽賭恐與詐騙有關,不當投資和詐騙也有緊密關係,幾乎都是圍繞在個人欲以及對金錢的錯誤認知。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詐騙伎倆係以金融帳戶遭盜用、信用卡遭盜刷、購買遊戲點數或親友遭逢事故,乃至於異國戀情等方式行騙。 近年來,詐騙集團手法層出不窮,已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與財產安全;若進一步審視國軍人員年度遭司法約詢案件,以詐欺案較多,其中又以遭詐騙為主,官兵須謹慎以對。 儘管詐騙花樣不斷翻新,仍有基本方法可以防範。

  5. 2020年8月30日 · 公權力必須是「乾淨無瑕」,才有資格要求人民履行一定的義務,此所以「賄賂罪」中,立法者對行賄與收賄的可罰性及刑度各有不同判斷;蓋因在賄賂行為中,收賄的一方多半為公權力擁有者,而行賄者相對處於弱勢,且大抵非自願,所以可針對雙方不同情狀及行賄者出於主動或被動,分別為不同刑責的決定。 近年來,世界各國皆強調防制不法所得的洗錢行為,臺灣在全球反腐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需結合公民力量及民間企業,從行賄、收賄兩大面向打擊腐;而推動肅貪防弊、整飭軍風紀律,是國軍神聖職責,將持恆貫徹,並以「零腐、零風險」為追求目標,共同為打造更廉潔的國軍及願景而努力。 相關新聞.

  6. 2023年8月3日 · 國內近年偵破之共諜案件,多屬國軍官兵主動檢舉,透過國防部與檢調單位共同偵辦後查獲,顯示安全管控機制與反情報教育已見成效,對於反制中共滲透蒐情,相當關鍵。 此外,國防部彙整各營區輔導長情資,充分掌握營區危安徵候,防止疑遭共諜組織吸收之退伍人員,利用相對封閉且階層分明的軍中學長姊、學弟妹體系,企圖利誘拉攏現役官兵加入組織,刺探營區部署及操演任務計畫等攸關國安的軍事機密,消弭危安。 另一方面,檢調機關亦接獲民眾主動檢舉,即時防制中共利用在地協力者,散布「日本為『臺海突發狀況』預作撤僑準備,承認臺灣將踩踏中共紅線」等不實訊息。 顯然,從官兵主動檢舉涉嫌共諜發展組織案,到民眾自發檢舉散布不實訊息情事看來,我國公民社會文明意識已更加成熟。

  7. 2024年4月21日 · 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導,這支單位原隸屬8年前成軍的戰略支援部隊(SSF),負責蒐集技術情報,向區域指揮官匯報。 如今結構改造,撤銷戰略部隊番號,直接聽命「中央」軍委,並同時調整同樣隸屬戰略支援部隊的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指揮鏈,SSF名存實亡。 分析家指出,此乃中共2015年起一系列軍改的一環,當年已將後勤、訓練、動員等單位直接歸於「中央」軍委會之下。 原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巨乾生,2023年傳出入火箭軍腐弊案遭到調查,對應習近平對新成立部隊「期許」,似乎再度證實原先有關腐的傳聞。 不過,新的信息支援部隊似乎只是「同批人馬、換個招牌」,司令員畢毅是前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員,政委李偉則還是前戰略支援部隊政委續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