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砭 » 常用方劑 » 白朮附子湯. 導覽. 【製法用量】 白朮 2兩. 甘草 1兩. 附子 炮1枚. 每服五錢,薑五片,棗一枚,煎。 【功效】 治風虛頭重眩,苦極,食不知味,用此暖肌補中,益精氣。 【其它相關項目】 醫方集解 - 白朮附子湯. 常用方劑 - 桂枝附子湯. 常用方劑 - 甘草附子湯.

  2. 祛寒之劑 » 白朮附子湯. 【內容】 風虛頭眩,近效方. 【主治】 治風虛頭重眩,苦極,食不知味,用此暖肌補中,益精氣。 【組成】 白朮 二兩 甘草 一兩 附子 一枚炮. 每服五錢,薑五片,棗一枚,煎。 【方義】 此足太陰少陰藥也。 喻嘉言曰:腎氣空虛,外風入之,風挾腎中陰濁之氣,厥逆上攻,頭間重眩,極苦難耐,兼以脾虛不知食味,此脾腎兩虛,風已入臟,方中全不用風藥,但用附子暖其水臟,白朮暖其土臟,水土一暖,則濁陰之氣盡趨于下,而二證自止,製方之義精矣。 【附方】 本方加桂枝,不用薑、棗,名甘草附子湯 (仲景) 。 治風溼相搏,一身煩痛,汗出惡風,小便不利,或身微腫 (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殆至兩相搏結,注經絡,流關節,入肌骨,無處不到,則無處不痛也。

  3. 白朮附子湯. 來源. 《金匱要略》卷上. 【組成】 白朮6克 附子10克 (炮,去皮) 甘草3克 (炙) 生薑4.5克 (切) 大棗6枚. 【製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一服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 其人如冒狀,勿怪。 【功效】 祛風除濕。 【主治】 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大便堅,小便自利者。

  4. 中藥方劑「附子湯」,主要成分有附子、茯苓、人參、白朮和白芍,具有溫裡補氣、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等功效,主治瘧疾經久不癒、正氣虛弱、身體發熱像火一樣,極其寒冷和炎熱,連續幾天才醒來。. 發作時昏沉地躺在牀上,不能抬起身體,戰慄不已 ...

  5. 白朮附子湯, 出處:《永類鈐方》卷十三引《濟生》。 組成:白朮2兩,附子(炮)、茯苓(去皮)各等分。 主治:腸胃虛濕,腸鳴泄瀉,或多自汗。白朮附子湯, 出處:《醫學發明》卷五。

  6. 白朮附子湯條目介紹中藥白朮附子湯的功效與作用,白朮附子湯的配方製法,白朮附子湯的用法用量等。 目錄 「白朮附子湯」在《金匱要略》卷上 「白朮附子湯」在《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 「白朮附子湯」...

  7. 白朮附子湯,中醫方劑名。 出自《金匾要略》卷上。 為劑,具有溫陽通經,祛風除濕之功效。 主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大便堅,小便自利者。 基本介紹. 別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傷寒論》 出處 :《金匾要略》卷上. 組成 :白朮,附子,甘草,生薑,大棗. 功用 :溫陽通經,祛風除濕. 歌訣,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註,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白朮附子湯除痹,生薑大棗甘草炙;風寒濕痹重在濕,助陽除濕微汗知。 組成. 白朮二兩(6g),附子一枚半(炮,去皮)(10g),甘草一兩(炙)(3g),生薑一兩半(切)(4.5g),大棗六枚。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三升(1200ml),煮取一升(400ml),去滓,分溫三服。

  8. 白朮附子湯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適應症、處方、處方、功效、禁忌與懷孕授乳注意事項,類風濕關節炎、老年性功能性便秘、慢性心功能不全|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9. 甘草附子湯,出自《傷寒論》,由桂枝、甘草、白朮、附子四味藥組成,具有溫陽補氣、散寒除濕的功效。 主治傷寒虛汗不止,以及風濕性關節炎、頭痛、便血、腹痛、腹瀉、胃痛、虛祕、心臟衰竭、心悸、心痛、陽虛多汗等病症。

  10. 附子白朮湯,中醫方劑名。 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主治傷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頸項強直,搖頭口噤。 基本介紹. 名稱 :附子白朮湯.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 :附子、白朮、川芎、獨活、桂. 主治 :傷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頸項強直,搖頭口噤. 組成. 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各一兩,川芎三分,獨活(去蘆頭)、桂(去粗皮)各半兩。 用法用量.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加生薑半分 (拍碎),大棗二枚 (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傷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頸項強直,搖頭口噤。 附方. 名稱:附子白朮湯. 組成:附子三枚,白朮四兩,炙甘草一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水煎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