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白頭翁 (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又名 白頭鵯 、 白頭鵠仔 (臺灣話: pe̍h-thâu-khok-á) [2],是 鵯屬 小型 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 候鳥,台灣 亞種 於 台灣 為 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 白頭翁常見於 東亞, 臺灣 西半部與東北部低海拔地區, 中國大陸 ...

  2. 白頭翁 (Chinese bulbul),又名白頭鵯。 以果實、昆蟲為主食,無法消化小米、穀類。 平均壽命約 8~10 年。 你還沒見過白頭翁? 現在讓你看看 ♥. 蛋蛋時期. 一窩通常有3~4顆蛋,蛋約2~3公分左右。 通常需要孵10~15天會破殼。 如果遇到翁翁在你家築巢生蛋,請不要急著驅趕他,只要給他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孵蛋及育雛時間,離巢後就不會再打擾你的生活。...

  3. 2023年8月2日 · 觀察白頭翁育雛,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偷看幼鳥上廁所! 牠們進食後不到幾秒鐘,就會馬上把屁屁抬高排便。 這時,等在一旁的鳥爸媽會用嘴巴把便便接起來,吃下去。

    • 白頭翁幼鳥圖片1
    • 白頭翁幼鳥圖片2
    • 白頭翁幼鳥圖片3
    • 白頭翁幼鳥圖片4
    • 白頭翁幼鳥圖片5
  4. ebird.org › species › livbul1白頭翁 - eBird

    幼鳥整體為暗褐色調,腹部白色,翅膀有一絲綠色。 常見的鳴叫聲為四個音符為一組的曲調:wee-wee-der-wee! 由 MERLIN 技術支援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外形特徵
    • 棲息環境
    • 生活習性
    • 分布範圍
    • 繁殖方式
    • 亞種分化
    • 種群現狀
    • 保護級別

    白頭翁(鵯科鳥類)一般指本詞條

    白頭鵯(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白頭翁 、白頭殼仔(台語),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為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候鳥,台灣亞種於台灣為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白頭翁常見於東亞,台灣宜蘭平原,中國大陸則是在長江南部的大多地區,以及香港,琉球群島(八重山群島,沖繩等),性活潑,不甚畏人。食昆蟲,種子和水果,屬雜食性,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後頭部)白色極為清晰醒目。

    白頭鵯(音:bēi)(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鵯科的小型鳥類,額至頭頂黑色,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腹白色具黃綠色縱紋。性活潑,結群於果樹上活動。有時從棲處飛行捕食。白頭鵯是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中常見的一種鳥,多活動於丘陵或平原的樹本灌叢中,也見於針葉林里。性活潑、不甚畏人。 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頭鵯吃大量的農林業害蟲,是農林益鳥之一,值得保護。

    •中文學名:白頭鵯

    •拉丁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別稱:白頭翁、白頭婆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城市三寶”,常成群出現在平原區灌木叢,丘陵樹林地帶,以及校園,公園,庭院,行道中的各種高高的電線與樹上。

    白頭鵯體長約17到22厘米,額至頭頂純黑色而富有光澤,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耳羽後部有一白斑,此白環與白斑在黑色的頭部均極為醒目,老鳥的枕羽(後頭部)更潔白,所以又叫“白頭翁”。背和腰羽大部為灰綠色,翼和尾部稍帶黃綠色,頦,喉部白色,胸灰褐色,形成不明顯的寬闊胸帶,腹部白色或灰白色,雜以黃綠色條紋,上體褐灰或橄欖灰色、具黃綠色羽緣,使上體形成不明顯的暗色縱紋。尾和兩翅暗褐色具黃綠色羽緣。虹膜褐色,嘴黑色,腳亦為黑色。幼鳥頭灰褐色,背橄欖色,胸部淺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復羽灰白。長居于山區,闊葉林,公園,樹林中,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並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偶爾啄食昆蟲。春末夏初開始營巢繁殖,白頭鵯在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群聚的現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時就消失了。

    白頭鵯吃大量的農林業害蟲,是農林益鳥之一,值得保護。

    大小量度:體重♂26-43g,♀26-41g;體長♂166-220mm,♀160-201mm;嘴峰♂13-16mm,♀13-15mm;翅♂82-94mm,♀79-92mm;尾♂77-90mm,♀74-88mm;跗蹠♂20-24mm,♀19-22mm。

    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灌叢、草地、有零星樹木的疏林荒坡、果園、村落、農田地邊灌叢、次生林和竹林,也見於山腳和低山地區的闊葉林、混交林和針葉林及其林緣地帶。

    白頭鵯喜歡將巢築在相思樹或榕樹上,在都市中常見以枯草或芒草穗築碗形巢於陽台花木、樹叢盆栽之中, 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翁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隻白頭翁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隻白頭翁飛過來,兩隻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們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對白頭翁會建立它們的領域,其範圍面積小,巢通常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3到4枚蛋,繁殖季節幾乎全以昆蟲為食。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

    食性: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龜甲、步行蟲、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蟲、蝗蟲、蛇、蜂、蠅、蚊、螞蟻、長角螢、蟬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蟲和幼蟲,也吃蜘蛛、壁虱等無脊椎動物。植物生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薔薇、寒莓、衛茅、桑椹、石楠、女貞、楝、櫻桃、苦楝、葡萄、烏桕、甘藍、藍靛、酸棗、樟、梓等植物果實與種子。

    習性:常呈3-5隻至10多隻的小群活動,冬季有時亦集成20-30多隻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樹上活動,性活潑,不甚怕人,常在樹枝間跳躍,或飛翔於相鄰樹木間,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善鳴叫,鳴聲婉轉多變。

    遷徙:主要為留鳥,一般不遷徙。

    世界分布: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北至陝西南部和河南一帶,偶爾見於河北和山東,西至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東至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南至廣西、廣東、香港、海南島和台灣。

    繁殖期4-8月。營巢於灌木或闊葉樹上、竹林和針葉樹上。巢距地高1.5-7m,呈深杯狀或碗狀,由枯草莖、草葉、細樹、蘆葦、茅草、樹葉、花序、竹葉等材料構成。巢的大小外徑為9-12cm×11-13cm,內徑6-7cm×7-8cm,高5.5-15cm,深4-9cm。每窩產卵3-5枚,通常4枚。卵粉紅色、被有紫色斑點,也見有呈白色而布以赭色、深灰色斑點或白色而布以赭紫色斑點的。卵的大小為21.5-24mm ×16-16.6mm,卵重2.6-3.3g。

    1.白頭鵯指名亞種(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分布於中國的中西部(四川、陝西、長江流域、廣西、廣東,福建、北京和河北),越南,南海和韓國。

    2.白頭鵯海南亞種(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hainanus)分布於中國海南、廣東東南,越南北部和中部。

    3.白頭鵯台灣亞種(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分布於台灣(不包括太魯閣峽谷南部和東南海)。

    4.白頭鵯琉球亞種(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orii)分布於琉球群島(沖繩和八重山島)。

    白頭鵯是中國特有鳥類,是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常見鳥類。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5. Birds of the World. 所有種與科別的完整生活史。. 探索 白頭翁 (formosae/orii) 帶著 Merlin 賞去吧! 它是能藉由你的觀察細節與影音檔案幫你認出全球鳥類的免費app。. 外來種. 學習 白頭翁 (formosae/orii): 探索由全球各地鳥人蒐集的照片、錄音和觀察記錄。.

  6. 白頭鵯 (學名: Pycnonotus sinensis,英名:Light-vented Bulbul 或 Chinese bulbul),又名 白頭翁 、 白頭鵠仔 (臺灣話:pe̍h-thâu-khok-á),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為鳴禽,冬季北方鸟南迁為候鸟,台灣亞種于台湾为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 白頭翁常見於東亞,台灣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