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無律階段(0-4歲)、他律階段(4-8歲)、自律階段(8-10歲)、公正階段(10-12歲)

      •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年)早在20世紀30年代,依據 精神分析 學派的投射原理,採用對偶故事對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進行了系統研究。 根據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把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無律階段(0-4歲)、他律階段(4-8歲)、自律階段(8-10歲)、公正階段(10-12歲)。
      baike.baidu.hk/item/皮亞傑道德認知發展模式/1439957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柯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 (或譯為 柯爾堡道德發展階段 ,英語: Lawrence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是 美國 心理學 家 勞倫斯·柯爾伯格 用以解釋 道德判斷 發展的理論。. 1958年,他在 芝加哥大學 攻讀 心理學 時,受到 讓·皮亞傑 著作的啟發,對兒童面對 ...

  3. 2021年11月2日 · 「對偶故事法」,10歲是兒童從他律向自律道德轉化的分水嶺,皮亞傑把兒童的品德發展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前道德)。 5~6歲以前,基本處於無規則階段,雖然已能接受外界的規則,但往往按照自己的想像去執行規則。 2、權威階段(他律道德)。 6~8歲,絕對地順從權威,認為獨立於自身之外的規則是必須遵守的,遵從權威的行為就是正確的行為。 3、可逆性階段(自律道德)。 9~10歲,意識到自己與他人間可以發展互相尊重的平等關係,規則不再是權威人物的單方面要求。 4、公正階段(公正道德)。 11~12歲以後,開傾向於以公道、公正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根據具體情況,出於同情和關心做出判斷。 三、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兩難故事法(海因茨偷藥),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 (一)前習俗水平.

  4. 2017年7月13日 · 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自我中心階段」或前道德階段 (2-5歲),該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範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 第二階段為「權威階段」或他律道德階段 (6-7、8歲),該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第三階段為「可逆性階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階段 (8-10歲),該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了守恆性和可逆性,他們已經不把規則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逐漸從他律轉入自律; 第四階段為「公正階段」或自律道德階段 (10-12歲),該階段的兒童繼可逆性之後,公正觀念或正義感得到發展,兒童的道德觀念傾向於主持公正、平等。

  5. 尚·皮亞傑 (法語: Jean Piaget ,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全名 尚·威廉·弗里茲·皮亞傑 (法語: 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 ), 瑞士 人,是近代最有名的 發展心理學 家,同時也是 哲學家 。. 他的 認知發展理論 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 皮亞傑早年接受 ...

  6. 皮亞傑(J· Piaget)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可分為「他律期」與「自律期」兩個階段,而七歲以前的兒童通常是處於他律時期。 下文將以此觀點來談論幼兒的道德發展。

  7.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其發生認識論、運算邏輯和兒童心理學體系中提出的關於兒童認知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的理論。... 讓·皮亞傑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

  8. 2021年11月18日 · 科爾伯格在皮亞傑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結構上更為精密,邏輯上更具連貫性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 把皮亞傑的對偶故事法改進為兩難故事法,即設計編撰一些道德故事,每個故事都包含一個在道德價值上矛盾衝突的道德問題,要求兒童和青少年去選擇服從準則或權威人物呢,還是採取某一適合人的 需要 而與準則或命令相矛盾的行動。 科爾伯格把兒童和青少年的道德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分屬於三種不同的道德觀念水平: 第一水平:前道德水平。 大約在學前至小學低中年級階段。 包含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懲罰和服從取向. 第二階段:朴素的 享樂主義 或工縣性取向; 第二水平:因循水平。 大約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也包含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好孩子"階段. 第四階段:權威和社會秩序取向. 第三水平:原則水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