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tacp.gov.tw

      圖片: tacp.gov.tw

      • 石板屋為布農族、排灣族與魯凱族特有建築,但並非所有部落皆如此應用。 像是靠近臺灣南邊的部落多以木竹為主要建材,偏北靠近中央山脈、海拔較高的部落才多半居於石板屋。 此種地域差異,反應出原住民取材當地的風土特性,因為石板僅在中央山脈產出。
  1. 石板屋臺灣原住民 魯凱族, 排灣族 及少數 布農族 和 泰雅族 用石板建造的傳統式住屋。 相傳以前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後,屋頂的外型有如 百步蛇 的鱗片般,因此雨水會沿著鱗片外緣流下去,才改善漏水問題。 石板屋一般使用 板岩 或 頁岩 作為建材。 「排灣族 及 魯凱族 石板屋聚落」為文化部遴選之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1] 排灣族 [2] 及 魯凱族[3] 石板屋聚落完整地保存排灣族及魯凱族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人類學、建築學等學者的研究興趣,區內的人文資源—聚落景觀與山上自然地景有機結合,配置明顯、保存良好,生動記錄排灣及魯凱族傳統聚落空間、家屋空間、家屋前庭、採石場、水源地及傳統領域,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二項。 形式. [編輯] 排灣族. [編輯]

  2. 石板屋是臺灣原住民 魯凱族,排灣族及少數布農族和泰雅族用石板建造的傳統式住屋。 相傳以前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後,屋頂的外型有如 百步蛇 的鱗片般,因此雨水會沿著鱗片外緣流下去,才改善漏水問題。

  3. 石板屋是台湾原住民 鲁凯族,排湾族及少数布农族和泰雅族用石板建造的传统式住屋。 相传以前下雨时房屋常会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后,屋顶的外型有如 百步蛇 的鳞片般,因此雨水会沿著鳞片外缘流下去,才改善漏水问题。

  4. 排灣族 石板屋,貴族家屋在前庭空間上特別寬敞舒適,也有植栽與座椅方便聚會與乘涼,多半設有高約一公尺半、設有立石柱的神聖平臺;貴族家屋正門前橫楣有雕刻裝飾,屋內的中柱與床柱則有祖先雕像神柱;住屋內前面設有床臺,後方則有專門放置陶罐之

    • 最常見的建材──
    • 遮風擋雨一流卻難以取得的建材──
    • 多雨的臺灣
    • 越往山上住
    • 不斷改良

    竹子

    因應各地環境風俗,各地建築型態有偌大差別。但在建材選用上,多數原住民建築都有使用到「竹子」作為建材。 臺灣約有 89 種竹子,竹資源極為豐富,不同竹種的粗細、長短與厚實程度,可運用於各種建築構造。實心的「刺竹」,由於竹節有刺且桿長,常作為劃分疆界以禦敵的圍籬;同為實心的「箭竹」較為細小,綑綁後縫隙小,可用於牆面與屋頂,緊密排列能更加防風、防雨。 臺灣實心竹種不多,以空心竹種為主。空心竹種因中空特性,不耐彎曲,與同樣盛產竹子的東南亞國家相比,很少出現彎曲竹子的建築結構。但臺灣原住民仍運用智慧,將空心竹種發展出「半剖竹管」及「竹篾」兩種建築工法。 「半剖竹管」是將孟宗竹等空心竹種竹管,從中心對剖成半圓,並將開口處交互堆疊,形成縫隙細小的牆面或屋頂。用於屋頂時,下側半剖竹管的半圓構造成為天然雨溝,能將雨水引流至屋簷兩側,而不會蓄積下滲。「竹篾」則是將竹子剖成細片,以竹片編織方式,構成輕薄透氣卻仍防雨的牆面。 竹子的多種特性撐起許多原住民建築,現今因易腐壞與生蟲而遭人詬病,但原住民也有應對方式。居住地靠海的阿美族與部分西部平埔族群,會將竹桿埋在海邊沙灘或是直接浸泡海水,透過鹽分以防腐防蟲...

    石板

    石板屋為布農族、排灣族與魯凱族特有建築,但並非所有部落皆如此應用。像是靠近臺灣南邊的部落多以木竹為主要建材,偏北靠近中央山脈、海拔較高的部落才多半居於石板屋。此種地域差異,反應出原住民取材當地的風土特性,因為石板僅在中央山脈產出。 每逢颱風侵襲即被譽為「護國神山」的中央山脈,在大雨過後,岩壁會剝落幾塊石板。這些石板如同風雨過後的慰藉,在建築上具有抵禦強風強雨氣候的能力。石板厚實而堅硬,只要結構得宜,雨打不穿、風也吹不倒,在室內生火更能留住暖空氣,達到保暖效果。 不同地域,石板屋構築方式也與石板的性質有關,偏北的布農族部落選用薄而堅挺的石板,將其敲擊為合適形狀大小後,敷於木造的支撐框架上作為屋瓦與牆面,形成較為寬敞的屋內格局;偏北的排灣族人則採用厚實的石板,將石板堆疊形成牆面;靠南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使用的石板屬於砂岩。與偏北部才有的板岩相比,砂岩由砂礫凝結而成厚實且堅硬的石板,不像板岩會片解,每一塊都較為碩大,因此會以大塊石板直豎橫排成牆面,形成截然不同的石造建築。

    防水患不一定要把房子架高

    臺灣雖是多雨氣候,但並不像東南亞國家,常見到高架式(干欄式)建築,主要是因為臺灣鮮少有豪大雨造成洪水問題。居住在水邊,最需要防潮與防洪,而防水患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建築離開水會流經的地面,將其架高;架高之後也有利通風,蚊蟲問題也能隨之改善。 而噶瑪蘭族發展出以九芎及竹子為建材的高架屋,則是源於其以溪流為居住地之關係。因溪流附近的土層較易鬆動,利用九芎吸水力強及保土性佳的特徵,讓架高的屋子不會傾斜甚至倒塌。 水源對聚落的形成極為重要,但臺灣多數原住民族仍與溪流保持一點距離,主要在地面生活。採用平地式的地基,就得面對豪大雨來襲時,雨水流入家中的困擾;原住民族會在門口將土石堆高,形成小小的堤防來防水。為了增添屋內舒適度,部分平地式家屋還會將石板或木板貼在地面,更有利行走。

    地基反而越往下?

    居住地靠山的泰雅族,發展出「凹陷式」的地基型態,會將家屋內地基向下挖至半個人的身高,並將床鋪鋪設於底下。這是由於木竹會滲風,為了避免入睡後因風吹而生病,因此向下挖掘,有助於維持身體溫暖。 鄰近中央山脈的布農族與離島原住民族,挖掘程度更深,近乎孩童的身高,形成「半穴居」型態。因考量颱風侵襲,將居住空間向下拓展,以石造屋頂抵禦強風。即便風雨大到將房屋結構吹垮,住在下層的人也不至於立即受到危害,能等到風雨過後再離開。

    也能成為借鏡

    日治時期,原住民的傳統建築經常被視為不衛生且違反善良風俗,因此受到外人介入改良,將原以中柱為主的承重系統改為木桁架支撐,增加屋內寬敞與挑高來通風。但初來臺灣,準備要開始興建官舍的日本人,也曾借鏡全臺原住民皆會使用的建築──穀倉,參考其通風的構築方式。 身處溫帶的日本人,受臺灣多雨、潮濕悶熱的氣候所苦,且又伴隨著白蟻與其他蚊蟲侵擾。在思索如何改良「臺灣日式家屋」時,發現臺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各國,都會使用高架式穀倉,避免糧食受潮或蟲害,因此將「架高地基」寫進了最初的《臺灣家屋建築規則》。 現代技術與建材雖然已能克服不同地域環境狀況,但只有長期生活於當地的人,才有積年累月的智慧,覺察到「風土問題」,並以適應自然環境的方式運用素材,解決當地問題。對許多原住民而言,房子未必是大自然裡的一幢突兀建築,而是最外圍的皮膚,與環境共存,同時也保護住在裡頭的人。

  5. 2019年5月2日 · 原住民石板屋大不同! 如何分辨布農族與排灣族石板屋? by kjmu 2019/05/02. 布農族分布區域廣闊,不同社群在不同區域的傳統建築各有差異;據千千岩助太郎的研究指出,在南投濁水溪上游東巒大山西北側的巒社群舊大社 Asang Daingaz (註1) 是布農族建築的基本形式,隨著布農族向東、向南移動擴張,或因各地出產使用的建築材料有所差異,造成了各地布農族建築的差異性。 (註2) 建築形式. 千千岩助太郎將布農族建築區分為兩個型態: (註3) B1:為布農族基本型,平面為單室、矩形、從簷側進出。 豎穴式地坪、鋪設石板。 兩坡屋頂前坡長後坡短、屋面鋪石板瓦,兩側及後牆為疊石板、石塊而成,前牆多直立大片石板。 床鋪有木板隔牆,穀倉設於室內。 分布於南投、花蓮、台東等。

  6. 七佳舊社石板屋部落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境北方石可見山以西海拔高約570公尺處,目前仍有近50 幢完整之石板屋,為原住民族現存石板屋聚落保存最完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