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2日 · 志願序絕大多數人可以得滿分,就算不慎選填失手,多數只被扣 1 分,最離譜的選填失手,也僅扣 4 分;多元學習表現涉及升學前途,早有準備的多數學生可以拿到滿分。於是,最終還是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分發。

  2. 2024年2月27日 · 天下Web only. 更新時間:2024-02-27. 瀏覽數:430609. 面對考招新制,入學管道的入取占比大幅調整,強調不再以考試為主要升學依據的108課綱,學、分科測驗在考科、考試天數、題型上都有變革。. 因 分科測驗直接沿用部分考科(國、英、數乙)學分數 ,若學 ...

  3. 2020年5月1日 · 去年申請入學首次採學測成績5科選4科卻發生第一階段同分人數大增超額篩選入二階的問題家長對此抱怨不斷。 為避免再度發生,招聯會已於去年8月決議,今年開始各科系要事先公布學測考科比序原則,希望解決超篩問題。

  4. 2020年7月31日 · 過去台灣學生依著升學考成績決定上哪所高中大學在108課綱上路牽動考招方式及高中課程改變後孩子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最好能對自己將來想學什麼

  5. 2019年10月25日 · 李京諭. 賓靜蓀. 親子天下雜誌. 發布時間:2019-10-25. 瀏覽數:18331. 時隔半年但一提起今年學測後的考招爭議許多家長老師仍然有氣:「高分群鑑別度不足」、「學測滿級分卻落榜大學黑箱作業」、「申請入學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要靠補習? 」等新聞標題成為四月個人申請放榜後社會的熱議焦點。 有家長走上街頭、在教育部前陳情抗議,希望恢復聯考制度或提高考試入學名額。 但同時,許多大學教授也主動回應外界質疑。 像是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四月間,每兩天便更新粉絲專頁,回應家長對個人申請的誤解和選校選系的迷思;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也在個人臉書拿出過往研究有關多元入學公平性的數據實證:「多元入學並沒有造成高社經家庭進入頂大機率增加,聯考原來就對低社經家庭很不利。

  6. 2018年8月16日 · 文. 林佳賢.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18-08-16. 瀏覽數:196038. 由於每個科系都有不同的科目採計及加權方式,為了避免不同採計及加權影響科系間比較,本篇文章僅選出採計及加權方式同為「國x1.00、英x1.00、數甲x1.00、物x1.00、化x1.00」的58個理工科系。 58個科系,誰進步最多? 此外,由於原本最低錄取分數較低的科系,相對於原本錄取分數就已經偏高的科系,錄取分數進步會比較容易,因此本篇文章僅挑出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分析這四所錄取分數相近的學校的科系錄取分數變化。

  7. 2019年10月25日 · 今年學測採五選四新制他覺得各校公布的級分篩選門檻科目篩選倍率等很難使用就利用晚自習時間重新寫了一套方便使用者查詢比對的平台學測五選四」,讓一千七百多個科系的參採科目一目了然至今累積四十萬人次使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