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7日 · 手術會依據病情決定開顱範圍,通常開顱範圍愈小愈好,但惡性腦瘤發現時通常有一定大小,或者位於腦部深處,需要多一點空間才能看清邊界,所以進行開顱手術時,通常需要透過高速氣鋸,打開適當大小的頭骨,才能讓手術順利進行。

  2. 2022年3月14日 · 腦瘤的治療選擇要開刀嗎? 1. 觀察追蹤. 2. 開顱手術切除. 3. 放射線治療. 如果腫瘤小,沒症狀,影像上又像良性的,是可以選擇持續觀察,有些病友是因為其他疾病或是健康檢查發現的,結果在門診追蹤數年也沒動刀。 但若是有症狀出現,或是影像檢查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或追蹤影像上有生長變大,則建議要手術處理。 手術的目的有兩個,除了移除腫瘤可以解除腦神經的壓迫外,切下來的腫瘤送化驗以確定診斷也是非常重要,如同前述,少數的個案會是惡性腦瘤,或是其他轉移瘤或肉瘤,後續治療就會大不同。 開刀的難易度取決於腫瘤大小與生長位置,如果體積小,或是位置表淺,當然完全切除就可以達成。 另外要注意的是, 有時候因為腫瘤生長時間久,將一些重要的血管或神經完全包覆,勉強移除,反而會造成永久的功能缺損。

  3. 2017年1月9日 ·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秉權說明,腦瘤的疾病徵象因為大小、位置而不同,即便是12公分的腫瘤,如果剛好長在功能區,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壓迫運動區,病人會明顯無力、癲癇。 反之,如果腫瘤長在非功能區,可能長到5~6公分,病人都不會感覺不適。 倘若病人確診為腦瘤,後續的治療粗略可分為幾種:追蹤觀察、放射治療、開刀治療。 健康檢查能夠篩檢出許多還沒有症狀的腦瘤,很多病患的腦瘤終其一生都不會再變化。 許秉權醫師指出,以腦膜瘤為例,大小在1~2公分以下,病人完全沒有症狀,核磁共振也沒有發現腦腫現象,建議先追蹤觀察。 剛開始不清楚是惡性、良性,每半年回診一次,如果腫瘤沒有變化長大,之後依個案情況改為每年、每3年追蹤。

  4. 手術是治療惡性腦瘤最重要的方式,目的是建立診斷,以及切除腫瘤以減緩壓迫及控制疾病,術後再搭配放療、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有機會使疾病的預後更佳。 雖然手術能提供立即的治療效果,以及正確的病理診斷,但針對年紀大的病人,因為手術風險較高,術後復原能力較差,則可以透過放射手術治療。 若病人的腫瘤較小,則不一定要開刀,也可選擇放射手術讓腫瘤獲得控制。 此外,若腫瘤生長於腦幹、重要血管神經部位,或呈放射線生長時,就很難將腫瘤完全切除乾淨,此時須以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為主;若腫瘤生長於深處,或是周遭有許多血管,則需要透過顯微手術,或其他特殊手術治療,才能減少鄰近組織受到傷害,避免術後部分功能失調。 腦瘤開刀2方式︱常見手術種類介紹. 腦瘤手術可分為切片手術及開顱手術

  5. 2017年1月6日 · 對於這些良性腦腫瘤,開刀為主要首選,但是對於靠近顱內大血管、視神經、中樞神經等重要器官,外科醫師往往相對難以處理,奇美醫學中心引進的電腦刀治療設備已六年的時間,這種「非侵入性」的放射手術治療,其原理是透過高效能電腦控制的機器人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3月19日 · 針對良性腦瘤, 選用手術治療徹底摘除的概率較高, 患者的成活率也較高, 如人的大腦或丘腦星狀細胞瘤、蝶鞍顱咽管瘤、腦室脈絡叢瘤等, 不需開展射線或有機化學用藥治療, 發作概率低, 但需定期做CT或MRI復查。 無法以手術治療所有摘除的殘留的良性瘤可視性狀況給予觀查跟蹤、或隨后應用有機化學用藥治療, 或射線醫治。 針對一般的惡變腦瘤, 如退行性變星狀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腦室膜瘤、畸胎瘤等, 可以徹底摘除或貼近徹底摘除者, 預后最佳, 但必不可少再加腫瘤放療及或有機化學用藥治療, 方能做到控制腫瘤生長發育的目地。 伴隨著大家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的節奏變的越來越快, 腦瘤癥狀也愈來愈多, 讓許多家中備受難熬和艱辛。

  8. 傳統放射治療:良性腦瘤若完全切除,則不需要做放射治療;若沒有切除乾淨 (如毛狀細胞星細胞瘤、腦膜瘤與腦下垂體腺瘤),應以放射治療作控制。惡性膠質瘤應以每日 1.8-2 Gy 劑量做滿總劑量 60 Gy。轉移性腦瘤應以總劑量 30 Gy、分 10-12 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