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7年3月12日 · 本篇是《莊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 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 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 ...
- 莊子《齊物論》第二部分 - 每日頭條
《齊物論》也是《莊子》的代表篇目。「齊物論」包含齊物與 ...
- 《莊子》齊物論賞析(附譯文) - 每日頭條
「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最為著名的兩篇,逍遙遊關於 ...
- 莊子《齊物論》第二部分 - 每日頭條
2019年12月24日 · 「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最為著名的兩篇,逍遙遊關於人生態度的闡釋,而齊物論是關於道家辯證思維的闡述。 莊子《齊物論》篇小議:什麼是「齊物」?
2019年5月17日 · 《逍遙遊》作為莊子思想綜述與理想闡述,《齊物論》則作為在體系中起奠基作用的莊子核心思想。 張遠山說,《齊物論》是重要性僅次於《逍遙遊》的莊學「平等」論,即「齊物」論。
2016年1月17日 · 莊子透過〈齊物論〉意圖消解人類對於世俗價值的盲從與執著,解開「儒墨之是非」等各種是非對立的學說論辨。 莊子並不對各種價值高低或學說議論重作衡定、釐清,莊子認為止辯之關鍵,在於「照之以天」,洞澈價值與學說彼此之間相異卻又相生的道理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原文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思想詮析
- 後世影響
- 作者簡介
莊子·內篇·齊物論一般指本詞條
《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並列組成,故事與故事之間雖然沒有表示關聯的語句和段落,但內容上卻有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著,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現出一種似連非連、若斷若續、前後貫通、首尾呼應的精巧結構。
•作品名稱:齊物論
•外文名稱:Essay on the Uniformity of All Things
•創作年代:戰國
•作品出處:《莊子》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莊周
齊物論1
南郭2子綦3隱機4而坐,仰天而噓5,荅6焉似喪其耦7。顏成子游8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9?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10,不亦善乎,而問之也11!今者吾喪我12,汝知之乎?女13聞人籟14而未聞地籟15,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16夫!”
子游曰:“敢問其方17。”子綦曰:“夫大塊噫氣18,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19。而獨不聞之翏翏20乎?山陵之畏佳21,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22,似圈23,似臼24,似窪25者,似污26者。激27者、謞28者、叱29者、吸30者、叫31者、譹32者、宎33者,咬34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35,泠風36則小和,飄風37則大和,厲風濟38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39之刁刁40乎?”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41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42,而使其自己43也。鹹44其自取,怒45者其誰邪46?”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47。大言48炎炎49,小言50詹詹51。其寐也魂交52,其覺也形開53。與接為構,日以心斗54。縵55者、窖56者、密57者。小恐惴惴58,大恐縵縵59。其發若機栝60,其司61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62,其守63勝之謂也;其殺64如秋冬,以言其日消65也;其溺66之所為之,不可使復67之也;其厭68也如緘69,以言其老洫70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71也。喜怒哀樂,慮嘆變72蜇73,姚74佚75啟76態77——樂出虛78,蒸成菌79。日夜相代80乎前而莫知其所萌81。已乎,已乎!旦暮82得此,其所由83以生乎!
非彼無我84,非我無所取85。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86,而特不得其眹87。可行己信88,而不見其形,有情89而無形90。百骸91、九竅92、六藏93、賅94而存焉,吾誰與為親95?汝皆說之乎?其有私96焉?如是皆有為臣妾97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98乎?其遞99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100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101相靡102,其行盡如馳103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104而不見其成功,苶105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106,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107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詞句注釋
1、齊物論:分為物論、齊論、齊同物論。即人物論、萬物論、齊同論、齊同萬物論。齊,一、合眾為一。物,人物、萬物。莊子的筆法將這幾層論述融合在“齊物論”三個字中,《齊物論》也是混融交合得物我皆忘。 2、南郭:住在城南而以為名稱。“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就是住在城南,救狼的東郭先生就住在城東。 3、子綦(qí):人名。 4、隱機:依憑著案幾。機,通“幾”,地上的或床榻上的矮桌。 5、噓:呼氣,吐氣。 6、荅:形體破壞的樣子,這裡指生氣索然。 7、耦(ǒu):軀體。 8、顏成子游:南郭子綦的門人。顏成,複姓。 9、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成語“心如死灰”的出處。上文“形固可使如槁木”,成語“形如槁木”的出處。死灰,指內心不起念。 10、偃(yǎn):子游的名。 11、不亦善乎,而問之也:補語前置,正序為“而問之不亦善乎”,你問得很好。善,很好。而,你。 12、吾喪我:吾喪我:摒棄小我的私見。吾,真我。喪,忘卻。我,偏執小我。 13、女:通“汝”,你。 14、人籟:人吹竹管之聲。 15、地籟:大地的簫聲,指風吹孔竅之聲。 16、天籟:自然的簫聲,指萬物因其各自的自然而然狀態而自鳴。 17、方:道理。 18、大塊噫(yī)氣:大地吐氣。塊,土地。 19、萬竅怒呺(háo):萬千個孔穴都鼓怒號叫,指風吹遍了滿世界。 20、翏翏(lù):擬聲詞,風的聲音。 21、山陵之畏佳(wēi cuī):指山林的高大,這裡意為山林被風吹得搖來動去。陵,通“林”。畏隹,通“巍崔”。 22、枅(jī):柱上橫木。 23、圈:圈欄。 24、臼(jiù):地坑。 25、窪:凹窪深地。 26、污:有水的小坑。 27、激:激流聲。 28、謞(hè):箭射出的聲音。 29、叱(chì):叱罵聲。 30、吸:呼吸聲。 31、叫:叫喊聲。 32、譹(háo):哭聲。 33、宎(yǎo):深谷之聲。 34、咬:細語聲。 35、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yóng):於,喁,表示相應和之聲。前者指風,隨者指孔穴。 36、泠(líng)風:小風。 37、飄風:暴風。 38、厲風濟:猛烈的風停止。濟,停止。 39、調調:風搖樹之聲。 40、刁刁:也作“刀刀”,也是樹搖之聲。 41、比竹:排列竹管,泛指樂器。 42、自己:有這樣的孔竅就有這樣的聲音,都是孔竅之自取。 43、夫吹萬不同:大道之吹,萬物聲音各不相同。吹,在這裡是個重要概念,指大道的物化表現。 44、鹹:全是。 45、怒:通“努”,奮發。 46、邪( yé):語氣助詞。 47、大知(zhì)閒閒,小知間間:舊注的價值標準一般將大知、大言解為褒義詞,似不妥。這一段是對各執己見的描述,其間的各種情形都未達到喪我,所以都屬貶義。大知,絕頂聰明的人。知,通“智”。閒閒,拒絕他人意見的樣子。小知,才智淺陋的人。間間,計較小事。 48、大言:富於雄辯的言論。 49、炎炎:氣勢烈猛逼人。 50、小言:徒費口舌的言論。 51、詹詹:喋喋不休,哆里哆唆。 52、魂交:精神交錯。 53、形開:形體不寧。 54、與接為構,日以心斗:互文句法。與上句“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用法相同。接,與外界接觸。耩,糾纏不清。日,日日夜夜。心斗,鈎心鬥角。 55、縵(màn):通“慢”,遲緩。 56、窖(jiào):設下圈套。 57、密:心思縝密。 58、惴惴(zhuì zhuì):憂懼。 59、縵縵:沮喪。 60、栝(guā):箭頭。 61、司:通“伺”,等待時機。 62、盟:誓言。 63、守:沉默不語。 64、殺:威嚴。 65、日消:一天天消毀。 66、溺:沉溺。 67、復:恢復原狀。 68、厭:壓抑。 69、緘(jiān):密封, 70、洫(xù):衰老頹敗。 71、復陽:恢復生氣。 72、變:無常。 73、蜇(zhé):一作“慹”,恐懼害怕。 74、姚(yáo):輕浮。 75、佚(yì):奢華。 76、啟:放縱。 77、態:造作。 78、樂出虛:樂音出虛空的簫管。 79、蒸成菌:濕熱的天氣能滋長茵類。 80、相代:相互更替。 81、萌:起始。 82、旦暮:早晚。 83、所由:從何處,因誰。 84、非彼無我:此段中的辯證關係錯綜複雜又奇特詭異,體現著莊子獨特的認識論。彼,即上文“旦暮得此”的“此”,指自然造化。“我”即上文“日夜相代乎前”的現象,與“彼”相對。 85、取:稟受、體現。 86、宰:主宰。 87、眹(zhèn):跡象,徵兆。 88、信:真實。 89、情:情景。 90、形:形跡。 91、百骸(hái):百餘骨節。 92、九竅:孔穴,指雙眼、雙耳、雙鼻孔、口、生殖器、肛門。 93、六藏:心、肺、肝、脾、雙腎。藏,通“髒”。 94、賅(gāi):完備。 95、吾誰與為親:正序為“吾與誰為親”,我同哪一部分最親近呢。 96、私:偏私。 97、臣妾:西周、春秋時對奴隸的稱謂。男奴叫臣,女奴叫妾。 98、相治:相互支配。 99、遞:輪流。 100、真君:即上文的“真宰”,意為自然造化。 101、相刃:交鋒,互相競鬥。 102、相靡(mó):互相摩擦。靡,通“磨”。 103、馳:奔跑。 104、役役:勞勞碌碌。 105、苶(niè):疲憊不堪的樣子。 106、形化:形體變化。指少年變為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 107、芒:茫然。 108、成心:由稟受真宰形成的自我意識,即成見。 109、師:師法、效法。 110、自取:自以為是。 111、心:成熟的思想。 112、今日適越而昔至也:今日去越國而昨天已經到了。指是非是由於成心先已形成。 113、無有為有:有生於無,以無為有。 114、神禹:神明的大禹。 115、言非吹:風吹出自天然,言論出自成心成見。言,言論、言說。非,否定詞,不是。吹,風吹。 116、言者有言:發表言論的人各有說法。 117、特未定:還不足以成為定則。 118、鷇(kòu)音:初生小鳥的叫聲。比喻不帶成見的話語。鷇,雛鳥。 119、辯:通“辨”,辨別。 120、隱:被隱蔽。 121、小成:小的、片面的認識成果。 122、榮華:華美的辭藻。 123、莫若以明:不如用明澈的心境去觀照事物的本然。 124、彼:指兩個對立的方面。 125、物無非是:天下萬物沒有不是“此”的。 126、自彼則不見:從“彼”的角度看就看不到這方面。 127、自知則知之:“自知”文意難通,似應為“自是”,為“自是則知之”,意為從自身這方面的角度來看就知道了。 128、彼出於是:“彼”出自於“是”。意為“彼”是出自於“是”相對而立的。 129、是亦因彼:“是”也是依存於“彼”而存在。 130、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一方出生的同時另一方也在死滅,一方在死滅的同時另一方也在出生。即萬物隨起隨滅,隨滅隨起。方,表示動作狀態的進行格動詞。 131、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正確的同時出現錯誤.錯誤的同時出現正確。可,肯定、正確。不可,否定、錯誤。 132、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正確就任由它正確,錯誤就任由它錯誤。即不去計較是與非。因,任由。 133、照之於天:觀照自然大道。照,觀照、反映。天,自然大道。 134、亦因是也:也是任由如此。是,這個自然之道。 135、是亦彼也:“此”也就是“彼”。 136、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 137、果且有彼是乎哉:果真有彼與此的分別嗎? 138、莫得其偶:不能互相對立。偶,相對立。 139、道樞(shū):道的樞紐關鍵。 140、樞始得其環中:合乎道的樞紐關鍵才能如進入環之中心般空空如也。環中。環之中心,環之中心是空的。空空如也才能應變無窮。 141、以應無窮:以應變無窮的是非流變。 142、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是”是變化無窮的,“非”也是變化無窮的。 143、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拇指來譬喻拇指不是手指,不如以不是拇指來譬喻拇指不是手指。喻,譬喻、說明。 144、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以白馬來譬喻白馬不是馬,不如以不是白馬來譬喻白馬不是馬。馬,每句的前兩個“馬”字意為白馬,後一個“馬”字為馬的概念。與“指”情況相同。以上兩注的兩句明顯是對公孫龍“指非指”、“白馬非馬”命題的批評。“指非指”,前一個“指”為拇指,是具體事物;後一個“指”為手指,是抽象概念,所以“拇指不是手指”。“白馬非馬”,“白馬”是具體事物,後一個“馬”為馬的概念,所以“白馬不是馬”。而莊子是針對這些命題有感而發,認為與其從概念出發來說明具體事物不是概念本身,還不如從具體事物來說明概念不是具體事物。莊子的意思是,不必將抽象概念和具體事物當做“彼”與“此”的對立,不如不分彼此是非,一切隨任自然。 145、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以其同萬物的觀點來看,天地就是“一指”,萬物就是“一馬”。 146、道:道路。 147、行之而成:人走過而形成。 148、物謂之而然:事物的名稱是人叫出來的。物,某一事物。謂之而然,人叫了而這樣。 149、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可”有“可的”來由,“不可”有“不可”的來由。“是”有“是的”來由,“不是”有“不是”的來由。自,來自、原因。 150、物固有所然:萬物都固有“是”的地方。 151、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沒有一物“不是”,沒有一物“不可”。 152、莛(tíng)與楹(yíng):草莖。楹,房柱。莛在此喻“小”,楹在此喻“大”。小大之別,與下文丑關之別相對。 153、厲:醜陋女子。 154、恢詭譎(jué)怪:泛指詭異奇怪的事物。 155、道通為一:從“道”的角度看都相通為一。 156、其分也,成也:有所分散,必有所聚成。分,分開、分解。成,生成、形成。“成”和“分”也是相對立的,一個事物被分解了,這就意味著生成一種新的事物。 157、其成也,毀也:有所聚成,必有所毀滅。毀,毀滅,指失去了原有的狀態。“毀”與“成”也是相對立的,一個新事物通過分解而生成了,這就意味原事物的本有狀態必定走向毀滅。 158、復通:融合,通融。 159、不用:不用偏執於成心己見。 160、諸:兼詞,相當於“之於”。 161、庸:循環變化。 162、通:緣於同一。 163、適得:達到德。 164、因是已:達到了萬物的本根。 165、神明:心思智巧。 166、狙公:養猴的人。 167、賦芧:分發橡栗。 168、狙:獼猴。 169、天鈞:天然均衡的狀態。 170、兩行:任由對立雙方自然演化。 171、至:極致。 172、未始:未曾,不曾。 173、封:界限,界域。 174、彰:分明。 175、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即使最完備的樂隊也不能同時將所有樂音全演奏出來,總有樂音被遺漏。所以一奏樂,就有所成也有所虧,不奏樂也就無成無虧。昭氏,昭文,著名琴師。 176、師曠:著名樂師。 177、枝策:指師曠敲打節奏。 178、惠子:惠施,古名家學派代表人。 179、據梧:指惠子依靠在梧桐樹下與人辯論。 180、盛:最高境界。 181、載之末年:從事這項技術直到晚年。末年,晚年。 182、以異於彼:賓語前置句,即以其好之也異於彼。異,炫耀於他人。彼,他人。 183、彼非所明而明之:他人並不一定要了悟卻非要他人了悟。明,了悟、了解。 184、故以堅白之昧終:所以玩弄“離堅白”的眩惑之論而自愚終身。“堅白”,戰國時代的著名論題,與“白馬非馬”同是詭辯命題,意為石頭的堅硬為觸覺,白為視覺,任何一種視覺或觸覺只能辨析其中之一“堅”或“白”,而不能同時獲得。昧,自愚。 185、其子又以文之綸(lún)終:指昭文的兒子後來繼承了父親的餘緒。 186、滑疑:混亂詭異。 187、圖:摒棄,革除。 188、今且:假設詞。且,姑且。 189、類:指“莫若以明”的言論。 190、類與不類:無論是類同或是不類同。 191、雖然:即使如此,表示轉折論述。 192、有始也者:天地萬物總有個開始。 193、有未始有始也者:還有沒有開始的開始。 194、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更有未曾開始的未有開始的開始。上三句意為宇宙本體的“開始”問題追溯起來是無窮無盡的,在“……之前”總有個“……之前的之前”,由此確定宇宙的無窮無盡。 195、有無也者:宇宙萬物也有“無”的狀態。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老子那裡,“無”是終極的、絕對的;而在莊子這裡,“無”是相對的,“無”之前還有“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 196、有未始有無也者:還有不曾“無”的“無”的狀態。 197、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更有不曾“無”的不曾“無”的“無”的狀態。 198、俄而有無矣:突然一下子產生了“有”和“無”。俄而,突然,表示時間之快速與偶然。 199、秋豪之末:秋天野獸的毫毛尖。成語“明察秋毫”與之意同。豪,通“毫”,毫毛。末,尖端、末端。 200、太山:即泰山。 201、殤(shāng)子:夭折的孩子。 202、彭祖:傳說中長壽的人。 203、夭:短命。 204、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互文句。天地萬物與我共生並存,都合為一體。 205、巧曆:工於計算的人。 206、自無適有,以至於三:從“無”到“有”還推斷出個“三”來。 207、而況自有適有乎:更何況是從“有”到“有”呢。 208、無(wú)適焉:不必再往下推算了。無,通“毋”。 209、常:恆常,定數。 210、畛(zhěn):界限。 211、八德:上述左、右、倫、義、分、辯、競、爭,指百家爭鳴各派所偏執爭論的八種情況。 212、六合:天地四方。天、地、東、西、南、北,為六合。 213、存:姑且擱置。 214、論:論證。 215、議:評議。 216、春秋:指記載歷史之書。 217、經:治理。 218、先王之志:先王政績的記載。 219、辯:辯解是非。 220、相示:互相顯示。 221、有不見:有看不見的地方。 222、大道不稱:大道不可稱謂。 223、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辯不需言辭,大仁無所偏愛。與《老子》“天地不仁”同義。 224、大廉不謙:大廉無須遜讓。嗛,通“謙”,謙讓。 225、大勇不忮(zhì):大勇從不傷害他人。忮,忌恨、傷害。 226、昭:光顯。 227、清:為貪求美名而清廉。 228、信:真實。 229、勇忮而不成:“勇”滯於悖逆就不能成功。 230、五者圓而幾向方矣:這五種情況,離道太遠猶如畫圓卻更接近方了。園,通“圓”。 231、天府:天然的府藏,指聖人的心胸寬廣,可以涵收萬物。 232、酌(zhuó):汲取。 233、葆(bǎo)光:含藏光明。 234、故:句首語氣助詞,相當於“夫”、“蓋”等。 235、宗、膾、胥敖:三個小國的名字。 236、南面:臨朝,古時帝王坐向為面南背北。 237、釋然:愉悅的樣子。 238、三子:三個小國的國君。 239、蓬艾之間:意為三個國家很小,好像存在於蓬草之間。蓬,蓬蒿。艾,艾草。 240、若:你,第二人稱代詞,指堯。 241、十日並出:十個太陽一齊出升,古代神話里處於后羿之前的時代。 242、進乎:超過、勝過。 243、齧(niè)缺、王倪(ní):均為莊子筆下杜撰之名。 244、庸詎(jù)知:怎么知道 245、偏死:半身不遂。 246、鰍:泥鰍。 247、惴慄(lì)恂(xún)懼:恐懼害怕不安。 248、猨(yuán)猴:猿猴。猨,通“猿”。 249、芻(chú):用草餵的牛羊的肉。 250、豢(huàn):用穀子餵的家禽類的肉。 251、薦:好草。 252、蝍蛆(jí qū):蜈蚣。 253、鴟鴉(chī yā):貓頭鷹。 254、耆(shì):通“嗜”,喜歡。 255、正味:口味的標準。 256、猵(biān)狙:獼猴,與猿形似。 257、毛嬙(qiáng)麗姬:古代兩位美人。 258、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很美。 259、決(kuài):通“快”。 260、驟:疾走。 261、正色:美色的標準。 262、塗:通“途”,途徑。 263、樊(fán)然餚(xiào)亂:紛亂錯雜。 264、大澤:大湖澤。 265、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覺得熱。與下句“寒”的用法相同。 266、冱(hù):冰凍。 267、死生無變於己:生死對自身毫無作用。 268、瞿(qú)鵲子、長梧子:莊子杜撰的人名。 269、夫子:指孔子。 270、務:俗務。 271、就利:追逐利益。 272、違害:躲避災害。 273、喜求:熱衷於妄求。 274、緣道:拘泥於俗道。 275、孟浪:荒誕而不著實際。 276、聽熒:疑惑不明。 277、時夜:守夜,意喻司職守夜的公雞。 278、鴞(xiāo):斑鳩鳥。 279、奚(hé):通“曷”,何不,表示強調語氣。 280、旁(bàng):通“傍”,依傍。 281、脗(wěn)合:吻合。脗,通“吻”。 282、滑涽(hūn):紛繁雜亂。 283、以隸相尊:以賤奴卑隸為尊貴。指混同尊卑貴賤之分。 284、芚(dùn):通“沌”,混沌。 285、純:純清。 286、相蘊:積澱沉蘊。 287、說(yuè):通“悅”。 288、弱:少年,古人將剛成年稱為“弱冠”。 289、喪:亡失,離開家鄉。 290、麗之姬:即前文所述的“麗姬”。 291、王所:王宮。 292、筐(kuāng)床:方床。 293、蘄(qí):追求。 294、旦:早上,這裡指酒醒後。 295、竊竊然:自以為明察的樣子。 296、牧:牧人,指卑賤之人。 297、弔詭:怪異,詭奇。 298、既使:假使,表假設關係,而非現代漢語中的條件關係。 299、不若勝:賓語前置句。正序為“不勝若”。 300、果是:果然正確。果,果然、果真。 301、或:一方。後一個“或”為另一方。 302、黮(dàn)暗:暗昧不明,所見偏頗。 303、正:評判,裁別。 304、天倪(ní):自然的分別。 305、是不是:對就是不對。 306、然不然:“這”就是“非這”。 307、化聲:是非之辯。 308、待:對立。 309、因之以曼衍:因順萬物的自然演化。因,因順、隨任。曼衍,自然的變化。 310、窮年:享盡天年。 311、忘年忘義:忘卻時間和仁義。年,年月,這裡指時間。 312、振於無竟:暢遊無窮之境。竟,通“境”。 313、寓諸無竟:寄託於無窮之境。 314、罔兩:影子外圍的淡影。 315、景:通“影”,影子。 316、曩(nǎng):先前 317、特操:獨特的操守。 318、有待而然:有所依憑才這樣。 319、蛇蚹(fù)蜩(tiáo)翼:蛇依憑鱗片,蟬依憑薄翼。 320、栩栩然:活潑自在的樣子。 321、喻:曉,覺得。 322、適志:得意順暢。 323、不知周:忘卻了自己是莊周。 324、俄然:忽然。 325、蘧蘧(qú):惶恐的樣子。 326、物化:物我兩化而融為純一。
白話譯文
註:鑒於百科2萬字的字數上限,此目錄下的內容請參見“分集劇情”模組。
寫作年代
《齊物論》末節中的“昔者”二字,為推斷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項鐵證。莊子卒於公元前286年,已處於戰國後期。“昔者”說明在莊子死後又隔了很長一段時期,推斷為秦漢之間,是有可能的。從文字上看,也確為後人追述的口吻。 《齊物論》不同於先秦時代的一般著作,當時著作很少特立題目,皆先成篇章,然後或取首句中的數字,或隨取二字以安題,其題亦無甚意義。《齊物論》以論名篇,亦為古籍中所罕見。《論語》雖以論名書,至漢初方普遍使用,如《過秦論》、《鹽鐵論》等,即以《莊子》三十三篇的命題,除《齊物論》外,有以三個字為義,有用兩個字作為篇名,都沒有以論來命題。由此可證,應成書於開始以論名篇的秦漢之間。 從《齊物論》的內容來看,確帶有秦漢之間的時代思想特徵,如對至人的描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稅利害之端乎?”又言聖人:“旁日月,挾宇宙,參萬歲而一成純。”秦始皇、漢武帝都嚮往神仙,追求長生不老,可以說是《齊物論》中至人、聖人的影響。 《齊物論》還綜合了慎到、公孫龍及老子諸家的學說,則此論產生之最早時期,亦不得在《慎子》、《公孫龍子》、《老子》等書的成書之前,《慎子》與《公孫龍子》大約成書於秦漢以前的戰國晚期。而《老子》書的著作年代則說法很多,然大多數人皆傾向於成書在戰國時期。《齊物論》既然吸取了《慎子》、《公孫龍子》、《老子》等書中的內容,則其著作年代,必然在這些書之後,再早也不會早於戰國晚期。 綜上所述,《齊物論》的成書年代,當是在戰國晚期以後,漢初寫作的《 淮南子》成書之前,定為秦漢之間。
社會環境
戰國時代的說客們,每一個都是好強雄辯,彼此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從而勾心鬥角、彼此傷害,而不是真正體會“道”的情懷,更別說淡然明志、自得其樂。所以他們從生活態度上就已與“道”背離而馳了,莊子對他們予以了辛辣的諷刺:“喜怒哀樂,慮嘆變,姚佚啟態,樂出慮、蒸成菌。日夜相抵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作為說課的知識分子們高興、憤怒、悲哀、歡樂,他們憂慮感嘆不斷、反覆恐懼焦躁不安,就像音樂從虛空的東西里發出來的一樣,菌類被地氣蒸發而出。這種種情緒和心態日夜在自身面前循環更替變化著,卻不知道是如何萌生出來的。人們以此追求真理,又口口聲聲地不斷認同、追尋,卻是不知不覺地在遠離真理。 戰國時期,百家議論紛紛,思想複雜混亂,莊子認為萬事萬物根本上都出於自身、是齊一的。他批判那些執著於分別是非對錯、好勝好強的心態。他認為“道”本身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尋求“道”的人也應具有逍遙自在的、沒有任何束縛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對百家烽起的社會現實,莊子敏銳地注意到了“當時之為論者”們的許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現,並且發現他們全都表現出了“弱於德,強於物”的傾向,一味投身於對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對個人生命的培護。因此,他們也必然會在“與物相刃相靡”中喪失本真之我,並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莊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尋求一條解開心靈枷鎖,破除執著、達到自由自在的心靈世界之路。正是“當時之為論者”們在論辯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異化的這一令莊子深感痛心的社會現實的存在,才讓莊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齊一“物論”思想。
整體賞析
“齊物論”,即整齊萬物之論。莊子提倡齊一萬事萬物,在他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人與動物是無差別的,正確與錯誤是無差別的,一切事物都是這樣。本篇表現的是莊子對世俗的否定,和對無差別的自由境界的嚮往。莊子認為,要達到無差別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須超脫世俗觀念的束縛,忘掉物我之別,忘掉是非之辯 《齊物論》共有七個主要寓言,分別是:南郭子綦隱機而坐、狙公賦芧、堯問於舜、齧缺問乎王倪、瞿鵲子問於長梧子、罔兩問景及莊周夢蝶。 南郭子綦與顏成子游的對話是全篇的開頭部分。在這裡,南郭子綦提出了一個“吾喪我”的境界。所謂的“吾喪我”,“吾”是指超脫世俗、進入到高度精神自由的境界、精神得以升華的自我,是精神上的自我,“喪我”的“我”,則是肉體的、現實中的、有名利是非觀念的凡人“我”。“喪”是遺落。因而,“吾喪我”實際上指的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他忘掉了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混同了物我界限,合二者為一體。 接下來,是他對顏成子游談天籟、地籟、人籟、他著重對地籟與天籟的描述。他對地籟的描述是實寫,對天籟的描述則用虛寫。他最終要點明的是,聲音之所以千差萬別,全是由於各孔竅的自然狀態所致。所謂天籟,其實就是因任自然的聲響。天籟與“吾喪我”的關係在子綦看來,二者同屬順任自然的境界。之後,用人籟和道做了對比,用朝三暮四的猴子來比喻執迷於分辨事物差異的人。在作者看來,與其爭辯不休,不如去掉成見之心讓別人與“我”心意相通。 接著,作者以堯的故事為引,引出對大道的讚頌。堯制裁小國就如同十日並出,讓世間萬物都沐浴到他的光輝。大道普照萬物也與之同理。在這裡,作者將大道置於一切道理之上。 第三則故事寫的是王倪對齧缺談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觀點。齧缺問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標準,即真理標準。對此,王倪用各種不同的動物對居處、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應,以此為喻,說明不同的人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出發,對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標準。莊子混同是非,齊一萬物的觀點在這裡論述得很充分,他讚美了至人的超凡脫俗,表現了他對至人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第四則寓言是長梧子與瞿鵲子的對話,主旨是否定世俗的是非觀,主張因任自然,長梧子以夢為喻,說明世俗中人對生死利害的追求實際上就像在迷夢中一樣,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順乎自然而清醒地看問題。 罔兩問景的故事中作者以變幻不定的影子說明依賴外物而生,無以得到自由的道理,並借莊周夢蝶影子之口提出“物從何來”的問題。影子和罔兩都不知道影子所依附之物從何而來,而站在道的角度,萬物都從“道”中來,影子依附之物也是如此。 莊周夢蝶這一故事廣為人知。這種物我的合一,是一種無我的境界,類似開頭“吾喪我”的境界。其文辭之有沒,想像之奇幻,深為後人所稱道。
名家評價
晉·郭象《莊子注·齊物論》: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惡人,物莫不皆然,故是非雖異而彼我均也。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莊周《齊物》,以“論”為名。然也。《公孫龍子》及《荀子》之中,以“論”為篇名者亦伙。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莊子《齊物論》,非欲齊物也,蓋謂物論之難齊也。 宋·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齊物論》:物論者,人物之論也,猶言“眾論”也……此其立名之意也。 明·釋德清《莊子內篇注·齊物論》:物論者,乃古今人物眾口之辯論也。……如此,則物論不必要齊而是非自泯,了無人我是非之相,此齊物之大旨也。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己。 清·劉鹹炘《莊子釋滯》:此篇初明萬物之然,因明彼我之皆是,故曰“齊物”。 清·胡文蔚《南華經合注吹影·齊物論》:物論,謂眾論也;……莊子以為不若兩忘而化其道也。 清·林雲銘《莊子因·齊物論》:文之意中出意,言外立言,層層相生,段段回顧,倏而羊腸鳥道,倏而迭嶂重巒。……嗚呼,莊叟當日下筆落想時,原不許此輩輕易讀得也,又何怪焉! 清·宣穎《南華經解·齊物論》:寫地籟忽而雜奏,忽而寂收,乃只是風作風濟之故。……寫天籟,更不須另說,止就地籟上提醒一筆,便陡地豁然。 清·屈復《南華通·齊物論》:通篇大勢,前半順提,中間總鎖,後半倒應,千變萬化,一線穿來,如常山之蛇,擊首尾應,擊尾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也。 今·周山《莊子解》:物論者,形開而接物以相構也,弗能齊也,以道齊也,則又入其中與相刀,惟任其不齊,而聽其自己,知其所自興,知所其自息,皆假人生之氣相吹而巧為變,則見其不足與辨,而包含於始有之中……
思想內容
一、對概念的存在以表現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凡事凡物都有相對的兩面,都以“偶”的形式存在。莊子齊物思想涉及是非,壽夭,成毀,美醜,彼此,物我,身心,大小,利害,安危,生死,有無等對待概念,莊子認為這些對待性的概念都具有相對性,表面性和不真實性,而相對性是相對於比較的方面,角度,標準,時間和地點等等。“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萬物莫不大莫不小,從與道同體的至人的觀點看,根本不存在所謂此物與彼物的區分,因此更不存在所謂的貴賤之別。但是,作為萬物中之一物的人總是以己為貴,以人為賤。正是因為凡事凡物都有“偶”,都以”兩行”的形式存在,所以人們觀點不一,面對生活與現實,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情態,“然疲役而不之其所歸”“其行盡如馳而莫知能止”。 但事實無論怎樣爭執,“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所以莫不如以道觀之,萬物齊一。而事實上萬物內含的彼此對待因素是客觀存在的。“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指出凡事凡物都有“彼我”,沒有“彼”就沒有“我”,反過來,如果沒有“我”,“彼”也無法得到呈現,“彼我”相輔相成,無法分離,說明對待概念相互依存。“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這裡提到了是非的對立存在。有了是非以後,人們自以為“是”,否定他人觀點,“是其所非”,“非其所是”。這一句式已經不僅僅反應相對概念互相依存的狀態,而是說相對概念開始交叉開始互相起作用。“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彼出於是,是亦因彼”更加深刻的說明“彼是”相因,“彼是”構成“物”,“彼是”無法分開,相互依存,面對這種情況,再做“孰是孰非”的定論,就沒有意義了。人們在這多樣化的世界裡“與接為構……與物相刃相靡”,與其這樣,還不如“游心於物之初”,與道為一,與道同體,逍遙自在。 二、主張超越對待概念,實現“道通為一”,達於“齊物” 面對對待概念的存在,主張“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以“同是非”“同然否”的態度去對待人們所作出的是非,然否的區分,這樣便可以休心於天(作為整體的世界或道)這個巨大無比的轉輪之上(即安命)。面對是非彼此的區分,莊子給出這個道的層面上的方法,需要以心體道。面對是非紛擾的世事,與其沉浸在“此是彼非”之中,不若派遣施肥,超越彼我,泯滅“對待”,而實現“道通為一”。把天地間的萬物齊一觀之,沒有是非,彼此,對待,這樣就少了世事的紛擾,少了“大知閒閒,小知間間”,也少了“與接為構,日以心斗。”“道通為一”和”齊物論”的本質是超越是非,生死等對待的概念,允許不同方面的差異性的存在。肯定,允許並包容這些差異性的存在,以“不齊”為“齊”,亦是“吹萬不同,鹹其自取也。”“齊”是一種超越的精神,是同於大通的境界。只有超越世俗施肥彼此的辨爭,才能隨化適境而無待逍遙。 三、“以明”是“齊萬物”的方法和境界 齊物論主張超越是非彼此,實現道通為一,達於“齊物”。那么,“以明”是達於“齊物”的方法。“以明”概念是在反面論證中提出來的,作者首先指出世人執著於是是非非的爭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而不能達到齊物逍遙境界。於是作者提出“以明”做為達到“齊物”的方法。從事物自性來看,天理是齊同的,“以明”就是要物各任其分,在其本性範圍內盡興發揮,呈現本然天理,從這個角度看,萬物是一齊的。“以明”就是要求人們作到“以道觀物”,看到事物本源,因為從本原來看,萬物都是一樣的,無所謂施肥,這樣就能泯滅是非,齊同萬物,達到齊物逍遙的境界。 四、以“道”觀物,以“心”觀”道” “以明”是達到“齊物”的方法,那么要使人們在心靈上作到“以明”,進而去發現萬物的本然之理就是要以“道”觀物,以“心”觀道。“道”與“道樞”,“環中”等概念相關。《齊物論》篇云:“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從“道樞”和“環中”兩個概念可以看出來“道”是超越是非彼此,立於樞要和環中位置的,不陷入是非無明的爭論之中。那么,用這樣的“道”來觀照萬物,則萬物無是無非,無彼無此,萬物一齊。 莊子提出“齊物論”思想,認為“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認為“道”超越是非界限,泯滅一切差別。同時,莊子以心觀道並體道。 首先,他認為事物的彼此差別沒有客觀標準。文中說明,事物的差別沒有客觀標準,差別不是客觀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而是完全由人的主觀決定,隨人的觀察角度不同而有差別。這便是以心觀道,以主觀的變化來看待萬物。認為一切客觀標準都不存在,一切都是隨主觀而轉移。 其次,莊子否認認識的可能和必要。“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這些話否定認識的可能和必要,認為順其自然是最好的,不要動用神明或智識以及喜怒等情感,這樣才能得“道”以保全生命,享盡天年。 總之,以“道”觀之,就是讓事物以本然狀態存在,順應天理自然,各任其分,在“道”的層面上,萬物是一齊的。面對紛繁複雜的世間事物,差異性很大,如何面對有著巨大差異性的現實事物又能體會到“道”的存在,進而認為萬物一齊呢,只能以心觀道體道。“齊物”並不是一種實然的踐履,而只是一種關於道的境界的感受。“齊物論思想要求人的世界觀的轉變,放棄任何自我中心的態度,看待萬有自然性和自足性”。
思想主旨
莊子《齊物論》的主旨是“萬物齊一”,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1、齊彼是。“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莊子認為,凡物都存在對立面,如果從彼面看不到的話,從此面看則能看清楚。所以說,彼出於此,此出於彼,進一步說,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論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會存在。“彼此彼此”,也是這個道理。“彼是,方生之說也。”“彼是”是一種學說,一種理論,一種不斷變化、不斷新生的學說和理論。“齊彼是”還是一種方法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彼與是不互相對立,就叫做“道樞”,“道樞”就是循環,就是圍繞“道”這箇中心而循環往復,無窮無盡。“道樞”就是“齊彼是”的方法論。 2、齊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沒有“是”也就沒有“非”,沒有“非”,就沒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對立而統一。既然“是非”互為前提、互為因果,就不必要把二者分那么清楚聖人們都是不由分說而“照之於天”,就像日月普照那樣自然而然,原因就在於此。莊子是把“齊是非”當作一種方法論來倡導的,正確的是無窮的,錯誤的也是無窮,與其勞神傷身地去探究“無窮”,不如“以明”,像日月那樣無為自然,普照天下。“以明”就是莊子“齊是非”的方法論。 3、齊物我。莊子的“道”是宇宙萬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與物,我與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來自“道”。所以莊子說:“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沒有它就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什麼東西來體現它。為了把這個道理說明,莊子連續用了幾個比喻,“故為是舉莛與楹……道通為一”。闡釋天地萬物從“道”的高度來看,它們都是一樣的。“唯達者知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能通曉“道通為一”的道理。經過鋪墊之後,莊子拋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一結論。從“道”的觀念來看,天、地與人是同等、共存的,萬物與我是一樣的,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莊子不僅將人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與天地同輝,而且還懷有博大胸懷,將萬物與人並列,打破了“以人類為中心”的桎梏,破除了人類的無知與傲慢,將人與物平等對待,具有深刻的生態價值和普適的倫理價值,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意義。 4、齊生死。莊子的生死觀是辯證的生死觀。“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與生都是以對方為依據的,從“道”的角度來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無形元狀,變化無常,莊子把死與生看成和天地一樣自然。能把生死當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實要有高超的胸襟。“予惡乎……不知歸者邪!”從這樣的反問句來看,莊子對“生”並不感到高興,對“死”也並不感到厭惡,對生、死是一視同仁的。不僅如此,莊子甚至還將死當作“至樂”來看待。
思想定性
《齊物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代表作,這篇文章主要論述萬物齊一和是非相對,其中涉及了主體與客體關係的認識論問題。 辯證法是研究事物本身矛盾的學問。莊子對於他所研究的對象,普遍採取了揭露矛盾的方法,由此提出了“彼”與“是”的矛盾概念。“彼”即彼方、對方;“是”即此方、我方。莊子把“彼”與“是”的觀念推而廣之,用來泛指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雙方。他認為,矛盾雙方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齊物論》說:“物無非彼…自是則知之。”任何事物都處於矛盾對立之中,每個事物既是矛盾的此方,又是矛盾的彼方。彼與此既互相對立又共存於一體。只有看到兩個方面,才能得到比較全面的認識。《齊物論》接著說:“彼出於是…彼是方生之說也。”矛盾的彼方出於此方,矛盾的此方也依賴於彼方。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不可分離,所以雙方是並生並存的。莊子的矛盾雙方彼是相因的觀點是對矛盾同一性的明確表述。《齊物論》接著說:“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指出萬物都在變化,必將走向自己的反面。對於任何事物的肯定之中都必然地包含著否定的因素。所以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肯定了生死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這些論述都包含著矛盾對立面相互關係的辯證法思想。 莊子不僅指出了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轉化,而且進一步指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互相對待的情況下,獲得了各自的規定性。世界上沒有孤立的存在物,一切事物都是在與各種事物的相互對峙中存在,都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取得自己的規定性。對於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莊子認為就在於事物自身。萬物運動不息,而運動的動力在於事物自身,莊子稱之為“自化”。 莊子哲學中也存在著否認差別的詭辯論,他的辯證法和詭辯論往往交織在一起,這是莊子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徵。莊子對於事物及其屬性的相對性的揭露是入木三分的,但他揭示了事物存在的相對性,卻又把這種相對性絕對化,從而得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結論,“彼”與“是”完全等同了,它們各自的規定性和穩定性的一面全部被取消、抹殺了。因而也就彼此無差別,於是提出“兩忘”之說。這樣就將對立的雙方化二為一,辯證法也就變成了詭辯論。 莊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激烈複雜的矛盾的社會現實之中,這就決定了他對各種矛盾有深切的感受。他在揭示各種矛盾的過程中表現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但莊子又渴求對苦難的矛盾現實的解脫,於是幻想並論證無矛盾世界的存在,追求一個無差別的境界,這就使莊子的辯證法滑向了詭辯論。莊子逃脫現實的理想窒息了其辯證思維,使其彼是相因、萬物遷流的辯證法流於萬物為一的詭辯論,使其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失去了應有的光彩。
歷史上大多數文學藝術家都從《齊物論》篇中得到了有益的啟迪。如莊子在此篇開頭即提出了一個命題“吾喪我”。“吾喪我”,表現在外是“形同槁木”,表現在內是“心如死灰”。“喪我”並不要喪失自我,而是要去掉紛繁蕪雜的“諸我”,復歸生命本源的虛靜靈台,這就要求一切文學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必須還自己一個澄明淨澈的本我,從而達到最完美的創作境界。莊子接著由“吾喪我”引發開去,導出“三籟”,其中所謂的“天籟”也就是要求人們應該消除種種“是非”、“成心”,達到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這同樣給了文學藝術家以有益的藝術啟迪。莊子最後以“莊周夢蝶”寓言故事收結,在萬物一齊的觀念下,讓自己於夢醒後化作優遊自在的蝴蝶,這更把文學藝術家帶進了一片“渾淪元氣”的審美境界,使他們的創作靈感由此勃發出來。
莊子(約前369一約前286),戰國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莊子的著作,今存《莊子》一書。海內外多數學者認為,其中內篇為莊子本人著作,外、雜篇為莊子後學或道家其他派別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莊子的思想。也有學者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認為外、雜篇反映的是莊子的思想。
其他人也問了
莊子的「齊物論」是什麼?
莊子在《齊物論》中展現的精神境界是什麼?
莊子的齊物論思想如何達到萬物平等的境界?
莊子的物論是什麼?
什麼是齊物論?
莊子對應物的意向行為是什麼?
2022年3月9日 · 留言. 名片. Mar 09 Wed 2022 14:53. 《莊子》內七篇之二:齊物論 (原文+翻譯) 莊子 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 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 」子綦曰 ...
2017年8月11日 · 莊子之物論:一個現象學的解讀. 撰文:郭世恒. 出版: 2017-08-11 18:51 更新:2018-04-20 15:38.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齊物論》. 長久以來,「萬物齊一」被認為是莊子在《齊物論》中展現的一種精神境界。. 著名漢學家A. C. Graham甚至主張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