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kplant.biodiv.tw › 蔓荊 › 蔓荊海埔姜

    藥用: 果實為著名的中藥「蔓荊子」,是去風邪、解熱和治感冒的良藥,以10克的果實加兩碗水煎成半量,一日分三次飲用,可解熱、治感冒。 性味:果實(蔓荊子):苦、辛、涼。

    • 蔓荊圖片1
    • 蔓荊圖片2
    • 蔓荊圖片3
    • 蔓荊圖片4
    • 蔓荊圖片5
  2. 蔓荊,別名海埔姜、埔姜仔、白埔姜、荊子等。. 廣大分布於台灣、中國沿海地帶、日本、琉球、東南亞、太平洋島嶼等泛熱帶地區。. 雖被分類為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荊屬(Vitex),海埔姜卻不像其他200餘種牡荊屬植物為挺立的喬木或灌木,反而屬於平臥性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牡荊屬常綠木質藤本,原產南亞、東亞、東南亞、大洋洲、澳洲的溫帶至熱帶氣候區的濱海地區,台灣亦有分佈。. 枝匍匐地面生長,開花枝直立,直立枝高30~100cm,蔓長超過5m。. 對生寬卵形至橢圓形葉,長3~6cm、寬2~4cm,背面有絨毛,搓揉有芳香。. 穗狀花序開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環境
    • 主要變種
    • 栽培技術
    • 醫藥價值

    蔓荊(拉丁學名:Vitex trifolia L.),又名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中藥大辭典》,三葉蔓荊、萬荊子《雲南中藥資源名錄》。屬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嫩枝四方形。掌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倒卵形,圓錐花序頂生;花萼鐘狀,花冠淡紫色,果實球形,成熟後黑色。 花果期7~11月。

    分布中國沿海各省和雲南;印度,日本,菲律賓以至大洋洲北部也有。生於海拔300~1600m的江邊、河邊、村寨附近灌木叢中。

    •中文學名:蔓荊

    •拉丁學名:Vitex trifolia L.

    •別稱:海埔姜、白背木耳、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落葉灌木,罕為小喬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細柔毛。通常三出複葉,有時在側枝上可有單葉,葉柄長1-3厘米;小葉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9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綠色,無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側脈約8對,兩面稍隆起,小葉無柄或有時中間小葉基部下延成短柄。

    圓錐花序頂生,長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形,頂端5淺裂,外面有絨毛;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長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內有較密的長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間裂片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密生腺點;花柱無毛,柱頭2裂。

    生於平原、河灘、疏林及村寨附近。蔓荊多野生於海濱、湖澤、江河的沙灘荒洲上,適應性較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環境要求不嚴。

    喜充足的陽光,耐高溫,較耐旱,幼苗期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鹼性較強。凡土質疏鬆,不積水的沙灘荒地、鹽鹼地均可栽種。但以土層深厚的沙灘荒洲上種植最好,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良。

    異葉蔓荊(雲南植物志)該變種主要特點:直立灌木。單葉,有時在同一枝條上有單葉和複葉共存。花期4-7月,果期9-11月。產廣東、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生於海拔300-1700米的山地路旁或林中。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及太平洋諸島也有分布。

    單葉蔓荊(拉漢種子植物名稱)該變種主要特點:莖匍匐,節處常生不定根。單葉對生,葉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頂端通常鈍圓或有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長2.5-5厘米,寬1.5-3厘米。花和果實的形態特徵同原變種。花期7-8月,果期8-10月。產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生於沙灘、海邊及湖畔。日本、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也有分布。該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僅在營養器官上的差異,花果特徵基本相似,原變種的葉型也不穩定,不完全3小葉,有時在側枝上可有單葉存在;而該變種通過栽培後,發現莖基部著土可生不定根,而上部消失,根據這性狀我們認為作為變種處理較為合適。

    整地栽種

    整地:在2月份雨季來臨時進行,耕深30cm左右,帶狀整地,帶距1m。 插條選取:插條選擇1~2年生的健壯枝條,枝條梢端30cm去掉不要,留下的截成50cm長的插穗,一般隨取隨插。 扦插:3月15日左右,選擇陰雨天氣,按株行距60cm×100cm規格,挖35cm深的穴,將蔓荊枝條粗的一頭成45°斜插入穴,方向南北向,覆沙踩實,枝條露出地面5cm。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蔓荊沙地栽培必不可少的一環,在民間有“三分種,七分管”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主要包括施肥、除草、修剪、病蟲害防治、種籽採收等5種田間管理技術。 施肥:包括底肥和管理施肥兩種,底肥隨栽種時放入;管理施肥分三次,第一次是催芽肥,在蔓荊萌芽前大約3月10日施肥;第2次是壯果肥,在蔓荊開始落花,果實初熟前,大約6月25日施肥;第3次是過冬肥,在採收完蔓荊籽後,大約10月15日施肥。施肥技術:栽種時底肥施農家肥,每株1.5~2kg,隨栽種時放入穴內,深約20cm,覆沙壓實,以充分利用農家肥的長效性,促進蔓荊成活、生長;催芽肥施尿素,每株各施250g,選擇陰雨天進行;壯果肥可以施複合肥、鉀肥,一般每株各施250g,可選擇陰雨天,採用地表根部施肥,陰天施肥後可澆水溶化,防止肥料揮發,降低肥效;過冬肥應施足農家肥,有利於蔓荊第2年更好地生長,減少病蟲害,採取環根部開挖15cm淺溝施肥,每株施1.5~2kg。 除草:蔓荊扦插成活後,尚未完全覆蓋地面,容易滋生雜草。因此應在6月10~15日進行除草,防止雜草與蔓荊爭水、爭肥。固定沙丘栽種第2年以後,一般每年進行3次除草,第1次在3月15日左右,第2次在6月10日左右,第3次在12月30日左右,並進行培土。流動沙丘種植蔓荊成活後,一般不進行除草,保持植物種類豐富,可以增強群落穩定性,有利於蔓荊生長及擴展。 修剪:在11月7日前,將植株上的病蟲害枯枝、老死枝以及陰枝剪掉,集中燒毀。

    病蟲防治

    危害蔓荊的主要病蟲害是葉斑病、吹綿蚧殼蟲,其防治方法為:葉斑病在發病初期用波爾多液、代森鋅、退菌特等藥劑防治。吹綿蚧殼蟲主要危害葉子,伏在葉背面,危害嚴重時葉片成炭黑狀,極少數危害幼枝和幼果。該蟲4~5月開始危害,5~6月危害嚴重,一般在5月初蟲害發生時噴灑辛硫磷0.1%的溶液,同時結合除草,整枝,使田間通風、透光,減輕危害;冬季噴12.5%~10%松鹼合劑殺死越冬蟲口。

    性味歸經

    涼;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功效主治

    子:疏散風熱;葉:散瘀消腫。主治:風熱感冒,正、偏頭痛,齒痛,赤眼,目睛內痛,昏暗多淚,濕痹拘攣。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臨床套用

    ⑴蔓荊子散(《醫部全錄·頭門》)治風頭旋運,悶氣則欲倒。蔓荊、甘菊花、半夏(湯泡)羚羊角(屑)、川芎、枳殼(麩炒)、茯神(去木)、黃芩、防風各23g,麥冬、石膏各30g,地骨皮、赤箭、細辛、甘草(炙)各15g。每服9g,水1盞,生薑15g,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溫服,忌熱面飴糖羊肉。方中蔓荊子配伍川芎治頭痛、身痛。 ⑵蔓荊子膏(《外治秘方·廣濟方》)治頭風白屑癢,發落生髮,主頭腫旋悶。蔓荊子6g,生附子30枚,羊躑躅花120g,葶藶子120g,零陵香60g,蓮子草1握。上六味切,以綿裹,用油2升,漬7日。每梳頭常用之,若發稀及禿處,即以鐵精30g,以此膏油於瓷器中研之。摩禿處,其發即生也。方中蔓荊子與諸藥配伍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 ⑶益氣聰明湯(《東垣十書》)治頭痛,目糊,齒痛,耳鳴或聽力減退。蔓荊子、葛根、人參、黃芪各9g,黃柏3g,白芍6g,升麻4.5g,炙甘草3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方中蔓荊子配伍黃芪人參等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

  5. 單葉蔓荊 (學名: Vitex rotundifolia),又名 蔓荆子 、 海埔姜 、 白埔姜 、 山埔姜,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的一种多年生藤状植物,其根茎可以匍匐生长,尤喜沙地。 單葉蔓荊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果實呈圆形成串,每串少则几粒,多则几十粒。 果為核果,成熟時會轉為黑色。 蔓荆子味清香,民间有治疗头疼、失眠的功效,人们常用蔓荊子装枕头。 更多資訊. 電腦視覺模型. 包含在內. 單葉蔓荊(學名:Vitex rotundifolia),又名蔓荆子、海埔姜、白埔姜、山埔姜,是馬鞭草科牡荊屬的一种多年生藤状植物,其根茎可以匍匐生长,尤喜沙地。 單葉蔓荊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果實呈圆形成串,每串少则几粒,多则几十粒。 果為核果,成熟時會轉為黑色。

  6. 蔓荊(學名: Vitex trifolia )為馬鞭草科 牡荊屬下的一個種。落葉灌木,通常三出複葉。產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生於平原、河灘、疏林及村寨附近。台灣、印度、越南、菲律賓、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7. 蔓荊. 科別:馬鞭草科. 學名: Vitex rotundifolia L. f. 別名:海埔姜、白埔姜. 分布:全島海濱沙地地區. 花期:6-10月. 植物型態:多年生匍匐灌木,幼枝密被毛。. 單葉對生,葉具柄,倒卵形或橢圓形,全緣,兩面密被短伏毛。. 圓錐 花序 枝頂生,花萼鐘狀,外側密 ...

  1. 相關搜尋

    蔓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