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 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

    • 蘇軾簡介
    • 寫作背景
    • 內容及藝術特色

    蘇軾(公元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亦擅長書法和繪畫。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其散文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並與父弟同時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與弟同中進士,任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他一生性格耿直,仕途很不順利,曾多次被貶官。熙寧五年(1072年)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後轉任密州、徐州、湖州等知州。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使。元祐年間,詔返朝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遠謫至惠州,其後再貶往儋州(今海南島)。最後遇赦...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發生了「烏臺詩案」,蘇軾被彈劾以詩文諷喻朝政,結果被捕入獄,翌年被貶黃州。來到黃州後,蘇軾四處遊山玩水,「深自閉塞,扁舟革履,放浪山水之間,與漁樵雜處」,就在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他遊黃州赤壁(鼻)磯,寫下《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賦及一詞,俱是名作。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屬懷古之作。上闋即地寫景,引入懷古內容;下闋緬懷周瑜,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 此詞開首,從赤壁下的長江寫起,以「大江向東」起興,滾滾東流的江水,是眼前的景色,也暗喻時光的流逝,昔日顯赫一時的英雄人物,如今安在?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他們似乎都經不起考驗,被滔滔的巨浪淘盡。蘇軾藉此表達了個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追思與懷念。接着「故壘」兩句,道出此地乃傳說中的古代戰場。關於赤壁之戰的具體地點,據考證,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位於長江南岸;而蘇軾所遊之赤壁,卻在今湖北黃岡城西赤鼻磯,作者以「人道是」,含蓄地點明了此赤壁並非彼赤壁,他只不過是借古以抒懷,帶出了「赤壁」的「周郎」,為下片追憶公瑾鋪墊。 接着下來的三句,作者筆鋒一轉,從不同角度,具體描寫赤壁的景物。先將讀者的視線...

  2.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北宋著名的 豪放派 詞人蘇軾,因夢見早逝的愛妻,而寫下的一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 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歲的 王弗 結婚。 王弗年輕美貌,侍翁姑恭謹,對詞人溫柔賢惠,恩愛情深。 可惜恩愛夫妻不到頭,王弗活到二十七歲就年輕殂謝了。 東坡失去了這樣一位愛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了愛妻王氏,於是便寫下上面的這首詞作。 這首詞是“記夢”,而且題記也明確寫明了做夢的日子,故可以確認作者的“夢”是真實的,不是假託。 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 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這三句,單刀直入,概括性很強,感人至深。

  3. 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_蘇軾_全文_心得_解釋_作者_註釋_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

  4.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東坡. 作品別名:東坡一絕.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蘇東坡全集》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東坡①.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②, 莫嫌犖确坡頭路 ③,自愛鏗然曳杖聲 ④。 注釋譯文. ①東坡:其地在黃州東門外,又效白居易忠州東坡之名,故云東坡,詩人並以之作為自己的別號。 ②市人:隱指追名逐利奔走於仕途的人。 野人:鄉野之人,在野的無官職的居士,蘇軾自指。 ③犖(luò)確:指險峻不平的山石。 ④鏗(kēng):象聲詞,此指手杖敲擊山石所發之聲。 曳(yè):拖。 譯文. 雨點紛落,把東坡洗得格外乾淨,月亮的光輝也變得清澈。

  5. 2020年10月16日 · 作品賞析. 《蘇軾〈定風波〉詞》為書法家黃羣英(1920-2019)作品,釋文:「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落款:「蘇東坡定風波詞,沙湖道中遇雨之作。 泮翁黃羣英」,姓名章:「泮山老人」(白文)、「江右黃羣英字又青」(朱文),引首章:「庚辰(2000)」(白文)。 此作為行草書橫幅,筆勢沉雄,結字疏朗有度,大小參差錯落,其點、畫、勾、連、撇、捺等筆畫線條充滿豐富的粗細變化,展現出獨特的面目,別具秀朗峭拔的風神。 此詞句為北宋文豪蘇軾(1037-1101)之名作《定風波》,主要內容雖是描寫其在雨中道上沿途所經歷的情景,實際上卻是對自身宦海浮沉、多舛命運的隱喻。

  6. 賞析. 本詞是傷春之作。 蘇軾 長於豪放。 亦最擅婉約,本詞寫春景清新秀麗。 同時,景中又有情理,我們仍用“何處無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 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於對“佳人”的相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