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行間穴功效具有治頭痛眩暈青盲雀目目赤腫痛失眠癲癇等作用功效。 另外,太衝穴、行間穴都是肝經的重要穴位之一,能夠反應肝臟狀況,能夠對肝臟起到保健益處。

  2. 行間屬火,行間是散心火的,為肝經的子,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痛、面熱鼻血等,眼睛脹痛掐此尤為顯效。 還可以改善心煩燥熱,燥咳、失眠。

  3. 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定位. 位於足部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的跖趾關節前方。 取穴. 針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柱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針刺手法. 清肝明目,熄風鎮驚。 功效. 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陰中痛、遺尿、淋疾、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泄、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瘛疭、失眠、口喎、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跗腫痛。 主治. 配 睛明穴 治青光眼、降眼壓。 配 太沖穴 、 合谷穴 、 風池穴 、 百會穴 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 配 中脘穴 、 肝俞穴 、 胃俞穴 治肝氣犯胃之胃痛。 配 中府穴 、 孔最穴 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配伍.

  4. 【釋名】 行,指通道;穴在兩趾趾縫間,故名。 【位置】 行間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靈樞‧本輸》:「足大指間也」, 《針灸甲乙經》補充:「動脈﹝應手﹞陷者中」; 《針灸集成》:「大指、次指合縫後五分」。 【解剖】 神經:腓深神經的跖背側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血管:足背靜脈網,第一趾背側動、靜脈。 【操作】 針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功效】 清肝明目、熄風鎮驚。

  5. 行間穴. 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定位. 位於足部第一趾與第二趾之間的跖趾關節前方。 取穴. 針尖略向上斜刺0.5~1寸。 艾柱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針刺手法. 清肝明目,熄風鎮驚。 功效. 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陰中痛、遺尿、淋疾、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泄、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瘛疭、失眠、口喎、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跗腫痛。 主治. 配 睛明穴 治青光眼、降眼壓。 配 太沖穴 、 合谷穴 、 風池穴 、 百會穴 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 配 中脘穴 、 肝俞穴 、 胃俞穴 治肝氣犯胃之胃痛。 配 中府穴 、 孔最穴 治肝火犯肺乾咳或咯血。 配伍.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行間穴. 位置:足背側,當第一、二趾間. 主治疾病:宿醉不適、眼部疾病等. 主治:中風、 癲癇 、頭痛、目眩等. 留針:20-30分鐘. 臨床:高血壓、 青光眼 、 結膜炎. 簡介. 定位. 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有趾背動、 靜脈;布有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 名解. (1)行間。 行,行走、流動、離開也。 間,二者當中也。 該穴名意指 肝經 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 本穴物質為 大敦穴 傳來的濕重水氣,至本穴後吸熱並循肝經向上傳輸,氣血物質遵循其應有的道路而行,故名。 (2)肝經 滎穴。 滎,極小的水流也。 本穴物質為大敦穴傳來的滯重水氣,至本穴後,水濕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水量極小,故為肝經滎穴。 (3)本穴屬火。

  7. 行間穴丨所屬經絡:足厥陰肝經丨功效:月經過多、閉經、痛經、白帶、陰中痛、遺尿、淋疾、疝氣、胸脅滿痛、呃逆、咳嗽、洞泄、頭痛、眩暈、目赤痛、青盲、中風、癲癇、瘛疭、失眠、口喎、膝腫、下肢內側痛、足跗腫痛丨主治病症:清肝明目,熄風鎮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