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1年3月31日 · 一對夫妻決定誰上班、誰負責家務時,大部分是向最大獲益妥協,有機會賺得多的一方上班,另一方就多負擔家務。 或者,認為女人有著不可取代的家庭功能,應該在家操持而放棄職場。
鄧惠文 (1971年8月12日 —),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AAP) 榮格 分析師(Jungian analyst), 台灣 精神科專科醫師。. 鄧惠文畢業於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與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後至英國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
2021年2月3日 · 鄧惠文回顧婚姻中的心路歷程,有問題的是夫妻對應,公婆只是所有共同責任中的一環,婆媳心結夫妻解。
2021年1月27日 · 作家鄧惠文在《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書中,闡述「敢於伸展自我,是熟年大姐的權利。 」對於許多人長年困於婆媳相處的泥淖,鄧惠文有獨特的 ...
「戀愛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在鄧惠文眼中,戀愛感有時源於一點刺激、一點難以預期,這和崇尚穩定,根基於制度的婚姻,本質上即是彼此背離的,所以婚姻中的戀愛確實可能消失。 當關係走到長期,趨於穩定的感受,似乎是種必然,距離激情之愛也越來越遠。 倘若愛意的消散可以指涉某人的錯誤,那可能心裡的憋屈還能有個發洩的出口,可令人無力的便是,婚姻中的兩人都很努力,去做對的事情,但愛的感覺卻依然消失,沒人能懂,相愛的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 圖片|《婚內失戀》劇照. 婚姻中,我們對抗的其實是自己深層的遺憾. 鄧惠文對此表示,婚姻的不同階段,當發現彼此步調不協調時,都需要重新約定,協定彼此要怎麼生活。 「事實上,多數人並不清楚是對自己,還是對伴侶失望。
2021年1月29日 · 資深夫妻,誰負了誰的夢想,早已不再重要。 笑看共同創造的生活,美的醜的,直的歪的,完整的或縫補的,發光的或黯淡的,這就是我們協力的作品 婚姻這幅作品未必值得欣賞,但婚姻的協同作者,總能讓我們看到獨自一人不會看到的風景。
2019年12月17日 · 台灣每年大約有5萬多對夫妻離婚,其中大約40%是結婚10到20年的老夫老妻。 鄧惠文指出,今年1月中研院公布台灣社會家庭文化變遷研究顯示,台灣社會對於家庭的觀念在1984年到2015年間發生很大的變化。
鄧惠文畢業於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與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後至英國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and Portman Clinic)與英國塔維史托克伴侶關係研究中心(Tavistock Center for Couple Relationships)進修,美國國際心理治療機構(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培訓,國際分析心理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個人會員,曾任台大醫院精神科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現職個人/伴侶心理治療、心理成長課程、電視/廣播媒體 、以及寫作。
2018年2月27日 · 最近(2017年)一本新書,她更提出一個新觀念:「婚內失戀」,意指:「處在婚姻當中,卻沒有愛的狀態。 」簡單4個字,卻是多年婚姻諮商經驗中,人們糾結的總和。 婚內失戀,和一般失戀有何差異? 鄧惠文觀察,情侶會努力修復關係中的裂痕,或很明白對方不愛我了,毅然離開。 已婚者卻容易傾向不採取任何行動。 他們對現狀不滿,但更害怕改變。 在婚姻裡不快樂 但又無法離開. 提出「婚內失戀」這個概念,源自於鄧惠文在診間看到許多不快樂的個案。 這些個案有著共同的矛盾:不喜歡當下的婚姻狀態、覺得生活過得不好。 但是,當諮商師或醫師提出解決方案時,他們又顯得遲疑猶豫。 「如果想改變,要衝撞、要治療、要把壞的東西割掉,可能會很痛。 最後他們只希望醫師說,你的婚姻很正常,一切沒問題。 」鄧惠文指出。
2018年4月11日 · 鄧惠文誠實指出,異性戀關係裡,老公們往往非常提防,也不希望老婆開口說,「親愛的,我們的關係需要修理」。 對亞洲男性而言,如果老婆對你不滿意,代表你失敗/罩不住/搞不定,男性內化了性別文化的期待與壓力,於是很多家庭,明明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