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3日 · 1. 年終是恩給或是績效都有其優點。 「恩給」式年終,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是老闆的獨斷,變成公司沒有穩定的制度;「績效」式年終,又容易變成一個在年底發放的固定獎金,缺乏有效的激勵效果。 2. 讓年終的保障與激勵效果兼具的4種做法給予員工基本的年終獎金保障表現優異或特別傑出應該彈性放大對於關鍵人才給予特別激勵獎金分散跨年度獎金領完就離職的風險。 「欸~有沒有聽說今年的年終要發幾個月啊? 「唉呀~別瞎操心了啦! 每年都還不是一樣,賺多了老闆也不會多分給你啦! 幾年了,永遠都是固定發1個月啦! 「不會吧~今年業績創新高耶! 聽說獲利也超越去年,雖然整體利潤和公司年初訂的目標仍有一點差距,但是已經賺得比過去都多,總該多發一點年終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 2023年1月16日 · 領導馭人. 年終獎金背後的祕密.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 (來源:本刊資料) 撰文者:商周集團執行長 郭奕伶. 郭奕伶專欄 2023.01.16. 你公司的年終獎金分配邏輯是如何? 一、 均富:盡量降低差異,雨露均霑(這種大鍋飯主義應該不存在了)。 二、 級距差幅直線化:按五分或十分位級距,由低至高,每一階都加上等幅差距(多數公司採此模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 級距差幅擴大化:越高級距的加碼幅度越大。 從我擔任主管職至今,我的獎金發放邏輯都是第三種。 因為我的信仰是:二十%的人才,決定八十%的組織競爭力。 要強調的是,這不代表那八成的員工不重要,只是他們的被取代性相對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過許多企業的運作,我發現,組織的差異化來自極少數的高端人才。

  3. 2020年12月23日 · Q1. 公司一定會發年終獎金嗎關於這點其實需要先釐清的是你的年終獎金是屬於經常性給予還是恩惠性給予」? 大致上來說,「經常性給予指的是勞資雙方已經事先在契約中明確訂出固定金額例如保障年薪14個月保障年終3個月等約定因此這時候的年終獎金就屬於工資的一部分雇主必須確實履行該條約上的義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地,「恩惠性給予」就是根據這名員工的表現或業績好壞給予年終獎金,無論金額高低都並非工資的一部分,因此雇主也並沒有一定要發年終的義務,甚至怎麼發、會發多少、哪時候發放也只能以公司公布為主。 Q2. 到職未滿一年,有年終可以領嗎?

  4. 2014年10月9日 · 好評比可以反映出員工的喜愛程度網路聲量這些指標也有意義相當程度反映了該項福利的普及跟熱門程度」,討論多的如尾牙年終獎金代表各個公司都有

  5. 2020年5月4日 · 在說明真正的年終獎金之前還有一個是保障年薪台灣公司通常保障年薪是 13 個月,也就是說你的年薪會是月薪乘以保障年薪月份,但有的公司保障年薪月份高達 18 個月,你千萬別誤以為你可以領得更多,通常都是一樣的市場價值 (年薪),所以當你的保障年薪月份越高代表你的月薪就越低,只是看起來好像當年度過農曆春節前領的比較多月份 (但那也要看你是否熬得過日子而拿到這筆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的保障年薪月份通常也會被放在損益表中,編列在同仁薪資的年度預算中。

  6. 2020年1月8日 · A公司訂定全公司2019年的目標為三項一是全年營收達成100億二是全年淨利達成10億三是公司市佔率超過20%而三項指標的權重分別為30%50%20%且任何一項指標達成率未達80%則不計權重三項指標權重加總未達80%則不發紅利超過80%則以實際達成%乘上X個月全薪作為績效獎金最高上限為2個月。 情境一:公司達成營收105億、淨利7.9億、市佔率25%,績效獎金 0. 情境二:公司達成營收 90億、淨利8億、市佔率20%,績效獎金 0.87個月. 情境三:公司達成營收 100億、淨利9億、市佔率15%,績效獎金 0.9個月. 以上述例子可以清楚發現,KPI與權重的設計非常關鍵,應避免因為些微的差異而造成巨大的影響。

  7. 2014年1月22日 · 年終獎金畢竟不是經常性給與但一般的公司都會有保障底薪制度換句話說若是保證底薪13.5個月的公司除了每個月的底薪之外可能會在中秋節加發0.5個月的底薪以及過年加發一個月的底薪。 那獎金的部分呢? 那當然還是要看公司的經營現況啦,公司賺錢若老闆小氣,恐怕員工也很難久留;但公司賺錢老闆就算想大方,獎金也要用到刀口上。 一般企業都會在年底打考績時,順便連職等晉升、隔年加薪幅度,以及該年年終獎金與紅利,一併跟員工溝通。 遇到公司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有可能把上述作業分成兩段處理,總之,年底都是主管與員工最兵荒馬亂的時候,一方面利用年底將人力洗牌與盤整,二方面也表達主管對員工一整年的感謝與慰勉之意。 有百分之百的公平嗎? 我想很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