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田園之秋》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篇。 描述著作者歸隱田園之後的生活實錄,透過農村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反映台灣本土所縕藏豐富的美,是作者對樸實生活的緬懷,和對昔日農村自然之美的謳歌。
2001年7月15日 · 田園之秋,提醒台灣「美麗的匱乏」 — 陳冠學 身體力行的自然文學家. 縱無法完全生活在美之中,人也不合生活在美的匱乏之中。 文. 游常山. 天下雜誌33期. 發布時間:2001-07-15. 瀏覽數:1477. 大自然的美,人容易領略到,人間美則未必。 設法隨時隨地發現人間美,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陳冠學《藍色的斷想》 台灣版的《湖濱散記》,從這裡——屏東新埤的萬隆村開始寫起。 二世紀前,美國文豪梭羅獨居麻州森林兩年,獨立建屋,寫下清新雋永的自然文學《湖濱散記》。 兩百年後,南台灣一位原本默默無名的離職國中老師,也不讓梭羅專美於前,他以專職老農的心得,寫出《田園之秋》,如暮鼓晨鐘般,提醒了二千三百萬台灣人:台灣是如何可哀地活在日復一日的「美的匱乏」中。
第一課 田園之秋選 陳冠學 一、課文提要 1. 文體:本文是一篇日記,形式上屬應用文,內容上屬記敘文。 2. 內容大要:描寫午後突如其來的一場西北雨,從開始到結束,猶如一齣高潮迭起、結局圓滿的 大自然戲劇饗宴。 3.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是一部三冊的散文集套書,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初秋》、《仲秋》、《晚秋》三篇,起自九月一日,終於十一月三十日。 這套書是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四年每年一冊出齊的,可以說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出齊了三個月的日記。
2020年3月30日 · 台灣散文大師陳冠學隱居田園三十年,耕讀之餘,俯仰宇宙人間,以《瓦爾登湖》式的質樸文字,譜寫出一曲光輝燦爛的田園牧歌,將南台灣田野間的如詩秋色呈現在讀者面前。. 他是農夫,是詩人,是哲學家,更是坐擁山野寶庫的生活家。. 無論是夜雨下的閒讀 ...
陳冠學 (1934年2月1日—2011年7月6日),台灣 作家。 台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畢業,曾任教職及出版社的總編輯,最後歸隱田園,致力於寫作,作品皆充滿對鄉土的關愛之情。 冠學先為筆名,後全面改用。 生平. [編輯] 出身 日治台灣 台南州 學甲莊大灣(在今 台南市 學甲區),父親陳彭攜家前往 台灣 屏東縣 新埤鄉 開墾,自此陳家於此定居。 曾就讀 國立潮州高級中學 , 台灣 師範大學 國文系畢業。 曾輾轉任教東港中學、潮州中學及任高雄三信出版社總編輯。 1980年3月底辭去教職,隱居田園,勤耕雨讀,致力於寫作。 除刻苦鑽研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致力文學創作外,也專注功力於臺灣地理變遷、移民拓荒歷史、 台語 正字 聲韻 研究。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透過農家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地反映了台灣這塊美麗土地所孕育的內藏的美。 同時也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博物誌;如同法布爾︵Jean Henri Fabre,1823︱1915︶的十卷﹁昆蟲記﹂,以銳利的觀察力和富有創意的方法研究了昆蟲的生態一樣。
他們一律姓潘,這一帶自蜈蜞嶺至大武山西麓有幾十個村莊,都同取用潘姓。相傳是跟某個潘姓縣老爺姓的。這情形正如我們的陳姓。閩南陳為大姓,閩南人大部分是越族,當年大概也是跟著某個陳老爺整族盡姓了陳,纔有那麼多的陳姓。
退隱田園後,耕讀之餘,俯仰宇宙人間,寫下不朽散文名作《田園之秋》,成為台灣文學史上最光彩燦爛的散文經典。. 陳冠學筆鋒常帶摯愛這塊土地的一股熱情,獲獎無數,為當代散文大家。. 作者之筆如行雲流水,見解深刻獨到,教人心情激動掩卷嘆息 ...
上月下旬幾乎整整工作了十天沒有休息過,這兩天,忽一擡頭,看見最愛的南園之秋已到,便將這初到的九月當假日。 只要田裏的工作呼喚不太緊,只要心裏還不滿足,明天、後天都還是星期日,誰還理會日曆是什麼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