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3月9日 · 1. 克流感 (吃的,未滿五歲使用) 2. 瑞樂沙 (吸的,五歲以上使用) 以上兩種對於AB型流感都有效,到三月底之前政府補助都有補助。 且為了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使用條件也已放寬,只要民眾有類流感症狀,且有「時之類流感患者」或「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兩者任一情形,只要醫師判定符合用藥條件,則”無須快篩”“無須快篩””無須快篩”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即可開立抗病毒藥劑,降低重症發生率。 這些抗病毒藥物可以抑制病毒在體內的散佈,是屬於”快快吃,快快好”的類型,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而快速篩檢的準確性約70-80%,即使是流感病人,也不一定驗的出來,因此只要經醫師判定症狀符合或有明確接觸史就可以直接使用,以免延誤病情。 推薦閱讀:流感、感冒傻傻分不清? 三症狀快速辨別.

  2. 2019年5月21日 · 流感病毒的種類可以分成A、B、C三,但只有AB型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 流感容易出現發高燒的現象,全身痠痛、疲倦的情形也很常見。 流感發病的初期(持續1~3天),就會出現明顯的發冷、寒顫、疲倦、嗜睡、頭痛、發高燒、食慾不佳、全身無力 ...

  3. 2019年4月27日 · 流感」與「一般感冒」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前者除了服用症狀控制藥物之外,需服用「抗病毒藥劑」,例如「克流感」或「瑞樂沙」。後者則是以症狀控制的藥物為主。 推薦閱讀: 高峰期爆發!七招預防流感方法做到 Q1:「克流感」一定吃完整個療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5月11日 · 1.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行於每年的10月到年2月間,它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包括A、B、C、D,不過只有A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常見的有A的H1N1及H3N2,以及B型流感病毒的Victoria維多利亞株,Yamagata山形株。

    • 居家隔離是什麼?為什麼要居家隔離?說到居家隔離,很多人可能第一印像都會覺得「為什麼不去醫院啊?」現在正好流感季節,很大一部分有發燒、咳嗽等表現的人可能只是流感,並非新型肺炎。
    • 居家隔離是不是和誰都不接觸 把自己關起來?當然不是,隔離並不是「與世隔絕」,居家隔離需要做到的,是除了看醫生之外的時間,都留在家裡,觀察14天(2週),盡量減少和其他人的接觸。
    • 什麼情況下,需要居家隔離呢?目前來說,有3類人群,需進行居家隔離觀察:1.症狀較輕的疑似患者。經醫生判斷後懷疑是新型肺炎,但症狀較輕微的,並明確建議可以居家隔離觀察的患者。
    • 居家隔離對住所環境有什麼要求?最好獨自居住,環境要求如下:通風良好:至少有一扇窗,最好是全屋空氣流通的出風口(下風向),避免污染空氣流向公共區域;
  6. 2023年11月30日 ·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頁提醒,較常見的流感型別為「A型流感」和「B流感」,兩者症狀類似,若民眾想分辨是哪種流感,可觀察B流較常有小腿肚痠痛的症狀,也易有腸胃不適的狀況。

  7. 2019年5月9日 · 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歐佳齡表示,流感居家隔離一般建議是 5 7 ,且退燒超過 24 小時才能重返人群。 而流感不是法定傳染病,衛生單位無法要求學校強制停課,但校方已在6日下午和家長代表緊急開會討論,決定讓流感同學在家休息,適逢學校段考,等學生復原之後再回校補考。 流感群聚案件大增. 根據疾管署統計,從今年初到現在,B型流感有增加趨勢,今年1到4月群聚案件比例為4%、3%、24%、20%,但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仍以A型流感為主。 近期天氣不穩定,衛生局也提醒,務必落實勤洗手、疑似感冒要戴口罩,生病待在家休息,也要額外留意自身和親友健康,如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推薦閱讀: 流感沒走腸病毒又來! 如何拒絕病上身? 幼童與老人是易發族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