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臨床意義: 血液中的嗜酸性白血球增加常和過敏性疾病寄生蟲感染及皮膚病有關。 嗜酸性白血球上升於:過敏性疾病、寄生蟲感染(尤其是寄生蟲侵入組織時) 、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特發性高嗜酸性白血球症候群、…等等。

  2. MCV平均紅血球容積 高:胃腸吸收差(缺VitB12或葉酸)、肝病、藥物。 低:缺鐵性或地中海型貧血、鉛中毒、慢性疾病。 MCH平均紅血球血色素 高:惡性貧血。 低:與MCV綜合判貧血之類別。 MCHC 平均紅血球血色素濃度 高:遺傳性球狀紅血球

  3. 2017年6月26日 · 臨床意義與用途: 1. 過敏、寄生蟲感染、氣喘時會上升。低嗜酸性球 (Eosinopenia) 見於 Cushing ’ s disease、休克與 ACTH 注射後。 2. 本測試常用來: (1) 協助診斷過敏反應。 (2) 協助診斷寄生蟲感染。 (3) 協助診斷布魯氏桿菌病 (brucellosis) 與某些

  4. 正常人的嗜酸性白血球比例應小於3 % (<300 /ul),當血中嗜酸性白血球比例超過5 %或大於450 /ul即視為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 3. 90 %以上的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和過敏疾病及寄生蟲有關,另外少數由惡性腫瘤、肺結核、霍金森氏症、急性嗜酸性球增多症等引起。

  5. www.sem.org.tw › EJournal › Detail台灣急診醫學會

    嗜酸性白血球血症 (eosinophilia)定義為絕對血球計數>500/μL,而不是依據百分佔比;嗜酸性白血球增多症 (hypereosinophilia)定義為絕對血球計數>1500/μL。 初步評估需判斷是否侵犯重要器官如,心臟血管、中央神經系統、呼吸道,其他常見受累器官則為皮膚與腸胃道。 常見病因. 依病因可區分原發性 (idiopathic)或後天性 (acquired);後天性分為初級 (primary acquired)與次級 (secondary acquired),原發性和染色體突變有關,影響嗜酸性白血球生成或免疫調節缺失,如5q31-33突變…等。 初級與造血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癌,肥大細胞增生有關。 次級成因則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6. 自動帶入本項計算方式,於檢驗結果說明欄位 : Absolute Eosinophil Count = WBC Count × Eos %. 操作組別. 台北檢驗組/血液鏡檢組/桃園檢驗組. 聯絡電話. 林口 (403)2550轉512或513. 台北 (412)3654、3655. 桃園 (463)2051、2053.

  7. 2017年8月21日 · 多種原因可引致「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增加(eosinophilia),包括「過敏反應」(allergic reaction)或「寄生蟲感染」(parasitic infestation),例如嚴重「哮喘病」(asthma)及「過敏性鼻炎」。 破壞眾多器官 致中風心衰竭. 「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嚴重超標,絕對值超越1.5單位屬高危情况,嚴重可以致命。 「嗜酸性粒細胞」活化後分泌多種不同化學物質,破壞細胞組織,包括肺、心臟、皮膚及消化道等重要器官,可引致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及肺功能障礙。

  8. 2022年5月2日 · 臨床意義/ 實驗室解釋 升高時可能原因為寄生蟲感染、過敏症、氣喘。 更新日期 2021/04/20 資料來源

  9. 2012年12月19日 · 血檢項目參考範圍(英語: 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 ),指的是醫療保健專家從血液樣品中選取的一組用來描述醫療檢驗結果的正常參考。 血液檢驗 的測量在 臨床 中意義非常重要,人們通過對體液進行分析來尋找屬於 病理學 中的病理改變來作為是否 ...

  10. 中國人血紅蛋白的正常值為:男性成人120160g/L(1216g/dl),女性成人為 110~150g/L(11~15g/dl),新生兒為 170~200g/L(17~20g/dl)。 通過對血紅蛋白的測定,可初步了解受檢者是否存在 貧血 或 紅細胞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