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8日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解釋,成年人失能的第一大原因就是腦中風,腦中風有85%的成因是血栓阻塞。 若心臟有血栓或血塊,心律不整就是重要前兆,如果心律不整及早發現並治療,比較不容易發生腦中風。 而心律不整長期下來也會導致心臟衰竭。 「心律不整的病患,多半沒有心悸症狀,到醫院測心電圖,也不一定當下能測出來。...

  2. 2017年12月21日 · 食藥署表示,手腕式血壓計確實會因為手腕擺放的位置而影響準確度,建議民眾使用前詳讀使用說明書,並且依照指示操作,以有效降低量測誤差 ...

  3. 5 天前 · 近日適逢「世界高血壓日」,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動「3大口訣」,幫助民眾建立正確量測血壓的認知,分別是「居家量血壓」、「130/80標準」與「722 ...

  4. 2021年4月20日 · 講到血壓,你可能會有印象大家會講到137/86 mmHg這樣的數字,還會聽到兩個名詞:「 舒張壓 」和「 收縮壓 」。 究竟137代表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呢? 收縮壓,就是代表 「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 ;而舒張壓是 「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 。...

  5. 2023年1月16日 · 國民健康署指出,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高血壓患者則牢記「722」原則,也就是「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平均值。 以下是正確的量測觀念: 量血壓有人喜歡用左手,有人喜歡右手量,到底哪隻手比較正確?...

  6. 2021年4月9日 · 記者洪玲明/台北報導. 高血壓患者得注意,如果量測血壓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是否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 醫師提醒多數病人在輕度狹窄時沒有症狀,隨著狹窄程度愈來嚴重,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昏、暈厥、心絞痛等不適症狀,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 高血壓患者得注意,如果量測血壓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是否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 (量測血壓示意圖/書田診所提供)

  7. 2023年1月12日 · 血壓的測量正確與否,差異很大,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以居家血壓量測取代過往診間血壓量測作為高血壓的診斷,因為民眾到醫療院所測量時受到醫療環境與白袍症候群的影響,血壓就不自覺飆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