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4日 · 當年11月,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簽署行政命令凍結伊朗在美資產,並在隨後兩個行政命令中禁止向伊朗出口美國商品、實施禁運,並且禁止進口伊朗商品。 1981年伊朗正處於兩伊戰爭困難時期,美國的制裁則嚴重阻礙伊朗的戰爭補給和軍需配備。 迫於無奈的伊朗只能通過釋放人質換取美國取消制裁。 面對美國制裁,伊朗轉而向其他國家出售石油. 此後,伊朗迅速調整策略,向其他買家出售石油彌補美國市場的缺失。 受兩伊戰爭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走高,多國於是爭相購入石油增加儲備,日本以及西歐與伊朗的貿易量都明顯增加。 儘管美國市場的大門對伊朗閉緊,以至於到了1987年,伊朗對美國石油出口量只恢復到先前10%的水平,但因為盟友們心不在焉,制裁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所以1987年兩伊戰爭尾聲階段,伊朗迎來了美國第三次制裁。

  2. 2019年6月6日 · 投資銀行雷蒙詹姆斯(Raymond James)分析師米爾斯(Ed Mills)與莫查諾夫(Pavel Molchanov)3 日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禁運稀土對美國的潛在衝擊有限,「這是我們懷疑北京會在這威脅上『扣板機』的原因之一」。 報告指出,去年中國開採全球 70% 稀土,若衡量真正投入製程的稀土,美國只占全球需求 9%。 富國投資研究所(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上週出具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如禁運稀土,將讓運用稀土的美國製造商陷入困境、墊高生產成本、甚至造成產品延宕,但北京不必然因此拿到王牌。

  3. 2014年7月3日 · 伊朗的介入將會打亂 ISIS 的終極完美計畫,因為這場戰爭不僅僅是伊拉克政府對伊斯蘭反抗軍,而是整個中東地區中的什葉派與遜尼派之爭。 延伸閱讀:

  4. 2017年9月12日 · 不同意的理由是北韓大部分的原油都是從這兩個國家進口,一但禁運制裁通過,中國和俄羅斯的荷包當然會大失血。 為讓制裁案通過,美國最後只好向中國和俄羅斯妥協,將禁止改成「限制」。

  5. 2020年12月1日 · 中央社 2020-12-01.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中油查德礦區第一船原油運返大林廠 能源自主寫新頁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看似可以發大財了,中油在查德的石油探勘卻不是那麼的順遂。 據《 中央社 》報導,2006年時,中油與查德簽約,取得3處礦區探勘專屬權。 同年,台查斷交,中油可以選擇支付500萬美元的違約金,或在開採難度、風險皆高的狀況下挖下第一口井。 如今,中油的豪賭中了。 在現有產量下,中油將依照股權比例,每日獲得2000多桶原油。 多年來的辛勞不只換到一桶桶原油,更是為台灣石油探勘寫下新紀錄! (責任編輯:陳佳煜)

  6. 2017年7月13日 ·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動多起恐怖攻擊並造成中東地區混亂的伊斯蘭國 (ISIS)的首領巴格達迪傳出死亡消息,並由ISIS證實。 由過去伊斯蘭激進組織的例子來看,首領的過世似乎對於組織沒有太大影響,甚至激起他們成長茁壯。 但巴格達迪的死亡卻對伊斯蘭國來說有無比的重要性,本文以伊斯蘭教「哈裏發」的地位去分析巴格達迪對於伊斯蘭國精神思想的象徵性,巴格達迪的死亡對於伊斯蘭國來說或許是日薄西山的開始。 (責任編輯:黃家茹) 文/ 王晉. 在經歷數次“被死亡”之後,7月11日,伊拉克蘇馬裏亞電視台(SUMARIA TV)網站報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布聲明承認其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已經死亡——與以往由西方媒體發布消息不同,這次是“伊斯蘭國”自己宣稱的,看樣子可靠許多。

  7. 2016年12月19日 · Burka的穿與不穿. 世界各地的伊斯蘭婦女穿著數種樣式的包覆型服飾,如 hijab, niqab, burka等 ,其中尤以「burka(原名:burqa)」這種服飾為最完整的包覆,通常是從頭遮蓋到腳的罩袍, 只在眼睛部分開蒙紗的開口 提供些許視線。 近日,荷蘭通過了全國性禁令、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公開表示對burka禁令的贊同,這種服飾的被規範穿與不穿、或是留待婦女自主決定,也產生許多討論。 這種服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最為普遍。 塔利班(Taliban)執掌政權(1996-2001)下的阿富汗, 穿著burka是由法律強制規定的 ,若有違反,通常會被 施以可能致命的處罰 如鞭刑、石刑、或是強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