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10日 · 創意就藏在生活裡——從布農族的傳統祭事年曆,來看「真正的文創」是什麼. 前陣子,去了台東海端的崁頂部落一趟,崁頂部落是布農族的聚落,雖然人口稀少,但靜謐純樸,惹人喜愛,我們去了一間崁頂部落中的布農文飲食文化工作坊,在那裏,我品嘗到了 ...

  2. 2016年8月2日 · 日前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終於通過,台灣終於開始要掃除國民黨的負面遺產。 葉家,是諸多犧牲者中最知名也最具指標性的案例。 如果能完成他們 70 年的宿願,轉型正義才算是糾正了歷史的錯誤。 (責任編輯:曾華銳) 採訪編撰:陳翊屏 │ 採訪審校:陳秋如. 國發院原有地主後代葉頌仁及妻子廖燕惠今天 (2日) 至 Hit FM 台北之音「蔻蔻早餐」節目闡述狀告國民黨的奔走過程。 葉家位於木柵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土地,前身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共 8.8 公頃土地在民國 51 年遭國民黨政府強迫簽約徵收,是 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機關、行政區土地交易案。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闖關立法後,政府是否能成功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 國發院案能否敗部復活? 葉頌仁期盼蔡英文政府能落實轉型正義。

  3. 2019年12月30日 · 1. 深呼吸.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雙腳著地,肩膀放鬆,盡量保證身體是挺直的。 然後做3到5分鐘的深呼吸。 為什麼要做深呼吸,目的是 讓我們的身體的肌肉可以放鬆下來,我們混雜的思緒可以平靜下來 。 有很多時候我們做深呼吸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怎麼可以保證我們是正在做深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就是你的肚臍的下方,如果你在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是一個脹氣的氣球,然後你再呼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漏了氣的氣球的話,你做深呼吸就是做對了。 2. 覺察情緒. 接下來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最近關心、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我對這個問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傷心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感知這個情緒,去感覺它在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

    • 1989 年是解嚴後兩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 讓我們從世界的民主關鍵年,1989 年來看歷史
    • 一首台語歌,呈現 1989 年的台灣抗議日常
    • 今年金曲「特別貢獻獎」選擇黑名單工作室,有重要意涵
    • 從來沒有什麼「天賦人權」!因為馬上又會被掌權者奪走
    • 三十歲的金曲獎,同時見證台灣人如何追求自由
    • 延伸閱讀

    沒有經歷過解嚴的年輕世代,可能會有一個錯覺,覺得 1987 年的 7 月 15 日,政府一聲令下戒嚴令正式廢除,家家戶戶出門走到大街上,發現大家都還活著非常高興於是張燈結彩互道恭喜。 不!這又不是什麼年獸的故事。把你的鞭炮收起來。 解嚴之後,人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改變。政府要對付人民,方法多得是。 1988 年 520 農民運動,便衣軍警混入抗議民眾中開始滋事、與警察抗爭,街頭處處濺血,而只能收看官方政令傳聲筒的三台新聞的民眾,只是義憤填膺地認為民進黨與南部暴民帶頭襲警、使用暴力、破壞秩序。 1989 年,主張台灣獨立的鄭南榕被控涉嫌叛亂、自囚在民權東路巷內的時代雜誌社(就在我的母校中山國中旁邊,就住在隔壁一個街廓的我還在唸小學,當時對此事一無所知),宣布:「他們只能找到我的屍體」,在警...

    1989 年是騷動不安、乾坤變色、否泰未明的一年。 東歐國家以捷克東德為首展開民主抗爭,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慘案,台灣股市一路攀升直逼萬點、房價高漲促使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動「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這些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值得寫入史冊的重要大事,全擠在這一年發生。 那個路上開滿賓士、人人手戴勞力士、講著大哥大,簽賭大家樂、綁票案頻傳的台灣社會,翻騰著彷彿要將鍋蓋掀開的巨大壓力。人人想著發財、社會汲汲賺錢;人們面對著各種壓力,都想伸手突破困境,卻又奇蹟似地以一種推擠式的平衡維持著微妙的社會秩序保鮮膜不致破裂。 各項訴求開始走上街頭,警察與拒馬常常盤據著博愛特區的路口;不同的聲量、伴隨著檳榔渣、大聲公、烤香腸、巨大陽傘、交通錐、直立旗、計程車、綁布條,構成了這個喧嘩時代的的尋常風景。

    這是《民主阿草》歌詞的第一段,敘事的主角是個年輕人,對政治毫不關心也沒概念,為了去西門町卻在博愛特區被擋住了路,於是展開了這個多人敘事的故事。 故事中警察對年輕人說: 在警察半威嚇性地勸退下,年輕人表示別人冤家跟他沒關係,他只是想借道走過去,然而此時多了一個台派阿北,是第一代黨外時期的民進黨員,也講出了這次遊行的宗旨:當時的老國代問題。老阿北說道: 稍微插個嘴,也許有很多八年級生 90 後不知道什麼是老國代。簡單地說,以前總統不是直選,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國民大會代表中華民國三十六省的國民(對你沒看錯,就算在歷史上從來沒被實現過的東北九省,安東省也好、嫩江省也好照樣有十幾二十票),任務就是選出蔣總統。 在大陸時代就選出的國大代表可以無限續任,每投一次票就可以獲得大湖山莊別墅一棟、新店中央新...

    黑名單工作室是一群人,除了核心人物王明輝與陳主惠外,其他是一群好像綜藝節目班底或全明星(all star)一般的人物,以排列組合 C 幾取幾的方式呈現在不同的歌曲中,大致有林暐哲、陳明瑜、陳明章、許景淳、司徒松(Keith Stuard)、葉樹茵、胡德夫等人,也有一些相識的樂手偶而客串。 那是一個太早的時代,台語新民謠運動的史前曙光。林暐哲才剛退伍不久還沒有組「Baboo」;陳明章雖曾憑著一把六百塊的吉他為《戀戀風塵》配樂拿下南特影展,但並未因此名利雙收;許景淳也還未受到任何肯定⋯⋯他們都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改變台灣音樂圈的大人物,只是一群因為喜歡音樂又喜歡譙政府而聚在一起的人而已。 因為對體制不滿、所以想要創造一些什麼、去對體制嗆聲;一張主題包羅萬象、遍及台灣常民社會裡各種日常生活與光怪陸離加...

    《抓狂歌》發行後的隔年 1990 年,台灣股市衝破萬點、野百合學運爆發,終結萬年國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例》廢除。而後在反對黨人士前仆後繼的努力之下, 1992 年刑法一百條內亂外患罪唯一死刑廢除。 那些白色恐怖時代朝廷鷹犬掐著台灣人民脖子的惡法法源一一廢除,台灣人才首次見到沒有白色恐怖的天空,真正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隨著黨禁報禁解除、媒體鬆綁天空開放、那些憲法所保障、真正屬於人民的第四權、意見表達自由,以及集會結社自由,才在戒嚴四十多年後,真正地交付到人民手上。 我們可能會從課本或書上讀到,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是人生來即擁有的權利。但是我一直都不這麼想。 我從戒嚴的時代長大。我清清楚楚地看著,民主、自由、人權,從來就不是天賦的。那些東西都是我們原本就沒有,靠著很多的前輩與先烈們的...

    三十年了,金曲獎。從一個歌詠中華的政府樣版獎勵,終於蛻變成今日華語流行音樂界最高的殿堂。是因為它的公正超然跨越政府干涉、完全訴諸專業、包容開放多元、鼓勵創新顛覆;又能夠以具體的獎勵選擇表明這個時代公民社會與創作職人最重要的價值 —— 一如最佳歌曲選擇了《玫瑰少年》。 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繫於一道既微弱卻又無比堅實的羈絆上。 那就是自由。 唯有自由,才能支撐最真實的創作。一如每一屆掏出真心投入一切的創作者、表演者,換來了第一線音樂專業人士的肯定。 唯有自由,永遠是創作環境裡唯一的土壤。孕育了林生祥、孕育了巴奈、孕育了胡德夫、孕育了雷光夏。 唯有自由,我們才能大聲歌唱。1989 年黑名單工作室的前輩們在街頭現場唱著《民主阿草》時如是,1990 年在野百合學運時如是,三十年後的現在亦如是。 祈願我們...

    【今年金曲獎給年輕人的啟示】高舉政治標語的「黑名單工作室」,提醒你真正的「台灣價值」 為何楊雅喆在金馬獎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用四張圖讀懂電影人的控訴暗號 為什麼我們要花錢,讓外來政權主辦的金馬獎建立不屬於台灣的「大中國想像」? (本文經原作者李律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擾動1989--寫在金曲30之後〉。首圖來源:作者提供。 )

  4. 2020年11月30日 · 心語:大多數人的煩惱百分九十都來自人際關係的困擾,從自己做起才能締結良緣;請你現在開始檢驗屬於你的人際黃金三圈! 緣分:你是個惜緣的人嗎? 人的相遇絕非偶然,你一輩子到底注定會遇到多少人? 是否認為人之間的相遇是奇蹟,還是一種緣份呢? 佛教的說法:人生當中和許多人擦身而過,只有跟特別有緣份的人才能結緣,只有同時具備某種原因和緣分時,才能夠相遇。 因所有的一切都從緣分開始,我們都應該更珍惜「 他人相遇這些事」,「和他人相遇的地方」,以及「和他人相遇的態度」 。 只要抱著這種態度,就會珍惜所有的相遇,也會自然對對方產生感謝之情, 你才懂得進一步增進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或許你會問我, 我很珍惜與人的緣分,為何對人際關係我還是產生讓自己困惱的事?

  5. 2020年3月17日 · 人物故事 觀點. 【她每天都在打無煙硝的密碼戰】歷史學家解密「特務」政治檔案,裝成報社記者的「假名特務」也被揪出. 研之有物 2020-03-17.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28 事件距今已 70 餘年,歷史傷痛依舊處在許多人心中。 在台灣的威權時代,匪諜、特務、受害者與其家屬,被掩藏於一齣齣的政治謎團。 歷史學家林正慧的工作為檔案研究,用政府機關留存的各式檔案,解開歷史迷局。 她在拼出歷史真相的過程中,常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 (責任編輯:連柏翰) 林正慧長年投入臺灣客家史、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從檔案中挖出被隱藏的秘密。 相較於學術工作的「鬥智」,走進林正慧的研究室,像踏入一座秘密花園,擺滿她親手栽種的盆栽 ── 點亮「綠手指」,是歷史學者另一項美麗專長。

  6. 2015年10月6日 · 我們必須瞭解,並接受一個事實: 一個人一輩子就從事一種工作,這種時代已經過去了。. 因為這個世界的典範轉移速度愈來愈快,某個新產品的發明,也許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改變了,很多行業就此消失,我們的人生也勢必會隨之改變。. 當然,也會有不少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