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7日 · 2020-02-07.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職場中遇過一種人他們容易被人們視為難搞的獨行俠不是講話太直接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如果你遇過這種人或者你自己就是這種人那麼恭喜你這可能代表著他或你就是 21 世紀最強大的專業人才! 在《 混亂的中程:創業是 1% 的創意+ 99% 的堅持,熬過低谷,趁著巔峰不斷提升,終能完成旅程 》一書中,作者將一種化學術語的含意比喻為 21 世紀新型態專業人士身上具備的特質,擁有這種特質的人,過去在職場上常常被認定為難以駕馭,但其實,他們強大到足以成為新時代中各領域的傑出領袖。 (責任編輯:陳美羽) 化學裡有個術語叫做「自由基」(Free Radicals),用來描述具有不成對電子的分子,可能帶有正電、負電或不帶電。

    • 個人作業→團隊協作,有效「溝通」是關鍵
    • 現象一:Deadline 僅供參考,但老是錯過
    • 現象二:互相指責、士氣低落
    • 現象三:人人都是獨行俠、不願提供 Feedback
    • 有效溝通才能為團隊帶來正面效益
    • 你可能會有興趣

    「溝通不足」往往是一個過程,會以各種其他問題浮現,例如士氣低落、業績下滑、責任不清。對這個階段的早期新創來說,溝通不足的原因,瓶頸很有可能就是創業者自己。因為創業者已經習慣草創期的工作節奏,缺少與其他同事協作的意識與經驗,經常不自覺認為「講這麼多真浪費時間,還不如自己做比較快!」 身為創業者,如果你的同事與團隊開始頻繁出現下列幾種現象,歸根究底很可能就是溝通不足導致。

    一位同事經常無法在 Deadline 前完成專案、工作,有可能是個人時間管理的問題,但如果是整個團隊頻繁錯過 Deadline,應該歸咎於溝通失敗。 建議可在內部採用線上專案管理軟體,例如 Trello,這可有助於消弭這個問題。如此可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每個專案的進度、時程、分工,讓大家知道誰應該在何時做什麼事情,也可即時追究拖延進度的責任,或是快速修正造成阻礙的問題,讓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在 Deadlinle 前完成。

    你的新創團隊,是否常因爲搞砸某件事、某個專案成果不如預期、無法準時完成某個計畫而互相指責?這很可能是因為同事不知道如何有效溝通。因為不管是互相指責或是士氣低落,都是負面能量逐漸累積的結果。 建議創業者,能固定與個別同事安排 1 on 1 的時間,了解每個人的工作狀態與情緒。尤其是多聊聊那些讓同事感到失望與挫折的人事時地物;或是鼓勵團隊多利用例如 Slack 這類的團隊溝通平台,請他們列出感到不滿、疑惑的問題,並盡可能透過透明公開的討論來找到答案。某種程度上,這些都是適度的負能量釋放,避免所有不滿與情緒,在超過某個臨界點而瞬間爆發。

    即使一個人再有工作熱情、再樂意提供同事協助,但如果提出的建議與回饋,總是像石沉大海一般無法產生任何改變,很自然就會讓他開始獨善其身,覺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夠了。這樣的冷漠氣氛,會快速在團隊內部擴散,變成一種溝通的慣性模式——閉嘴做自己的工作就好。 建議可建立讓同事們一起討論的機制。例如,與工作相關的文件,在 G Suite 中進行協作,讓同事彼此可以留下評論或反應不同角度的意見,讓所有同事都能查看,並參與討論,以此逐步建立起同事們彼此給予回饋的團隊文化。

    由於溝通不足或溝通失敗造成的負面影響,透過幾個簡單卻十分重要的步驟,可改善新創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身為創業者,你很有可能會訝異這些小改變帶來的具體成果。 (本文經 AppWorks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三個團隊溝通不足造成的困境,創業者如何解決?〉。

  2. 2015年9月23日 ·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些獨行俠們就像緩慢燃燒的火焰而非一觸即發的煙火他們並不會在第一次碰面就傾心分享許多生活軼事不過只要給他們多一點時間讓他們了解跟你相處是十分自在的他們就會敞開胸懷所有阻隔在你們之間的障礙 ...

  3. 2021年10月15日 · 人物故事. 太強了!. 這位台灣人穿MIT夾腳拖跑5千公里,連外國對手都跟風換上夾腳拖. 中央社 2021-10-15. 台灣超馬好手羅維銘在紐約參加為期 52 天、目標 5000 公里的超馬挑戰賽超過一半賽程他是穿著人字拖跑。. (圖片來源:3100 Miles of Support臉書社團 ...

  4. 2020年7月15日 · 1. 「職業類型」 2. 「產業類型」 3. 「公司類型」 接下來我會根據上述三種類型來一一闡述,分享自己的實際經驗與做法。 1. 「職業類型」 如果你問我,第一份工作的職業類型要選擇哪一種比較好,我絕對首推「業務」類型的工作。 當時剛出社會的我,雖然沒有一技之長,但已經有意識到「業務」工作對於未來職場的重要性與發展性;舉凡你要面試、你要晉升、你要銷售商品、你要銷售服務、你不想只領死薪水,這一切的一切,當你踏入「業務」工作的時候,都可以開始學習,開始磨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業務可以磨練自己的「軟實力」。 我很常開玩笑的說:「以後我的小孩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軟實力,就是他是否可以保有自信並和諧的與人相處。

  5. 2016年5月5日 · 2.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跟和別人一起消磨時間一樣好玩,但也需要妥協某些部分,你得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來配合他人的期望和意見。. 獨處時讓你更自由,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想穿什麼、想吃什麼都隨心所欲,也可以做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

  6. 2017年4月27日 · 職場上的邏輯能力可以分為觀點總結能力(從材料到觀點)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觀點到語言),今天只講前半個——如何形成一個有說服力的觀點? 好的邏輯就是一串多米諾骨牌. 從一個故事開始。 抗戰時,有一個叫浦熙修的新聞記者,在重慶機場採訪,看見宋靄齡走下飛機,懷裡抱著一條狗,身邊跟著一群狗。 她轉眼又看到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先生沒有接到他的夫人,失望而歸,因為香港淪陷後,大批官員家屬逃難,導致飛機票一票難求。 為了避開新聞審查,浦熙修把這條負能量的新聞變成兩條中性消息,宋靄齡帶著一群狗下飛機和王雲五沒有接到夫人一起見報,立刻引起輿論譁然。 所以邏輯性,就是在兩件事情之間建立因果關係。 好的邏輯就像多米諾骨牌,看上去是一個個獨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塊倒下,其他的也隨之倒下。 試比較下面三個人說的三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