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6日 · 為什麼絕望?你去看看這四位的票房,你就知道了,特別是唐美雲或廖瓊枝。 連她們自己都知道,在台中賣票很不容易,但還是願意接受邀請演出。她們心裡有底,歌劇院卻不能讓票房自生自滅。會寫出這種文案,大概就是絕望了放棄了。

  2. 2017年12月29日 · 內文提及中國 9 個淡然應對生活的青年,用許多形容詞描述這群「出家」的 90 後中國青年,包括「佛系食客:中午到底吃什麼,昨天的再來一份吧」、「佛系養娃: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要那麼苦」、「佛系購物:遇到合適的就買了,不合適我也 ...

    • 理由(一),因為在歷史上大家早已難以分清你我彼此
    • 理由(二),充滿創意與革新的新興宗教,直接結合三教教義合一
    • 理由(三),紅塵俗子多半重視靈驗,少有時間專讀經典教義
    • 台灣歷史上,造成神佛難分之原由主要有五個貢獻者
    • 結論

    儒道釋三個宗教,長期影響中土思想,思想信仰互相融攝,甚至連神明譜系也彼此收編,長期混血之下,都已經有所沾染。 比如,道教裡的斗姥天尊,佛教稱為摩立支天菩薩,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在道教裡認稱為慈航真人。佛教許多法師稱玉帝是忉利天主,作為佛家護法神。 然而釋迦牟尼,在道教裡亦被歸為為大覺金仙。道藏有收經書說老子化胡,西傳道法化身為釋迦牟尼。道教支派普庵派,其宗師便是佛教的僧侶普庵禪師。 除了神系相互影響,佛道二教彼此經書抄來抄去,也在所多見。這部份扯到許多偽經考證,本文不多探討。 至於道家大師註佛經(呂祖注金剛經),佛家大德解道經(道德經憨山註)等等,三教之間的宗師彼此用自己的教義解識他教的經典,更是歷代常見。 明清以來,道人習佛法,僧人住神廟,這都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尚有許多出家大師紛紛提倡三教...

    在明清以來,許多宗教勢力打入民眾,蓬勃發展。 1.有的宗教直接以三教原始經典為學習對象,但是修行方法自己走出一條路,如:理教:以儒家為基底,奉觀音為主神,習道法道術濟世。台灣在戰後有位理教大法師,是越戰前南越的國師,道功十分精湛,也是著名中醫許多人不知其理教背景,視其為道門人士。 2.有的宗派自創新經典、新背景、新教義融合三教,如:羅教:只要跟無生老母或真空家園有關的信仰系統,都是源於此教。羅教在明清傳播甚廣,發展出數百種各式各樣的宗教,此教自創經典、神系與世界觀,採用許多佛道二教的說法與術語,但是被二教人士認為其偏離二教原始教義。 因此羅教系統的相關經典,自然也不會被二教承認。在羅教的傳承發展裡,在台灣比較有名氣的宗教有一貫道跟齋教。齋教在清朝時分別傳入台灣,其實是龍華教、先天教與金幢這三...

    三教的教法不太相同,雖然原始的經典皆有自己的獨立體系與思想,但是如沒有仔細深究,自然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 反過來講,想要分得清其中差別,多半是純粹三家的修行者或奉行者,依照經典的教法,還有戒律的框架來提供分辨的依據。這涉及許多複雜的問題,比如經典的真偽考證與認證,一般來說會把放在道藏或佛藏經的經典視為正典,不在其中經典與相關說法,視作為附會外道。 但是對於求保佑的俗子們來說,是較少會去關注的議題,反正大家信者恆信,在習俗上也是照樣延用,自然就成為了現在的風貌。 基於前三個理由,可以再從歷史的發展來解釋台灣民間信仰道佛混血的現況。

    1.鄭家王朝 2.移民 3.官員 4.神職人員 5.日本政府 (一)鄭家王朝: 羅教系統的教派,由於在中國基層人民傳播很廣,組織嚴密,受到朝廷的忌憚與壓制。這些教派往往轉為地下傳播,秘密結社甚至轉為幫會。鄭成功抗清的背景與天地會有十分密切的關連,與許多秘密幫會只要同以抗清為目標,多互通聲息與串聯合作。 因此,有別於清廷的嚴加禁止,鄭家王朝對於羅教系統的宗教傳播採取寬鬆的政策,信眾們隨著鄭氏來台,羅教的神佛融合教義,慢慢地融入並影響台灣人民的生活。 (二)移民: 從中國歷史文化來看,漢人的民俗信仰就是以道教為基底,其中天公城隍與土地公等等,就是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對象,早已深植人心。 自鄭家經營台灣時期開始,大量漢人移民來自沿海各省,特別是福建。閩地多山,原住民多行巫術,算是道佛二教傳教的邊陲地帶...

    台灣的民俗信仰,可以說是以道教信仰為基底,風俗習慣為介質,結合不同有能有力的對像崇拜的產物。 人民信仰的基礎多半是追求務實生活上的幫助,只要能夠有助於務實面上的福祿壽,人們對崇拜的對像來者不拒,非常多元離奇,跨越宗教,物種,國界與職業。 從建廟立像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 從怨死的母豬到顯靈的天皇: (台南鎮山大將軍廟,長濱天龍宮祭日本天皇) 遇難的公主到溺斃的姑娘: (墾丁八寶宮祀荷蘭公主瑪格莉特,水流屍張玉姑) 荷蘭的硬漢到菲律賓的小哥: (水林綠佑將軍廟祀荷蘭將軍Leo,太平菲賓大哥廟祀不知名姓的菲國男性水流屍) 叛亂的份子到平亂的功將: (內門興安宮祀朱一貴,鳥松大將廟祀征朱一貴殉職的陳元) 民國的歌手到日本的警察: (二林廣懿宮祀鄧麗君,東石鄉富安宮祀義愛公 森川清次郎) 二二八...

  3. 2021年1月15日 · 中央社 2021-01-15.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人口負成長/少子女化煞不住 專家:結婚率下降才是關鍵 〉。 首圖來源: pxhere ,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 1993 年開始步入高齡化社會,2018 年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預估,2026 年時台灣恐變成超高齡社會。 此外,2020 年台灣更是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的情形,少子女化問題日漸嚴重。 當人口結構發生巨大改變時,除低生育率成國安問題,低結婚率的討論也漸漸浮上檯面。 年輕一代的台灣人為何不婚不生? 台灣社會、產業、生活又將面臨什麼挑戰? (責任編輯:徐子捷)

  4. 2017年7月14日 · 進入華府之初,遇到他的直屬上司─武狀元給他一個下馬威。. 對華府來說,他不是唐伯虎,也不是那場面試賣身葬父的孝子,他就只是一個職員,一個代號,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經典-9527。. 下一個跑步唱歌的鏡頭,「死做活做像條狗,被人罵不能汪汪叫 ...

  5. 2015年7月10日 · 我把這想法告訴了幾個阿累、阿奈 (註 6),取得大家共識後,我們分別拿出家中多的傳統服飾與配件合成一套,讓她能一起分享這個祭典。 各位要知道,當族人願意借出自己的傳統服飾給你穿,你在我們心中就已經有一個位子。

  6. 2017年2月7日 · 一勺勺酥油傾入銅燈盞,一顆顆溫暖的火苗在佛像前跳動。. 昏暗的燈光裡,釋迦牟尼佛低垂雙目,悲憫地注視著匍匐在地的僧俗民眾。. 昌都戰役,八千多藏兵不敵幾萬漢兵,一敗塗地,占整個西藏正規軍實力三分之二的昌都守軍被全殲,包括阿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