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高血壓看哪一科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4日 ·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耀庭提醒台灣45歲以下的高血壓發生率大約是7%且隨著世代演變已經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張耀庭指出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而高血壓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兩種大部分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成因與遺傳飲食肥胖生活型態等環境因素相關次發性高血壓比例占整體高血壓5到15%多為內分泌疾病所導致。 困難點在於,高血壓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如果沒有定期量測血壓的好習慣,偶爾的頭暈、頭痛、胸悶往往容易被忽略;臨床發現不少人都是拖到血壓過高導致急性劇烈頭痛、心肺等器官受損、呼吸困難到急診,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高血壓。

  2. 2024年1月7日 · 錢政平說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包括年齡肥胖遺傳飲食藥物和環境等因素都有可能讓血壓升高並且幾乎很少會出現異常不適狀態臨床醫師常見不少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早已有高血壓問題

  3. 2021年3月19日 · 量測血壓老是失準,可能不是你的錯!. 名50多歲的男子,半年前體檢發現有高血壓,從此規律服藥,但每次回診在醫院測量血壓時,不管怎量血壓都是偏高,只好藥越吃越多,沒想到最近時常感到頭暈,突然站起來時的症狀特別明顯,這才發現血壓 ...

  4. 5 天前 ·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共病危險因子同時也會受到年齡運動體重抽菸或情緒等因素影響當血管壁越硬化狹窄或越緊繃時血壓也會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初期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130/80是當前多數國際準則認定的高血壓數值美國在2017年修改高血壓指引正式將高血壓診斷數值下修到130/80毫米汞柱可降低心血管死亡與併發症風險玠宇強調,居家量測血壓的方式採用「7-2-2」準則法,「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5. 2024年3月22日 · 何一成說高血壓是造成國人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控制高血壓是臨床上重要的健康課題然而相對於高血壓低血壓卻常被忽略。 一般認為正常血壓的標準為120/80mmHg,收縮壓低於100至110 mmHg 或是舒張壓低於60至70 mmHg,就是低血壓。 一旦低血壓,可能出現症狀包含:視力模糊、頭暈、想睡、疲累、虛弱、四肢冰冷等。 何一成指出,有的患者在姿勢改變時,如由坐或躺變成站立,會產生頭暈,可能只持續幾秒鐘到幾分鐘,但嚴重時會呼吸困難、昏倒。 倘本身有腦血管病變或狹窄,血壓又太低,血流達不到腦部末梢血管,就可能因腦血流不夠而中風。

  6. 2022年1月2日 · 它是血液流過血管壁時產生的壓力,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定義,正常的血壓值,收縮壓和舒張壓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

  7. 2019年12月19日 · 陳 鈞凱. 低血鉀 腫瘤 高血壓. 字級.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60歲男子有高血壓問題已經10年之久在積極用藥控制下血壓維持還算平穩但有時還是會失控日前接受腎功能檢查抽血醫師發現男子除了高血壓也有血鉀偏低狀況懷疑不單純進一步檢查結果在右側腎上腺發現一顆1.5公分大的腫瘤開業腎臟內科醫師王峰銘指出,檢驗數據看到高血壓與低血鉀同時出現,便懷疑可能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典型症狀,而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有多種亞型,電腦斷層掃描果然發現腫瘤。 幸運的是,男子的腎上腺腫瘤為良性腫瘤,接受手術摘除腎上腺腫瘤之後,血壓馬上恢復正常,從此不需再服用降血壓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