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2日 · 年底選戰即將到來許多選民開始回頭評價執政者在任期內施政表現如何。. 在台北市方面親民黨籍議員黃珊珊在總質詢中總結了柯文哲這四年做到了什麼事沒做到什麼事讓選民可以清楚了解柯文哲為台北市做了哪些努力她認真平實的風格在 ...

  2. 2022年11月17日 · 民調領先的三名市長候選人,陳時中、黃珊珊及蔣萬安,雖已承諾將氣候政見納入市政規劃,卻皆未提出具體的政見。綠色和平今日先後前往黃珊珊、陳時中及蔣萬安候選人競選總部再次遞交政見建議書,要求三人把握 15 日的政見會,提出具體氣候政策。

  3. 2018年4月17日 · 生活報橘. 【20、30歲女生常見的婦科】請問醫師:「為什麼不是生理期,最近我肚子卻常悶悶的痛?. 問8健康新聞網 2018-04-17. Photo via Pexels.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長庚醫院婦產部產科主治醫師蘇聖淵指出好發於20到50歲女性的「骨盆腔感染 ...

  4. 2016年4月13日 · 報橘. 【精神病去污名】精神病很可怕嗎?. 其實對他們來說──歧視才是最可怕的。. CO 肥皂箱 2016-04-13. 文 / 小鬱亂入 Depressy Trouble. 由於新聞事件的延燒,大眾對精神障礙者的恐懼與歧視似乎 慢慢地浮上檯面。. 前陣子甚至有新聞表示有某社區在大門貼 著「 防 ...

    • 衛教不足,農民老了滿身傷
    • 「作物會去檢測一大堆項目,為什麼農民健康不用檢測?」
    • 環境檢測 找出務農風險才能預防

    這是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農民職業傷病說明會,為什麼形容為上課?因為大多農民將腰酸背痛視為務農的理所當然,不知如何防護,接觸農藥時甚至不知道要戴手套。 李勝吉也是農家小孩,在屏東服務 20 多年,說明會當天就坐著不少他的病患,「很多農民怕就醫耽誤工作,最後拖到關節都變形了,」臺灣的農民很勤奮,但代價是老了滿身傷,自己的母親就是受害者。 農民常為了努力掙錢能做就做,一位黎明社區農民深受膝蓋退化之苦,他年輕時曾當過鳳梨揹工,經常背後一籃,左右手再抱兩籃,「我一次可以揹 100 斤重喔」,長期過度負重對膝蓋無疑是慢性傷害。 為什麼要揹這麼重?他理所當然地回答,「就想要趕快把工作做完啊,以前哪會想那麼多。」 一般有規模的企業會定期在公司辦理職業傷害或職業災害衛教課程,但農林漁牧業工作環境不固定,許多農民...

    農業職業安全衛教中,另一個被忽略的還有農民定期健康檢查。許多企業每年都會補助員工健檢費,勞動部也在 2014 年修法,要求雇主保障 31 類「特別危害健康作業」的勞工定期健康檢查、分級管理,例如常接觸化學物質的勞工要定期檢查肝腎。 農民卻無這樣的觀念和資源。以農藥代噴為例,和部分勞工一樣,代噴人員也要暴露在化學風險中,卻沒有勞健保,更遑論定期追蹤身體健康。 勞動部轄下的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曾在研究中指出,勞工主管機關應介入代噴業者健康管理措施,如健康檢查及追蹤等。但時至今日,實際措施仍付之闕如,業者只能自己吃來路不明的肝藥。 長期關注農民職業安全的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感嘆,政府相當不重視農民職業傷害與災害,連基本的健檢、工作環境數據都沒有。 他以美國管理農藥代噴業者為例,美國也曾發生噴農...

    但要落實職業安全,更重要的是環境檢測,盧易呈舉例,工廠如使用有機溶劑,就必須讓員工每年健康檢查,看有無因吸入這些溶劑肝腎受損。 另一方面,工廠每半年就要檢測作業環境有機溶劑濃度,了解空氣中的濃度是否足以造成健康傷害,即便濃度可能只是稍微提高,不到危害健康,但環境已經改變了,工廠就要檢修,了解抽氣扇是否功能衰退等,排除問題,「身體健檢已經是最後一關。」 如同農民,有些勞工不會一整天都待在同一個地方工作,勞動部也提供了一系列器材監測工作環境。 舉例來說,若要測試噪音對聽力的影響,員工可攜帶隨身聽力檢測儀,再分析噪音平均值,檢測員工一整天接觸到的噪音量有無超過法定的 85 分貝標準,長期在高噪音烘穀場工作的農民,或許也可循此方向。 上述這些「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的健檢費用、檢測環境的儀器和支出,...

  5. 2017年12月1日 · 選3的媽媽,碰到愛頂嘴的小孩就會失控,心靈在小時候曾受傷過,所以長大當媽後,很容易將過往的情境帶入,當小孩頂嘴時,她的玻璃心就碎了。 失控指數70%,屬人工智慧型媽媽. 選4的媽媽,她們傾向於「照書養小孩」,現在3C 產品當道,她們習慣上網搜尋育兒資料,當親子專家的粉絲,專家說什麼就照做,所以碰到小孩講不聽時,最無法忍受。 絕對要避免的NG罵法. 人很容易在盛怒下口不擇言,但有些話,爸媽真的不能講。 以下是父母絕對要避免的4 種NG 罵法: 辱罵式責罵.

  6. 2019年3月5日 · 1. 多重疾病、多重用藥,經常在多科就診,服用多科藥物。 2. 出現 「老年症候群」 ,例如跌倒、暈眩、睡眠障礙、體重減輕等。 3. 身體功能衰退、日常生活短期間內需要他人協助或照顧,卻仍無確定診斷者。 4. 80 歲以上長者,需要全面了解健康問題及訂定照護計畫。 5. 健康老人突然出現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例如記性衰退、情緒低落等,也可到老年醫學科求診。 全面照護,提高老人生活品質. 除了整合治療和用藥,減少老人家在各科轉診奔波,以及服藥問題,其實老年醫學門診最重要的任務是, 幫助老年人恢復獨立生活的功能,維持良好滿意的生活品質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