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樣米飼百樣人。Tsi t iūnn bí tshī pah iūnn lâng.一種米養百種人。人的食物差異不大,但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比喻這個社會上有著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

    •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 臺灣稻種多樣性
    • 臺灣人煮飯的方法
    • 臺灣好米新形象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臺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臺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臺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4,000至5,000年前)臺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臺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臺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17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臺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1. 秈稻: 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1. 粳稻: 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1. 糯稻: 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臺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 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臺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此,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臺灣試種、改良, 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1926年...

    1950年代,日本發明了家庭用的「電氣炊飯器」,即在臺灣所稱的「電鍋」,改變了人類以火炊煮米飯的歷史。 1955年,東京芝浦電氣(今東芝)推出機械控制式的電鍋,內鍋裝米、外鍋加水, 電鍋持續加熱,直到外鍋的水蒸發後才停止,此時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這種電鍋大受歡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1960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在臺灣推出「大同電鍋」, 贏得廣大口碑。後來,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電子鍋」之後,「大同電鍋」依然長銷至今。 臺灣在電鍋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燃火煮飯」(臺語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沒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19世紀中葉歐洲「火柴」(英語match,臺語番仔火)還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擊火石,就會產生火花...

    臺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臺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嚴重缺糧。 早年臺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臺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臺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臺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因稻作的成本愈來愈高,在國際上逐漸失...

  2. 2021年10月2日 · 1969年================作詞 & 作曲:佚名================世間算來歸落十億人,五花十色攏嘛無相同;來講性情品行這幾層,甘那一樣米飼百樣人。 有好人,有歹人;有巧人,有憨人。 巧人巧巧,達項攏也曉;有時巧甲下倒翹翹,歸身人爬起來跳。 憨人直嘟直,講話實嘟實; 做代誌一環一,對人無秘密...

    • 4 分鐘
    • 228.9K
    • shichwan
  3. 2023年11月17日 · 台語歌詞音標提供 W.B. Chen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22800454445724/ 《常用詞辭典》請查見→ https://sutian.moe.edu.tw/und-hani/ 請見 ...

    • 4 分鐘
    • 3.3K
    • ㄚ曠
  4. 2022年5月22日 · Tâi-oân sio k-gān 台灣俗諺http://tosg.3dgowl.com/taioansiokgan/chi%CC%8Dt-iu%E2%81%BF-bi-chhi-pah-iu%E2%81%BF-lang/Chú-káng 主講: A-iûⁿPian-chi p 編輯 ...

    • 1 分鐘
    • 65
    • 島嶼ê台語車幫 Tó-sū ê Tâi-gí Chhia-pang
  5. 字詞:一樣米養百樣人,注音:ㄧ ㄧㄤˋ ㄇㄧˇ ㄧㄤˇ ㄅㄞˇ ㄧㄤˋ ㄖㄣˊ,釋義:(諺語)比喻人我之間思想與行為各有不同。 如:「他竟會做出這種事情,實在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6. 2024年6月10日 · 俗諺云:「一樣米飼百樣人。 」形容食物差異不大,人的性格卻各異。 但是米也不全是一樣的,以米質區分,可分為稉稻、秈稻及秈糯,而糯米還分黑、白、圓、長;若以加工方式分,則為糙米、胚芽、白米。 或許問題不出在米身上,人心殊異,各如其面,本就難以相互理解。 芒種已過,天氣愈發燠熱、潮溼,稻子結實成「種」,而穀粒上長出了細芒。 芒是稻的自我防護,一可防止鳥兒啄食穀粒,二能幫助穀粒落地或附著在動物身上;唯一的缺點,只是不利於人類作業而已。 陸稻有芒,耐瘠、耐旱、也耐種種逆境,但不能用機器收割,凡事得靠自己;至於水稻早已被馴化為無芒,加之植株挺直不倒伏,米粒又大又飽滿,總謙恭地垂著頭,格外討人喜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