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發一組 是 一貫道 在 臺灣 傳播的十八組線之一,由 韓恩榮 老前人 創建, 母壇 [a] 為 天津 同興壇。 道務中心在 南投縣 埔里鎮 天元佛院。 韓恩榮 歸空 [b] 後,續留該組的支線由 發一崇德 支線的 陳鴻珍 前人 領導,在她歸空後則各自發展,仍以天元佛院為聯繫中心。 [1]:45. 該組是十八組線中較有系統架構的宗教組織,亦是一貫道中知識份子最多的一組。 [2]:10. 名稱. [編輯] 韓萬年. 依據韓恩榮之子 [2]:53 韓萬年 點傳師 所述,「發一」這個名稱是1947年左右,部分中國人民對一貫道產生反感,師母 孫素貞 於是將師尊 張天然 用的求道願文中「一貫大道」改為其他名稱,天津地區被改為「發一大道」,取「發揚一貫」之意。
成全靈化菩薩陳前人和慧慈菩薩劉老點傳師,更是煞費苦心,道務終於逐漸開展。 後來,幾位誠心坤道集資,成立了「利生壇」。 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李惜琴點傳師和先生陳清文大使在淡水設立「宣德壇」。
一貫道發一組的各支線簡介. 一、發一崇德 《慈悲喜捨的一生》南投:光慧文教,2008。 陳前人鴻珍又名瑩如,道號元貞,民國十二年誕生於天津市。 十八歲時入道,一生清修,民國九十七年元月七日逝世,世壽八十五歲,上天敕封「不休息菩薩」。 民國三十六年首次來臺,隔年再與韓老前人一同前來,三十九年在斗六青年照相館辦道時期,與同修五人被情治單位囚禁二十八天,青年照相館因此無法持續下去,變賣後遷至太和旅社,四十三年太和旅社遭到官考,此時幸有斗六崇修堂林書昭先生發願幫辦,自此道務由崇修堂立基。 民國四十八年為迴避官考,便以爬山郊遊的方式成全道親,此時在雲林、彰化有人數眾多的大專生求道,但也因操勞導致胃疾相伴一生。 五十六年在臺中逢甲理工學院(現為逢甲大學)成立伙食團。
白陽聖廟為一貫道祖師紀念廟,隸屬一貫道總會管理,由金陵山宗教園區創辦人湯文萬總裁發心捐建,以「曠世鉅作 今古奇觀」為建築空間規劃,聖廟之美融合了道統傳承、經訓義理以及彩繪書法,造極中華文化傳統藝術意象,置身莊嚴殿堂令人親炙聖境之無為 ...
發一組 是 一貫道 在 臺灣 傳播的十八組線之一,由 韓恩榮 老前人 創建, 母壇 [a] 為 天津 同興壇。 道務中心在 南投縣 埔里鎮 天元佛院。 韓恩榮 歸空 [b] 後,續留該組的支線由 發一崇德 支線的 陳鴻珍 前人 領導,在她歸空後則各自發展,仍以天元佛院為聯繫中心。 [1]:45. 該組是十八組線中較有系統架構的宗教組織,亦是一貫道中知識份子最多的一組。 [2]:10. 名稱. 韓萬年. 依據韓恩榮之子 [2]:53 韓萬年 點傳師 所述,「發一」這個名稱是1947年左右,部分中國人民對一貫道產生反感,師母 孫素貞 於是將師尊 張天然 用的求道願文中「一貫大道」改為其他名稱,天津地區被改為「發一大道」,取「發揚一貫」之意。
一貫道信奉 明明上帝 (俗稱 無生老母 、 無極老母)是創造天地者,全名為「明明上帝 無量清虛 至尊至聖 三界十方 萬靈真宰」,簡稱「道」,以「先天母字」符號象徵,主張是「道」不是「教」。. 一貫道相信回歸「道」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標,「道」也可以 ...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初,韓老前人向大家提起開荒闡道之事,說:「臺灣這個地方不錯,誰去開荒啊?. 」仙長毅然決然地說:「我去!. 」以六十高齡,率先走上開荒之路,被稱為「開道先鋒」,可謂實至名歸!. 民國三十六年春天,仙長在老前人的安排 ...
一貫道「發一崇德」發展之探究. 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摘要發一崇德是由一貫道發一組韓雨霖(1901-1995)領導下的一個單位,主要是由陳鴻珍(1923-2008)所帶領的道場,以「集體領導、整體帶動」、「忠義字班」、「十組分工」的運作模式發展其道務,並成立文化教育 ...
發一組是一貫道在臺灣傳播的十八組線之一,由韓恩榮老前人創建,母壇為天津同興壇。道務中心在南投縣埔里鎮天元佛院。韓恩榮歸空後,續留該組的支線由發一崇德支線的陳鴻珍前人領導,在她歸空後則各自發展,仍以天元佛院為聯繫中心。
1991 《臺灣民間宗教之研究:一貫道"發一靈隱"的個案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一貫道歷史─大陸之部》。 台北:明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