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七腳川事件 (南勢 阿美語:U micidekay a demak nu Cikasuan),為 台灣日治時期 發生於 花蓮港支廳 的原住民 阿美族 七腳川社 (今 花蓮縣 吉安鄉)與日本警察衝突事件。 背景. [編輯] 理番政策轉變. [編輯] 日本治理台灣原住民,原本沿用 清朝 以番治番手段,由警察指揮「隘勇線」將原住民地盤包圍後,就多方安撫。 1898年至1904年間在臺東廳長 相良長綱 任內,對於 太魯閣族 的要求多所順從,反而給予他們獨立發展的空間。 為了應付太魯閣族,臺東廳施行「以番制番」策略,扶植阿美族七腳川社來制衡太魯閣族 [1]:43,47。
2015年6月30日 · 為紀念阿美族「七腳川事件」,近日花蓮縣吉安鄉舉辦阿美族聯合祭祀活動,由七腳川系的11個部落共同參與。 七腳川事件發生在台灣日治時期,是原住民阿美族七腳川社(今花蓮縣吉安鄉)與日本警察的衝突事件:
事件發生後驅離了武力強大的七腳川人,就解決了先前土地取得與治安管理的問題,並以更加威權的方式繼續役使阿美族人加速東部開發建設。
七脚川事件 (南势 阿美语:U micidekay a demak nu Cikasuan),为 台湾日治时期 发生于 花莲港支厅 的原住民 阿美族 七脚川社 (今 花莲县 吉安乡)与日本警察冲突事件。 背景. [编辑] 理番政策转变. [编辑] 日本治理台湾原住民,原本沿用 清朝 以番治番手段,由警察指挥“ 隘勇线 ”将原住民地盘包围后,就多方安抚。 1898年至1904年间在台东厅长 相良长纲 任内,对于 太鲁阁族 的要求多所顺从,反而给予他们独立发展的空间。 为了应付太鲁阁族,台东厅施行“以番制番”策略,扶植阿美族七脚川社来制衡太鲁阁族 [1]:43,47。
2024年2月20日 · 七腳川事件是東台灣最重大的原民歷史事件之一,對花蓮地區的空間治理及地方發展影響深遠。 本文參考林素珍(2010)七腳川事件1908-1914一書,將文字敘述改用地圖描繪方式呈現,並將該事件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七腳川事件」發生於1908年(明治41年)12月,日本政府設「隘勇線」並徵用南勢阿美族人防範太魯閣族人,因勞役和薪資問題,與日人發生衝突,日人藉口七腳川社有抗日企圖,發動大批軍警圍剿,引發部分社人長
擔心文化嚴重流失,阿美族學者林素珍出版「七腳川事件」還原當時事件發生的始末,而後人為了紀念七腳川戰役,打造文史館,還製作模型刻劃出一百多年前,七腳川部落的榮景。
「七腳川事件」表面上因七腳川社隘勇的勞役和勞資糾紛而起,實際上 是日本以此為藉口趁機掃除七腳川社,侵占社地以從事各項建設,另一 方面殺一儆百,並切斷高山原住民族與七腳川社的聯繫。
展覽概要 ﹥﹥﹥. 簡單介紹本展的生成與背景,並以年表羅列該事件發生後日軍的對應作法,讓觀眾對七腳川事件先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以「七腳川人原居地的生活與性格」、「消失的年齡階級」兩單元,先讓觀眾對於位處刺竹林的七腳川舊居地生活景象有一 ...
在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的今天,秉持關愛眾生的信念,慶修院藉著92週年慶典發起「一碗米運動」,邀請家家戶戶佈施一碗米來濟助孤貧,開放民眾抄經祈福,同時也為事件罹難者舉行慰靈儀式。 經營慶修院的花蓮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秉持熱愛鄉土的理念,也在今年辦理七腳川事件百週年紀念研討會,並以各種方式推動大家認識七腳川事件,例如影像巡迴展、舊部落腳踏車巡禮、募集相機與國中小進行社區影像紀錄活動,希望讓大家更能感受,愛鄉愛家就從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去開始。 現場展出研討會海報、慶修院紙模型與平安米,以及相關刊物。 原舞者演出. 「原舞者」採集了溪口、壽豐、光榮、池南、太昌部落等地的阿美族歌謠,以舞劇方式引領觀眾進入七腳川人的過去,最終期許七腳川後裔各地一個更美好的新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