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如 何發生此心道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今初 整個上士道修行的次第,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是顯示能入大乘之門 的唯一條件,就是發菩提心,第二、是如何發菩提心的方法,第三、發菩

  2. 菩提心次第. 由是因緣于上士道次修心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今初.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複雲何?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余大乘,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若于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 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為進退。 如《入行論》:「發菩提心剎那後,諸囚系縛生死獄,然應稱為善逝子。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 」此說發心無間,即為佛子。

  3.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依彌勒菩薩之《現觀莊嚴論》與阿底峽尊者之《菩提道炬論》之傳承教授而造,完整勾劃出佛法的修學內涵,統攝三藏十二部經的佛語心要,引導佛弟子由凡夫到成佛的正確圓滿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 ...

  4. 修習次第》的初篇說:已發起菩提心的菩薩必須知道,若不能調伏自己便不能調伏他人。 所以,自已必須專心修學佈施等,若無正行便不能獲得菩提。 《釋量論》說:具悲心者為了除苦,便應該實修種種方便法門。 自已尚未清楚“方便生” (苦諦、集諦)及其“因” (滅諦、道諦) ,便難以為別人說法。 若對他人有大悲心的話,便會感到必須消除別人的痛苦。 可是,僅具有「願他們離苦」的善念並不足以除苦,必須趣修除苦的方便法門。 若自己不先趣修這些方便,便不能度脫別人。 所以若要利他的話,首先便要調伏自己。 所以《三摩地王經》說:應以正行為心要。 「正行」是指在受持菩薩律儀之後,便要學習相關的學處。 所以,以正行為心要的人,對於所要學習的事情是絕不可以有錯誤的。 庚二 說明方便智慧分離便不能成佛:

  5. 諸佛菩薩用多劫的時間,以其稀有難思的智慧,極盡微細地觀察各種道軌後,看見只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最勝方便。《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說:大師能仁經過多劫觀察後,看見只有這個才有利益。 癸二 為了加強菩提心而修學每日六次發心的學處:

  6.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一講 .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至誠地頂禮(歸依禮敬)在最尊貴、已成就大悲心的諸善士(指菩薩)腳下。 因為將進入上士道,所以首先求菩薩們的加被。 如是恆長修習生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 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一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 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 」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

  7. 而「菩提心」的分別,《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依循《華嚴經》說菩提心是有「願」和「行」兩種:正如人皆知道「想去」和「正去」 的分別。 有智慧的人應知道,這兩種菩提心同樣是有先後的分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