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言語. 作者: 劉義慶. 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 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 ”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 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 ”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 ”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 ”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 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韙大踧踖。 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

  2. 2023年2月13日 · 世說新語/言語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世說新語. 邊文禮 見 袁奉髙 〈閎也〉. ,失次序。 〈《文士傳》曰:「邊讓字文禮,陳留人。 才俊辯逸,大將軍何進聞其名,召署令史,以禮見之。 讓占對閑雅,聲氣如流,坐客皆慕之。 讓出就曹,時孔融、王朗等並前爲掾,共書刺從讓,讓平衡與交接。 後爲九江太守,爲魏武帝所殺。 」〉 奉髙 曰:「昔 堯 聘 許由,面無怍色; 〈皇甫謐曰:「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 堯舜皆師而學事焉,後隱於沛澤之中,堯乃致天下而讓焉。 由爲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聞堯讓而去。 其友巣父聞由爲堯所讓,以爲汚己,乃臨池洗耳。 池主怒曰:『何以汚我水? 』由於是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死葬箕山之巓,在陽城之南十里。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言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 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 」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 」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 ...

  5. 世說新語魏晉南北朝(六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聞趣事,由南朝宋 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編寫而成。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出版背景
    • 主要內容
    • 原文注釋
    • 世說新語
    • 作者簡介

    世說新語·言語》是《語》的第二門,共108則。作者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言語指會說話,善於言談應對。

    •作品名稱:《世說新語·言語》

    •外文名稱:A New Account of the Tales of the World Speech

    •作品別名:《世說·言語》《世說新書·言語》《新語》

    •創作年代:南朝宋(具體不明)

    •作品出處:《世說新語》

    •文學體裁:文言文

    言語指會說話,善於言談應對。魏晉時代,清談之風大行,這不僅要求言談寓意深刻,見解精闢,而且要求言辭簡潔得當,聲調要有抑揚頓挫,舉止必須揮灑自如。受此風影響,士大夫在待人接物中特別注重言辭風度的修養,悉心磨鍊語言技巧,使自己具有高超的言談本領以保持自己身分。

    在處世待人中,遇事常需要講道理,這就要求抓準事物或論點的本質要害、是非得失來表述,否則說服不了人。甚至容易言不及義。例如第52 則記:“庾法暢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暢曰:‘廉者不求,貪者不與,故得在耳。’“真可謂一語破的。有時,一種行為、一種見解可能受指摘甚至誤解,須要辯解清楚。如果善於辯明,容易折服對方,甚至他得到對方欣賞,除難消災。例如第25 則記:西晉時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成都王司馬穎,後來司馬穎起兵討伐朝廷中掌權的長沙王司馬乂,司馬乂便追查樂廣和司馬穎有無勾結,樂廣只用一句話從容反詰:“豈以五男易一女?”意謂不會為了一個女兒而讓五個兒子被害,結果司馬乂“無復疑慮”。這是抓住五比一、重男輕女的習俗來權衡輕重利弊以折服對方。在交談、論辯中,也常常須要反駁對方的論點,如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更易壓倒對方。例如第2則記:有說“月中無物”會更明亮,徐孺子反駁說:“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這是避開談月亮,把著眼點放在有物無物上。只因有了瞳子,才看得清楚,這是不言自明的。

    古人說話,喜歡引證古代言論、事實或典籍,這是一種時尚。引用恰當,會增強說服力,也能增添許多情趣,活躍氣氛,所以認為是能言善辯。本篇引用古事、古語的地方不少。說話也強調善用比喻。如果能抓住兩個人、物、事之間的類似點來比喻,容易表達得更加準確、鮮明、生動。有時在一些應酬場合,如果比喻得體,就算沒有多大意思,也覺清新可喜。例如第57則說:“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這類話,對說者無損,對聽者又是讚揚,便能得到人們的欣賞。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條目肯定了描寫的深刻,傳神,有文采;有一些則是在言談之中隱含說話人的各種思想感情,或諷諫,或譏刺,或勸慰,或大義凜然,或排難解紛,借題發揮,寓意深遠。

    篇中也有部分條目,或賣弄口才,或乘機吹捧,或聊以解嘲,或多方狡辯,都談不上能言善辯,意義不大。

    《世說新語·言語》所記的是在各種語言環境中,為了各種目的而說的佳句名言,多是一兩句話,非常簡潔,可是一般卻說得很得體、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遠,或機警多鋒,或氣勢磅礴,或善於抓住要害一針見血,很值得回味。

    (1)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①。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②。先生何為顛倒衣裳③?”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④!”

    【注釋】

    ①邊文禮:邊讓,字文禮.陳留郡人。後任九江太守,被魏武帝曹操殺害。袁奉高:參見《德行》第3則注①。失次序:失順序,不合禮節。即舉止失措,舉動失常。

    ②“昔堯”句:堯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許由是傳說中的隱士。堯想讓位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堯又想請他出任九州長,他認為這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怍(zuò)色:羞愧的臉色。

    ③顛倒衣裳:把衣和裳掉過來穿,後用來比喻舉動失常。衣,上衣;裳,下衣,是裙的一種,古代男女都穿裳。這句話出自《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④“明府”句:明府指高明的府君,吏民也稱太守為明府。按此,袁奉高似乎曾任陳留郡太守,而邊文禮是陳留人,所以謙稱為賤民。堯德,如堯之德;大德。按:袁奉高說到“堯聘許由”之事,所以邊文禮也借談“堯德”來嘲諷他。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魯迅先生稱其:“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

    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6. 世說新語電子全文,全文檢索、相關於世說新語的討論及參考資料。有簡體字版、繁體字版、英文版本。

  7. - 世說新語/全覽. 下載. < 世說新語. 序. [編輯] 劉應登 序. [編輯] 晉 人樂曠多奇情,故其言語文章別是一色,《世説》可覩已。 《説》爲 晉 作,及於 漢魏 者,其餘耳。 雖典雅不如 左氏 《國語》,馳騖不如諸國策,而淸微簡遠,居然玄勝。 概舉如 衞虎 渡 江, 安石 教兒,機鋒似沈滑稽,又冷類入人夢思,有味有情,嚥之愈多,嚼之不見。 蓋於時諸公剸以一言半句爲終身之目,未若後來人士俛焉下筆,始定名價。 臨川 善述,更自髙簡有法。 反正之評,戾實之載,豈不或有? 亦當頌之,使與諸書並行也。 晩後淺俗,柰解人正不可得。 嗚呼! 人言 江左 淸談遺事,槃槃一老出其遊戲餘力,尚足辦此百萬之敵,茲非談之宗歟? 抑吾取其文,而非論其人也。 丙戌長夏,病思無聊,因手校家本精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