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8年9月26日 · 四書之《中庸》——原文及譯文對照. ... 《中庸》是《禮記》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相傳為戰國時孔子之孫子思所作。. 宋代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 「中庸」主張處理事情不偏不倚,認為過猶不及,是儒家核心 ...
中庸: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 ...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 儒家經典 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 戰國 時期 子思 所作。 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宋代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 四書 ”。 宋元以後,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其主要注本有 程顥 《中庸義》、 程頤 《中庸解義》、 朱熹 《中庸章句》、 李塨 《中庸傳注》、 戴震 《中庸補註》、 康有為 《中庸注》、 馬其昶 《中庸誼詁》和 胡懷琛 《中庸淺說》等。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中庸.
孔子說:“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卻違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為君子的言行時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違反中庸,因為小人的言行無所顧忌、無所畏懼。” 孔子說:“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們很少能夠長期實行它。
2016年8月15日 ·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 中庸全文及譯文 《中庸》全文、注釋及譯文.
《中庸》全譯. 《中庸全譯》28《弘揚德行的最高境界》原文及譯文. 【原文】 《詩》曰,「衣錦尚絅(1)。 」惡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闇然(2)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3)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 2021年08月07日 閱讀 1,6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 《中庸》全譯. 《中庸全譯》27《聖人的偉大之處》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原文】 仲尼祖述(1)堯舜,憲章(2)文武,上律天時,下襲(3)水土。 辟如大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4),辟如四時之錯行(5),如日月之代明(6)」。 萬物並育而不... 2021年08月06日 閱讀 1,1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 《中庸》全譯.
朱熹特將中庸重新編訂,分成三十三章,稱為中庸章句,大致是論述下列三重點:(1)首言道出於天,而道的本體備於己而不可離,遵此道而修是為教。 (2)次言存養省察之要,重在戒慎恐懼以慎獨。 (3)終言天地育養萬物,聖神功化之極的至高境界-無聲無臭。 《中庸》一文中多次引用 孔子 的言論及《詩經》的篇章以解釋其理念。 爭議. [編輯] 作者. [編輯] 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 孔子 嫡孫 子思 (即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另一說是 秦代 或 漢代 的學者所作。 史家 司馬遷 認為《中庸》是由 子思 (即孔伋)所作,以下是對作者身分的幾種說法及其論據。 孔伋作 [4] 論據:《史記》 孔子世家 、 鄭玄 《禮記》目錄、 朱熹 《中庸章句》,均作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