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九二一大地震災害 相關

    廣告
  2. 別讓老舊燈具成為居家危險因子 !熱銷吊燈下殺3折起,除舊換新超值選,馬上訂購! 居家安全從燈具開始!汰換老舊吊燈別猶豫,風格安全兼具,北中南直營門市,安心選購!

搜尋結果

      •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來自地底的巨大能量釋放。 地動天搖、屋倒橋毀,九九峰瞬間禿頭,草嶺大山崩,草嶺潭第五度出現,九份二山大走山,形成兩座堰塞湖。 集集大地震總共奪走了2415條生命,導致29人失蹤,一萬多人受傷,從此,九二一成了台灣人忘不了的一組數字。
  1. 921大地震 ,又稱為 集集大地震 ,是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發生在 臺灣 中部山區的 逆斷層 型 地震 ,總共持續大约102秒,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 震央 位于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位於 南投縣 集集鎮 境內, 震源 深度為8公里 [1] , 芮氏規模 為7.3( 美國地質調查局 測得 矩震級 為7.6-7.7)。 這場地震肇因於 車籠埔斷層 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 [9]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以及 大茅埔-雙冬斷層 2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10] 。

  2. 5 天前 · 921大地震 ,又稱為 集集大地震 ,是指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發生在 臺灣 中部山區的 逆斷層 型 地震 ,總共持續大約102秒,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 震央 位於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位於 南投縣 集集鎮 境內, 震源 深度為8公里 [1] , 芮氏規模 為7.3( 美國地質調查局 測得 地震矩規模 為7.6-7.7)。 這場地震肇因於 車籠埔斷層 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 [9]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以及 大茅埔-雙冬斷層 2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10] 。

  3. 2019-09-16. 九二一大地震台灣近百年災情最慘重的天然災害100秒的震盪對台灣有什麼影響20年後台灣人懂得如何面對地震了嗎這場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也改變了地方的發展二十年後我們的島團隊重回南投九份二山九九峰集集與台中霧峰還有雲林草嶺潭這些當年的重災區時空變遷理解這場大震帶來的震憾… 閱讀更多. 災害. 地質風雲. 2010-09-20.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來自地底的巨大能量釋放。 地動天搖、屋倒橋毀,九九峰瞬間禿頭,草嶺大山崩,草嶺潭第五度出現,九份二山大走山,形成兩座堰塞湖。 集集大地震總共奪走了2415條生命,導致29人失蹤,一萬多人受傷,從此,九二一成了台灣人忘不了的一組數字。 十一年後,震盪沒有停止,腳下,是持續活動的大地。

    • 震盪整個台灣的巨響
    • 地震災害中隱藏的風險
    • 傷亡主因:無法承受地震的建築物倒塌
    • 創傷心靈的重建
    • 災後重建——社區營造的集體力量
    • 社會互救!強化韌性應對未來的災難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點 47 分,一場芮氏規模 7.3 強震將眾人從睡夢中驚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主因是車籠埔斷層逆向抬升導致全臺多處災情慘重,史稱九二一大地震。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內外學者攜手合著《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統整臺灣 20 年來地震科學研究成果,記錄受災社區的重生故事。一起了解這場世紀強震,如何促使臺灣災害科學與政策改革向前跨出一大步!

    地震可說是最致命的天災,1989 至 2019 年間,全球前 25 起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地震就佔了半數以上。而臺灣更是好發地震的高風險區,根據全球地震模型估計,臺灣幾乎全島都有地震風險,在全球地震危害度排行上名列前茅。 其中,九二一地震是臺灣二戰後最嚴重的震災,導致 2444 人不幸罹難、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財產損失超過新臺幣 3 千億。 難以預測的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的一夕損失,如再加上人為缺失、制度不健全,以及社會本身的貧富差距、階級與族群不平等因素,將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為防範悲劇再度發生,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陳亮全教授、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林冠慧教授等共同作者,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地震發生時,我們最先感受到的通常是房屋的晃動。如房屋無法承受震度而倒塌,還是地震引發火災、山崩或土壤液化等災害,都將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全臺的死亡與重傷案例高達 87% 至 96% 是建築物倒塌所致,其中又以「集合住宅」的死傷最為嚴重。 以臺北東星大樓為例,雖然離震央遙遠,卻傳出房屋全倒,造成 73 死、138 傷、14 失蹤的嚴重災情。為何集合住宅會發生大量死傷?這跟臺灣長期落後的法規有關。 「很多制度改革都是被災難推著走的」,林宗弘指出問題癥結。1970 年代以前的建築規範主要沿用日治時期的法規,落後的法規趕不上日新月異的建築技術,更難以規範黑心建商,直到 1964 年白河地震發生後,才刺激政府推出新的建築規範。 然而,70、80 年代正好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期,大...

    地震不僅震垮房產,還揭露人心脆弱無助的一面,對於社會弱勢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其中,災後的心理復健長期遭到漠視,面對親友驟逝、身體傷痛、家園破滅且頓失經濟依靠等變故,災民得承受排山倒海的身心壓力,需要專業人士適時伸出援手。 臺大心理系吳英璋與陳淑惠等教授看見九二一災民的需求,成立「臺大 921 心理復健小組」,並號召其他院校的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與社工人員積極投入救災。 1999 年的臺灣社會仍對「災難與創傷心理學」相當陌生,小組成員抱持從做中學的精神累積經驗,開啟了臺灣災難心理衛生元年。 主要服務據點位於受災最嚴重的臺中東勢,由多位臨床心理博士開設「東勢 921 災後身心聯合門診」,也投入在地種子教師的培訓工作,傳授篩檢高危險族群、輔導孩童因應災難創傷的方法。 許多心理輔導人員更陪伴失依孤...

    社區營造也是災民展現生命韌性的案例之一。過去有人質疑社區營造對災區重建的效益,但林宗弘等學者實際比較南投埔里 33 個里 1999 至 2012 年的家庭平均所得後發現,農村重建和社區營造補助同時投入的里,平均家戶所得明顯提升。 社區營造的目標在於發掘地方資源、發現新價值,提升社區的自信與自主性,為災後重建注入活水。而農村聚落的重建補助主要用來修復硬體設施,缺乏創造新產業價值的作為,也無法留住青壯年人口。 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社區即是經典的災後創生案例。在九二一地震前,桃米社區是埔里鎮最窮的村里之一,震災重建後卻成為當地 33 個里中,平均家庭所得排行前 5 名的村里,擁有著名的紙教堂與生態園區,吸引每年多達 40 萬遊客造訪。 究竟桃米社區如何成功翻身?關鍵在於社區營造帶起的三層面連結: 桃...

    從 4 組風險因子綜合歸納出潛在的震災風險後,再從歷史制度論分析國家與社會關係對防災制度演化的影響可知: 例如在九二一地震後,政府與民間在撤離與搶救政策改革、公有基礎設施與建築補強重建方面,展現較強的制度韌性,從而推動《災害防救法》的立法,在災害發生後能較有系統、有法源依據地實施緊急應變措施,包含動員軍隊、徵用民間機具等。 林宗弘對於震災搶救過程記憶猶新,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他剛好在成功嶺服役,從事救災物資的運輸補給工作。當時消防署的救災分工尚不完備,再加上許多消防單位也被震垮,屋漏偏逢連夜雨,導致最初的救災工作不是很系統化地進行。 九二一地震讓救災工作獲得重視,後來的桃芝颱風、莫拉克颱風也強化了風災與水災的救災經驗,臺灣現在的救災工作已提升到國際水準。國家及民間力量能在短時間內投入撤離與搶救作...

  4. 2019年9月20日 · BBC中文. 2019年9月20日. TAO CHUAN YEH/AFP. 1999年9月21日凌晨的天搖地動更帶走2415條人命致超過1萬人受傷10萬多棟房屋倒塌那一夜持續102秒的搖晃上百次的餘震緊接著樓塌人亡驚恐與悲傷那是台灣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5. 2019年9月19日 ·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芮氏規模7.3的百年強震震撼全台這場地震不但是20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地震更寫下台灣地震史上傷亡第二多的紀錄2,454人罹難逾10萬戶住宅倒塌。 20年過去,台灣不只還在 防災政策法規 、 心靈創傷 中努力重建,也在學習如何與斷層帶密布的島嶼和平共存。 很多人不知道,因為921,提升全球對地震觀測的了解;因為921, 台灣躍升至國際地震研究與預警的世界大國 。 《報導者》透過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及其領導的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團隊、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許雅儒和李憲忠等學者的解析,從這群20年來默默守護台灣地心、偵測台灣島嶼情緒的權威研究者成果中,帶領讀者從地球科學視角,更深刻認識921,並且學習如何與地震共處。

  6. 2019年9月19日 · 南投縣九九峰是最具代表性的火炎山地質區但在921大地震中遭受巨大衝擊與改變農委會在2000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我當時任職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並擔任復原監測計畫的主持人開始瞭解及喜歡它。 現在每天早上打開書房窗戶,便面對著它;我也常會走入持續恢復中的九九峰,並進行固定監測點的拍照及觀察。 回顧及對照齊導留下的經典照片,意義非凡。 歷經20年,九九峰愈見雄壯氣宇、渾然天成與原生純樸;我也深深體認:自然生態系有很大的恢復能力,我們應避免不當的人為干擾或介入。 這種獨一無二的地景與生態系,是人類共同襲產,捍衛它的價值,落實在地保護與管理是國民的共同責任。 九份二山,左起1999年(921大地震後)、2004年(恢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