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09年6月5日 · 預計在今年六月先公布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出現哪些問題,以及國中、高中課程銜接的研究結果。 同時進行長期的基礎研究,做為未來政策改革的論證基礎。
2019年2月23日 · 了解核心素養的概念之後,接著我們來看過去九年國教的基本能力,教育當時訂定九年一貫的教育目標時明定:「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
其他人也問了
九年一貫課程是什麼?
九年一貫課程應允的社會需求有哪些?
九年一貫課綱與學習領域有何差異?
九年一貫是什麼?
九年一貫課程如何給予學生足進適應未來社會生活所應具備的「能力」?
九年一貫課程受人病的核心是什麼?
2020年7月9日 · 九年一貫希望教師跨科合作,協同、統整教學,但在升學壓力、教師反彈、教育部退讓下失敗;彈性時間也淪為學科加課,被專家批評「熱鬧有餘 ...
- 參、研究方法
- 一、重視教室運作課程的實踐要領
- 二、落實課程在教室內的教學轉化與銜接
- 三、研究造成落差的原因,尋找課程落實之道
- 四、檢視課程綱要各個環節,提出剴切的改善良方
- 五、妥適充實各項配套措施,促進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連貫與落實
本文採取立意取樣,透過與教育部官員、教育局(處)官員、國民小學校長、教務主任,以及學校教師的訪談結果,深入了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落差情況,訪談問卷總題數共7題,設計架構包含:請問您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整體評估為何?請問您認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有哪些成效或優點?請問您認為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呈現出哪些困境或缺點?請問您認為課程政策(理念)與課程實施(實踐)之間是否存在著落差?在哪些層面(地方)最明顯?大多數教師認為課程改革的理念很好,但實踐層面卻有一些問題,您覺得呢?針對下列問題你有哪些看法?請問您支持還是反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繼續推行?原因為何?請問您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還有其他的建議或期望嗎?
課程的理念是教師在教育場域中透過教學而予以實現的,任何好的課程方案設計,都得在教室內實施之後,才會有生機,才有機會讓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進而彰顯其存在的價值。但是課程在層層教學轉化之間,涉及一連串複雜的詮釋、籌劃、決策與實踐行動歷程,並常受到學校情境、教室生態文化及社會脈絡的牽動,而影響到實際的課程實施,因此,需重視教室運作課程的實踐要領,方能落實課程在教室內的教學轉化與銜接。建議國小教師應從認識學生開始,並建立支持性的合作學習環境、提供創意思考學習活動、鼓勵積極參與並給予激勵回饋,及兼採多元教學評量方式,以促成課程理念的實現。
在課程教學轉化過程中,亟需傾聽學生的意見,據以評估學生的經驗課程,再加以檢討改進,進而獲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效。再者,國小教師應隨時觀察和記錄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習性等等,以了解學生在參與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發展與行為變化,並透過作業記錄、考核結果、意見回饋,確實省思課程實施對學生的意義。最後,教師要能積極地將課程方案轉化為教學的實際,在轉化過程當中,發揮教師的課程領導,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產生理解、培養技能、改變態度、價值觀及涵養鑑賞能力,進而改進課程與教學實務,讓理念課程到運作課程及經驗課程之間的銜接更為順暢。
由於課程綱要和教科用書類屬正式課程,這些都依照學者專家的理念課程制訂得美輪美奐,但實際運作卻不宜且不可能照著書面課程實施。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是教師對於課程多元詮釋的現象、教學現場的條件和環境不見得能照著規定或建議的課程進行,實際運作課程有別於書面課程,而學生學習經驗又與書面課程差別甚大。換句話說,從學者專家所磋商建議的「理念課程」,轉化到教育行政單位所認可及學校所採納的「正式課程」,然後再轉化到教師對正式課程詮釋所產生的「知覺課程」。其間,很可能因為決策者和實施者觀點和詮釋不同,而產生旨趣歧異、看法不同、重點差別的「課程落差」現象。當前在進行課程轉化時宜清楚釐清課程定位與彼此關係,關注課程轉化的五大要素—課程綱要、教科用書、實際教學、學生學習經驗、課程評鑑,齊頭並進,始可有成。除此之外,尚須...
從課程綱要而言,宜檢討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各學習領域、重大議題、節數安排、實施通則等之間的銜接性,對於各領域的教學目標與能力指標、內容綱要、實施方法等,皆須加以分析檢視其與課程總綱之間的關係。從教科用書來看,應注意課程綱要規劃設計理念和原則的溝通宣導,必要時可安排公辯機會,澄清其中的意義與價值,基層學校或教師對於不同版本教科用書都要仔細研讀,比較其異同,發展各自特色,以便適時指導學生學習。從實際教學與學生學習經驗來說,應留意課程綱要、教科用書所訂定課程在教學時能否一貫,教師也要因應學校辦學特色、社區條件、學生特質與所實施的課程教學進行連接,並視學生的先備條件能否達成教師的課程設計,以及當學生學習成效不佳,應適切給予診斷、評估及補救。最後從課程評鑑來看,課程落差所衍生的問題,有賴課程評鑑工作,...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各級政府提供各項有利的配套措施,諸如法令的鬆綁(如人事、會計制度)、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習、新舊教材的銜接、加強新課程實施的宣導、相關經費的補助、辦理績效考核等,教育部都已積極進行中,然而成效仍有待評估,故建議相關單位提供周全的配套措施,如:師資的再培訓;鬆綁教育經費;強化溝通協調機制;建構整合式的資源網絡;研究與發展課程;發展教師專業;強化學校與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認知;提高教師員額編制以減少教師壓力;創造和諧共融的學校氛圍等,讓基層教師發揮教學良知並運用其所長,在班級中行動其課程、教材與研究。其實九年一貫課程除了需要學校教師的參與外,也需要宣傳和改變家長的觀念,更需要一套客觀可以測量學生相關能力的指標,讓九年一貫課程之學習更輕鬆、課程更多元等目標可以達成,以落實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
總體而言,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包括(1)以 È基本能力 É取代學科知識;(2)國小 自五年級開始實施英語教學;(3)重視學習領域的統整;(4)注重學校本位課程的設計; (5) 完整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鑑工作。因此,九年一貫課程除彰顥前述 È一貫 É與 È統整 É
為呼應此,行政院於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上揭示,九年一貫課程應允的社會需求包含:課程與教學方式、重視基本學力、融入媒體素養、海洋教育、人口販運、永續環保等議題。
2022年6月16日 · 「 108 課綱」,全名為「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是教育部為了改善 9 年一貫與高中課程銜接落差所做出的整合 12 年國教課綱。 經過多年的討論與 2 年多的審議,108 課綱將在今年正式上路,成為未來 12 年國教中,橫跨小學、國中至高中的教學關鍵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