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互文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意。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 1 ] [ 2 ] 。

  2. 2018年11月15日 · 只要文句間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不管是成語、單句、雙句或者多句,都屬於互文修辭。 大致而言,「互文」修辭可分成【單句型互文】、【雙句型互文】二種。 省略:「互文」之省略,可以互相省略前面的主詞,也可以互相省略後面的動詞、形容詞、句子。 如:「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若省略主詞則為:主人、客人皆下馬,主人、客人皆上船。 若省略動詞則為: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也下馬、在船。 不管如何,「互文」必定前後各省略了某些內容,不是動詞,就是名詞或形容詞。 判斷:不論單句型互文或雙句型互文,先抽出名詞(常有2個),再觀察動詞(常有2個)或形容詞(也常有2個),是否2個名詞同時發出該動作,或2個名詞同樣表現該狀態,來判斷上下文整文意。

  3. 互文,也叫 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 修辭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意。 」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1][2]。 換言之,就是指前後詞句的意思相互隱含,可以互相解釋補充,也稱為「互文見義,互言、互備、互體」等,定義為文章中某上句省略下句出現的字詞,下句省略上句出現的字詞,但上句與下句合併後即成為一個意思,相互補足。 如 范仲淹 《岳陽樓記》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就是「不以物喜悲,不以己喜悲。 」互文與對偶間具模糊地帶,如男有分、女有歸。 架構. 主要有兩種: 詞語互文:於 柳宗元 《捕蛇者說》一文中「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4. 互文修辭,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即 互文 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里,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

  5. 互文修辭,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里,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

  6. 三分鐘學修辭【互文】互文修辭又稱「互文足義」,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法。 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裡,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具體地說,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際上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 由上下文義互相交錯,...

    • 3 分鐘
    • 561
    • 韓誠作文
  7. 互文修辭,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 即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里,前後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上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