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4日 · 天下無人與仁者為敵,不必依恃強大武力,仁者無敵於天下 孟子指出仁政的重點有四:1、省刑罰:王道雖本乎法治,但以寬恕簡明為要。 2、薄稅歛:減輕稅收,與民休息,藏富於民。 3、耕深易耨:使百姓把握農時,改良農業技術,增加生產。 由法治而財役建設,使社會安定,豐衣足食,再進一步由善政而善教,使百姓修習孝悌忠信,提升人的品質。 戰國時代首重在軍事外交,梁惠王耿耿於懷的是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南辱於楚,急於向孟子請教洗雪此國恥之道。 孟子告訴梁惠王,須施仁政於民,不但在善政上著力,也在善教上用心。 減輕刑罰,降低稅賦,使百姓能深耕細作,由善政而善教,即使百里小國,只要國家能得到民心支持,在敵兵來犯之時,百姓就會挺身出來維護家國,也可以稱王於天下。

  2. 譯文及注釋. 惠王說:“魏國曾一度在天下稱強,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 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里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 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 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 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

  3.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5月19日 · 儒家所說的「仁者無敵」,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近正在讀傅佩榮的《孔門十弟子》,正好講到「仁」的問題。. 眾所周知,「仁」與「禮」是孔子學說的核心。. 禮,非常好理解,即是禮儀與制度。. 而「仁」,孔子則語焉不詳。. 面對弟子們的發問 ...

  6. 2011年11月14日 · 孟子原文. 第一章. 孟子見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第二章. 孟子見梁惠王。 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7. 仁者無敵」是直接轉述,不加冒號,只加引號,也可以不加任何標點。 [解讀與點評] 本章可以命名為「《仁者無敵》,孟子規勸梁惠王施仁政。

  8.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丑上 公孫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