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4月28日 · 本日焦點.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 年輕人為何焦慮? 環境. 30萬大學畢業生的困惑就業? 考研? 先延畢再說! 一句畢業即失業道盡社會新鮮人的求職困境或許因為就業機會減少或許因為大學學歷普遍化選擇延畢的學生越來越多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以延畢懦夫論引起學子間的反彈可見延畢話題至今仍是敏感話題。 許多選擇延畢的學生是為了準備考研究所,但是研究所學歷不是萬靈丹,已經走到人生抉擇十字路口的你,「先就業? 先考研? 」的問題或許棘手,但有5個問題,一定要強迫自己思考與回答,千萬不要因為「延畢」讓自己的人生還沒開始就先放空。 文. 黃亞琪. Cheers雜誌. 發布時間:2011-04-28. 瀏覽數:40664.

  2. 2023年10月6日 · 他們最新的研究顯示在美國有大學文憑和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平均壽命愈拉愈開2021年沒有四年制大學文憑的25歲人口平均會比有大學文憑者短壽10年但在1992年兩群人的平均壽命僅差3年左右

  3. 2024年1月25日 · 半導體學院首批畢業生來了碩二生邊寫論文邊面試台積鴻海畢典卡位天下雜誌. 首屆半導體畢業生. 教育趨勢. 半導體學院首批畢業生來了碩二生邊寫論文邊面試台積鴻海畢典卡位. 2021年底國發基金大力支持下的台成清交四大半導體學院相繼揭牌兩年過去陽交大產學創新研究學院錄取率從30%變8%首批學生將畢業。 他們在學校學些什麼? 文章語音朗讀・ 09:42. 高教司司長朱俊彰(前排圖中)受訪表示,條例通過如高教的一次鬆綁嘗試,期待讓大家知道這並非洪水猛獸,而是一次機會證明產學間能交融得很好。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文. 蕭歆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4-01-25. 瀏覽數:34830.

    • 賈伯斯、比爾蓋茲、祖克柏都是大學中輟生
    • 線上課程無法取代的事
    • 大學成終身學習基地
    • 理想社會要適性發展

    我們從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故事說起。他大學就讀知名的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一年以後,他發現昂貴的學費耗盡了養父母一生積蓄,於心不忍,於是選擇休學,但是仍繼續留在學校旁聽書法、美術的課程。當他創立蘋果時,打響品牌知名度的,就是其獨到的文字處理美感。 一門大學旁聽課的影響,讓蘋果脫穎而出,進而舉世聞名。賈伯斯不需念完大學,卻受到大學環境形塑的益處。 當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臉書創辦人祖克柏這些名人,也在哈佛大學念了1、2年後離開學校,與同學一起去創業。 在台灣,也有家喻戶曉的政委唐鳳,雖然是在家中自學,沒有大學學歷,然而後續在產業界以及政府部門表現都非常傑出,有目共睹,她也曾透露偶爾會去大學旁聽,增長智識。 所以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每一年我都會提醒大學新生,大學4年是人生關鍵的黃金...

    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Derek Bok)在《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書中談到,大學生需要具備8種能力,專業能力只是其中一項,另外還要有表達寫作及口語的能力、思辨的能力、道德推理的能力、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以及廣泛的興趣。 不可諱言,數位學習確實對大學帶來挑戰與轉變。在數位時代,遠距教學興起,大學生在家中就能輕易接收到全世界頂尖的課程和師資,例如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公開課程,學生學習的範疇更為廣泛。 另外,我也觀察到學歷在就業市場逐漸被淡化的現象,看似是對大學價值的挑戰,實則是正面影響的趨勢。 大學治理相當程度是一種品牌經營,企業如果沒有明確的人才評估標準,就會仰賴大學的品牌來評估人才。但是有些大企業對所需的人才有自己的判斷,譬如Goo...

    呼應終身學習的時代來臨,「史丹佛2025計劃」提出了開放環型大學(Open Loop University)的願景,主要是未來職場的工作變化快速,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需要不斷地學習,而大學的回流教育正是很好的充電場域,大學不再只是提供階段性教育的機構而已,更是促成終身學習最重要的推手。 以台灣現在的制度來講,工作以後要全職讀碩博士,都需要集中精神在幾年內完成,而學士班的回流更是困難。未來大學在學制、學程以及招生方式的設計都必須提供更大的彈性,然而仍會遇到社會上無形的阻礙。 假設有一位大學三年級的學生,想要先休學去工作幾年,再回到大學繼續學業,問題是他暫時離開大學,還沒拿到學位,能不能被大部份企業所接受?如果企業不能接受,那學生自然就少了這個選項。

    這也是為什麼企業淡化學歷,選才的標準更具彈性,對於大學邁向開放環型的願景是有助益的。 我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應該是每個人做自己有興趣、且有能力做的事,並且有利他關懷的精神。以北歐社會福利國家瑞典為例,整個國家仍然深具競爭力,人民幸福指數更是舉世稱羨。 當社會認同多元價值,能力比學歷更為重要,則各級學校的學生將更能夠依興趣學習,適性發展,而大學也將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場域,達成開放環型大學的願景。 (責任編輯:黃韵庭)

  4. 2023年4月10日 · 104職場力. 天下部落格. 發布時間:2023-04-10. 瀏覽數:1326. 到底要怎麼避免常見錯誤」,寫出讓企業人資驚艷的履歷呢? 應徵工作的時候,又該特別注意什麼事情呢? 我們為大家特別邀請到「各大業界職場前輩們」來解答! 「履歷格式要怎麼寫會比較好呢? 「履歷沒有限定格式但一定要具備的有以下的5大要素 」: 基本資料:姓名、正確的聯絡資訊、求職目標.....等等。 個人照片(在臺灣職場求職必備):建議使用正式拍攝的「專業照」。 學歷:記得要寫「修業起迄時間」,要列出最高與次高的學歷,從近的寫到遠。 工作經歷:從近寫道遠,每份工作的「工作項目/成果」盡量條列式、數字化。 特殊能力與優秀表現:如,語言、專業能力、證照、榮譽事蹟…...等。 ──永豐銀行人資 Brian.

  5. 2023年1月7日 · 08:48. 文. 蕭歆諺.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3-01-07. 瀏覽數:8610. 2018年學位授予法修法放寬畢業條件開放部份系所如EMBA學生可以不用寫論文改交專業實務報告畢業。 四年多過去,為何多數師生仍選擇寫論文這條難路?

  6. 2023年10月17日 · 若要有效提升學生攻讀博士的意願,「學博一貫」學程是現階段較容易推行的做法,學生用大四1年加上博士約4年,能更快取得博士學位。 這類學制在國外算常見我即是從台大化工系畢業後直接到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念化工博士。 觀察走類似學制的同儕和後進,有志投入學術的大學生,實力不見得比碩士升博士差。 廣告. 政府若認為某些重點領域需要高階研究人力與博士生,不妨先從部份學院與科系,積極鼓勵並推行「學博一貫」學程。 跨國攬才打團體戰. 大學除透過彈性做法,訓練精緻優質的國內人才,同時要積極向海外菁英招手,以擴大人才庫。 東南亞如今成了亞洲各國積極搶才的目標,看日、韓、港、星等鄰近國家的大學攬才戰略,除日、韓兩國常見企業直接捐助實驗室或贊助研討會外,不外乎透過雙聯學位和海外獎學金攬才,並沒有太特別的做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