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29日 ·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區別 「將笄之年」不及笄之年」,「將笄」將要到「笄年」還沒有到,「及笄」則已經到了「笄年」。

  2. 2018年11月30日 · 古人對年齡的稱呼很講究,不用數字直接表示,而是用好聽的詞彙加以記載,意味深遠。 人初生叫嬰兒,或「度」,不滿周歲稱襁褓,或赤子。 1歲稱牙牙,或周晬,即周歲。 2至3歲稱孩提,即幼兒時期。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兩者有一個統稱為「始齔」。 10歲以下稱黃口。 9歲稱指數之年。 10歲稱外傅之年,或幼學。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女孩16歲稱碧玉年華,或破瓜之年(意思言簡意賅,一目了然),也稱「二八年華」。 女孩20歲稱桃李年華。 女孩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或加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3. 字詞:及笄,注音:ㄐㄧˊ ㄐㄧ,釋義:笄,髮簪。古代女子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表示成年。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 齣:「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4. 加「笄」(又叫「笄」),成為了漢族女性成人之禮的禮儀之名。 概論 禮記·曲禮》說:「子許嫁,笄而字。」女子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十五歲。

  5. 成語: 及笄之年 [編輯總資料庫] 三峽總院區地址:237201 新北市三峽區三樹路2號、 臺北院區地址:106011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臺中院區地址:420081 臺中市豐原區師範街67號 電話總機:(02)7740-7890、 傳真:(02)7740-7064、 TANet VoIP:9009-7890

  6.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區別 “將笄之年”不及笄之年”,“將笄”將要到“笄年”還沒有到,“及笄”則已經到了“笄年”。

  7.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區別 “將笄之年”不及笄之年”,“將笄”將要到“笄年”還沒有到,“及笄”則已經到了“笄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